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平橋區(qū)農技站 雷華松
生姜套種玉米栽培技術要點
信陽市平橋區(qū)農技站 雷華松
生姜喜陰,玉米喜光。生姜與玉米套種,由于高矮不同,根系入土深淺不同,吸收的營養(yǎng)成分不同,相互搭配優(yōu)勢互補,相得益彰,增產增收效果明顯?,F(xiàn)結合信陽市平橋區(qū)生產實際,總結生姜套種玉米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一般于早春2月下旬,將姜種消毒處理,消毒用50 kg水加20 g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浸25 kg姜種8~10 min(也可用硫酸銅加生石灰加水按1:1:150的比例浸種),浸種后曬種1~2 d。催芽溫度為22~26 ℃,濕度70%~80%;一般用溫室催芽、陽睦催芽、電熱催芽等方法。催芽20 d左右,幼芽長到1~2 cm時,開始掰姜栽種。
3月下旬,選擇沙質土壤、排灌方便、前茬為禾本科作物的田塊,每667 m2施農家肥5 000 kg,硼砂0.5 kg,配合氮磷鉀復合肥作底肥。將地整平后,按行距50 cm,開深15 cm、寬10 cm的溝,東西行向種植。種前將種姜掰開,每塊60~80 g,保留1個幼芽,傷口用草木灰消毒。將姜種按株距20 cm,平放于溝內,姜芽向南,澆底水覆土8 cm,每667 m2用450~600 mL草甘磷對水50 kg噴霧防草,然后加蓋地膜。雜交玉米于3月中旬塑料大棚育苗,4月中旬適時移栽;每2行姜種1行玉米,玉米行距100 cm,株距50 cm。每667 m2定植生姜7 000株左右,雜交玉米1 300株左右。
生姜田間肥水管理原則是前輕后重,氮、磷、鉀配合。5月中旬,玉米長到6~7片葉,生姜長至30 cm時,將地膜揭開,結合天氣進行第1次追肥(追小肥提苗),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追肥后進行開溝培土起溝15 cm。將土培于姜苗兩側。立秋前,玉米收獲后,進行第2次追肥(追大肥促姜塊生長),每667 m2追施餅肥50~60 kg,尿素30 kg,硫酸鉀8~10 kg,并結合追肥再培土;9月上旬長勢一般的田塊,每667 m2可追施復合肥20 kg;對土壤肥力較好、植株生長旺盛的姜田,酌情少施或不施追肥,以免莖葉徒長。10月份開始收獲,初霜來臨前收獲儲藏。
病害以姜溫病、碳疽病為主,蟲害以閩蟲為主。堅持以預防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主要措施:做好消毒保證種苗無病毒,合理輪作,杜絕前茬病害殘留;深起排水溝,防田間積水;勤觀察,發(fā)現(xiàn)病株,及早拔除,并用生石灰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