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策劃:本刊編輯部○ 攝 影:于祥等○ 采編執(zhí)行:丁云、陳佳慧、楊江波、陶瑾等
揭秘臥龍街
○ 專題策劃:本刊編輯部○ 攝 影:于祥等○ 采編執(zhí)行:丁云、陳佳慧、楊江波、陶瑾等
子胥先生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了蘇州城,定下了古老城市的血脈根基。而據(jù)說這條街在建城之初就有了。
如今在西抱太湖,北依長江的蘇州版圖上,這條街逐漸淹沒在巨型的城市中,并不顯眼。
但路不在寬,也不在長,有“龍”則靈。文廟龍頭,北寺塔龍尾,這條街從來就伴著蘇州,國也好,府也罷,風(fēng)調(diào)雨順,安居樂業(yè),即使有驚,也終無險(xiǎn)地度過了這么長久。
這么長久的時(shí)間里,街上人走人還,每個(gè)人的腦海中都有著關(guān)于這條街的片段,將老人們的記憶連起來也有將近百年。比起這條街的年齡雖然短暫,卻是今天還可觸及的。兩邊的房子起了又拆,拆了又起,留下的記憶則要比人長久得多。還有那些樹,那些路燈,都是時(shí)間的親歷者,或許沒有想象得長,卻也看到了我們未曾看到的。
臥龍街的龍首、龍尾被延長了許多,龍身也漸漸放寬,成了人民路。交通南來北往,城市日新月異。無論怎樣變換,街上有這條龍還在壓陣。(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