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農民工做城市“局外人”
農民工離開農村進入城市,是從熟悉的鄉(xiāng)土文明急速走進現(xiàn)代的城市文化。這兩者之間,大到人文環(huán)境、社會規(guī)則,小到生活細節(jié)、說話方式都有著巨大的不同,而且其中的很多不同要真正在這個環(huán)境中生活過才能體會得到,才能潛移默化的。試想,一個初來乍到的城市 “新人”,如果沒有有效的指引,他如何適應這種不同。適應不了這種不同,會不會出現(xiàn)即使他本領再高,也始終是這個城市 “局外人”的情形呢?
不做城市“局外人”,這就對農民工培訓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技能培訓依然重要,通過培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讓他們建立職業(yè)規(guī)范意識,因為這是他們在城市里安身立命的本錢。做月嫂,就得熟練掌握新生兒和產(chǎn)婦的護理技巧,做餐廳服務員,不了解點菜流程、對顧客需求不能及時響應恐怕說不過去。另一方面,生活培訓也不可或缺。因為他們不只要在城市里工作,也要在城市里生活,通過培訓和指導讓他們了解城市的生活方式,適應城市生活的規(guī)則、秩序、習慣,幫助他們縮短與新環(huán)境的磨合時間,盡快融入城市。
融城,其實不只是對農民工培訓的要求,在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的當下,很多工作都應當以此為目標,因為未來會有更多的農民進入城市,成為新的城市人。就業(yè)、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扶持政策要進一步完善,解除進城農民融城的政策制約;與此同時,加強生活指導、扶助,幫他們建立與城市更緊密的情感聯(lián)結。如此,才能讓城市新人的融城之路走得更加順暢。
(李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