王欣
(黑山縣段家鄉(xiāng)農業(yè)技術綜合服務中心,遼寧黑山121400)
楊樹常規(guī)嫁接技術
王欣
(黑山縣段家鄉(xiāng)農業(yè)技術綜合服務中心,遼寧黑山121400)
楊樹嫁接技術的成功不僅解決了楊樹栽培后成活率低的問題,而且也能保證一些稀缺的楊樹品種可進行大量繁殖。本文主要根據筆者實際工作經驗,闡述了楊樹的常規(guī)嫁接技術。
楊樹;嫁接技術;常規(guī)
楊樹品種比較多,在進行品種改良時要進行嫁接。楊樹嫁接技術可以解決楊樹難生根的繁殖難題,是一種無根系繁殖技術手段。楊樹嫁接技術操作簡單、成本低,而且不受時間限制,但是在科技不發(fā)達時期,由于嫁接技術受疑難所阻,大大限制了楊樹嫁接技術的發(fā)展。隨著楊樹被廣泛栽培,嫁接技術越來越重要,為了實現林業(yè)良種的廣泛應用,提高楊樹的產量和質量,需要提高楊樹嫁接技術。
1.1 削片取穗方法
在進行楊樹嫁接時,將穗片上的牙基內皮層保留完整是嫁接成功的關鍵,因為維管束的疏導孔內是木質髓,供給營養(yǎng)給胚芽。在進行楊樹嫁接前通常用刀削穗皮,取穗皮時需要用刀進行推動,讓穗皮與枝干部分脫離。穗片上是否帶有木質部分不是關鍵,但是不能用刀進行上下推。在正式嫁接時要把削好的接穗含在嘴里以加速其愈合,因為人的嘴會分泌溶菌酶,具有殺毒和滅菌作用。同時,這種溶菌酶會滋生一種讓傷口細胞快速愈合的物質。含在嘴里還可以防止削好的穗皮水分蒸發(fā)或沾上泥土。
1.2 優(yōu)良樹種的選取和穗芽處理
在正式嫁接前,如果發(fā)現穗芽不夠飽滿,可以采用提前扭頭的方式使穗芽逐漸飽滿。對于樹種的選擇,要排除不易成活和生長狀態(tài)差的品種。一般情況下,箭桿楊和美楊砧等楊樹品種難于進行嫁接,嫁接成活后生長狀態(tài)也比較差。所以這兩個品種嫁接時要改用青楊派或者白楊派類的楊樹品種,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嫁接后的生長狀況。
1.3 解決接芽不易存活問題
在楊樹嫁接過程中正確處理砧和穗卡皮十分重要。在嫁接前可以將穗卡皮放在水中浸泡2天,或者將穗卡皮埋在可以見陽光的濕潤土壤中1~2天,埋的深度在地表下10厘米左右為最適宜。在嫁接過程中如果接芽的葉柄過大,則不易按平;如果穗卡皮皮質太厚,則接芽受到砧木傷口愈合的擠壓力會導致死亡。所以經過改良,現在基本采用切砧擴穗的方式進行插芽。正式嫁接時,在嫁接芽兩側的砧皮上剝成0.5厘米左右的小口,按照砧木的粗細來確定接穗片的大小。
1.4 嫁接時皮層不剝離的處理方法
正式嫁接時,如果皮層沒有剝離,可以用嵌木芽接的方法進行處理。具體是在接穗芽的下方45度角處,用刀在大概整個樹干的1/4處切出第一個切口,之后在芽上方的1.5厘米處開始向下向里越過芽與第一個切口相連,在砧木上進行削片以達到與接穗片大小、形狀相同,用接穗片嵌片以代替砧木上的削片,使二者緊密結合,處理好后進行包扎,最后涂油封堵。
2.1 嫁接過程中捆綁和成活后捆綁處理
在楊樹嫁接過程中和嫁接成活后,基本用麻皮進行樹木的捆綁,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發(fā)現,麻皮的彈性不是特別好,也不容易保濕,用麻皮捆綁的楊樹,在麻皮與樹干接口處會有較深的捆綁痕跡,而且解綁工作難做。如果將捆綁和材料改為塑料條或嫁接用的膠帶,捆綁效果就會好,不容易對楊樹造成傷害,也容易解綁處理。在楊樹嫁接過程中,捆綁和松緊度也影響楊樹的成活率。捆綁太緊會影響樹木體內營養(yǎng)的輸送,砧木也容易被力度折斷;捆綁太松,嫁接的傷口不容易愈合。在嫁接進行的第7天,如果發(fā)現接穗皮表面是鮮綠色,則說明楊樹嫁接成功,已經成活。但這時不能進行解綁,因為嫁接口愈合還不夠充分,如果解綁,容易在風吹日曬后出現砧皮向外蹺和接穗處突起等情況,因此在楊樹嫁接成活后15天左右進行解綁,效果最好。
2.2 嫁接后對不定芽和陰陽面處理
在楊樹進行嫁接時,如果嫁接的是弱小芽或隱芽時,有時會出現接穗沒有發(fā)芽,就從其接口處生出一叢不定芽來。這時要細心將叢生的小芽摘除,摘除過程中不能傷害接芽,這樣接穗會很快長出。楊樹嫁接過程還要注意陰陽面問題,上半年嫁接一般選擇陽面嫁接,下半年一般選擇陰面嫁接。正常情況下,陽面嫁接的枝條成活率高,而且成活后生長的較好。
2.3 嫁接后的病蟲害防治和樹枝斜長的處理方法
在楊樹嫁接后,有時會出現枝條斜著生長的情況,這時要用木棍將斜著生長的枝條頂起,同時用繩子捆綁牢固,待枝條長正時再解開。如果發(fā)現仍然是斜著長,那么就需要第二年在接口上的兩個芽的地方進行平茬處理。在嫁接過程中有的枝條成活率低,有的枝條成活后生長狀態(tài)不好,容易發(fā)生病蟲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在楊樹嫁接前用含銅殺菌劑,對砧木和接穗的母樹進行噴灑。
2.4 嫁接中對楊樹樹皮損壞的處理
在楊樹進行嫁接前的樹木切割中容易造成樹皮的損壞,如果傷口比較大又不容易愈合,那么可以用嫁接法,用自身的萌條或小樹枝條削成馬耳形狀,在樹干斜面以上的方向插入傷口的皮層中,再綁緊,之后用泥土或接蠟進行處理。所用枝條數量根據傷口大小確定,一般情況下2~3個枝條就可以。
楊樹嫁接技術是我國林業(yè)發(fā)展的關鍵,使我國許多珍貴的楊樹品種都存活下來。楊樹嫁接技術優(yōu)化了楊樹的品質,滿足了楊樹木材的需要,在促進林業(yè)發(fā)展的同時加速了優(yōu)良品種的廣泛應用。
[1]程娜,王鴻耀,彭少兵,董娟娥.剝皮處理對杜仲樹干生長及葉片內3種保護酶活性的影響[J].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2009, (01).
[2]王偉,李曉陽,曹雪松.楊樹嫁接造林實現快速成林[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08(02)∶20.
S792.11
A
10.14025/j.cnki.jlny.2017.13.049
王欣,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y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