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立體定向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術后護理分析
●王瑛
目的: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立體定向血腫清除術治療的術后護理進行分析。方法:將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采用針對性術后護理,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比較兩組護理總有效率。結果: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95%明顯高于對照組7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術后護理對于立體定向血腫清除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可顯著提升護理總有效率,臨床推廣價值更高。
高血壓腦出血;立體定向血腫清除術;術后護理
目前醫(yī)院里主要采用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引流管護理、健康宣教和穿刺護理等措施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本次選取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研究的初衷是探討術后護理對其護理總有效率的影響,結果所獲頗豐?,F報告如下∶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臨床資料不全者、精神障礙者、生命體征不穩(wěn)者、心肝腎多功能不全者、惡性腫瘤者、非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皆不在入選之列。按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37~78歲,平均年齡(52.5±6.5)歲;病程30min~32h,平均(8.25±5.75)h;出血量20~65ml,平均(35.6±6.2)ml。對照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36~77歲,平均年齡(52.7±6.1)歲;病程45min~32h,平均(8.33±5.62)h;出血量21~64ml,平均(36.2±6.1)ml。兩組基本資料以及入選標準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1 治療方法
兩組均行立體定向血腫清除術治療。首先,患者入院后給予止血、脫水等對癥治療;其次,手術時間盡量選取為腦出血8h內;第三,安裝立體定向架,對患者作頭顱CT掃描明確靶點;第四,局麻狀態(tài)下鉆顱,將血腫排空器放置其中,適量的負壓抽吸血腫,并將硅膠引流管置入其中,給予包扎固定;第五,術畢按照殘余血腫量對患者在引流管中注入4×104U~6×104U尿激酶,1次/d,3d后予以復查,血腫量為之前的10%以下即拔管[1]。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通過飲食、心理、健康宣教等護理措施改善患者的病情,促進其疾病康復。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的術后護理。①引流管護理∶對患者的引流狀態(tài)進行觀察,應盡力維持引流管暢通,防止引流管折疊、扭曲,必要時為患者更換新的引流管[2];患者固定點與頭顱間的引流管應足夠長,防止引流不暢;對引流液、引流量密切觀察,發(fā)現異常時報告給臨床醫(yī)師及時處理;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通過輸注尿激酶促進顱內血腫的液化[2]。②穿刺護理∶觀察患者的穿刺點,發(fā)現紅腫、流膿等癥狀時予以對癥處理,并及時向醫(yī)師報告;對患者的穿刺點執(zhí)行抗感染護理,防止顱內或穿刺點發(fā)生感染,從而改善預后情況;根據穿刺點的不同,給予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防止體位不當造成穿刺針折斷;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知識教育,告知其不要碰到或壓迫穿刺針;將穿刺針拔除后,需要消毒處理患者的穿刺部位[3]。
采用上述兩種方法進行護理后,對其護理總有效率進行對比。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臨床癥狀未見改善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率(%),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32例顯效、6例有效、2例無效,而對照組20例顯效、9例有效、11例無效;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護理總有效率為72.5%,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高血壓腦出血是最常見的臨床疾病。其多發(fā)人群為男性,50~70歲患高血壓的中老年人[4];易發(fā)于冬春季,能在情緒激動和活動中發(fā)??;常為無預兆性出血,僅50%的患者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患者發(fā)病后血壓升高,癥狀可在數分鐘到數小時達至高峰,存在內囊出血、丘腦出血、基底節(jié)出血等癥狀,伴輕度偏癱,癲癇發(fā)生率為10%左右,屬于局灶性,嚴重者昏迷、意識模糊[5]。臨床給予立體定向血腫清除術治療后,可緩解部分癥狀,需要通過臨床護理提高治療效果。一些患者存在偏癱、失語等癥狀,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恐慌、抑郁,護理人員需要運用心理護理為其排除負面情緒;患者術后應增加機體的營養(yǎng)吸收,注意腸道消化,多食營養(yǎng)豐富、高維生素、高蛋白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飲食清淡的原則;應注意術后的相關事項,避免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務須對引流管、穿刺部位、穿刺針進行相應的護理,從而促進患者的治療效果,縮減住院時間。在本次研究中,給予針對性術后護理的實驗組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的護理總有效率72.5%,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術后護理對立體定向血腫清除術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極為重要,可顯著提高護理總有效率,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作者單位: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1]孟曙慶,張洪,黎黎.立體定向軟通道顱內血腫清除術與內科保守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卒中雜志,2014,02(37):106-116.
[2]牛麗紅.腦立體定向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術后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04(69):527-528.
[3]王靜.78例高血壓腦出血病人行立體定向血腫清除術的術后護理[J].全科護理,2012,01(07):11-12.
[4]程國杰,王寧,趙曉輝.無框立體定向引導下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5,01(24):45-47.
[5]張娟,張蕙茹.立體定向血腫排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術后護理研究[J/OL].中外醫(yī)療,2015,07(14):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