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檢查是女性在孕期比較重要的一項檢查項目,能夠早期篩查出異常發(fā)育的胎兒,盡早采取對應措施或者是引產手術[1],提高社會人口的出生質量,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孕11~13+6周行超聲檢查被稱為孕早期的超聲檢查,可準確測量頸項透明層厚度,本文目的在于分析孕11~13+6周胎兒的超聲檢查價值。
將2016年5月1日—2017年4月1日在本院行孕早期超聲檢查的800名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后期失訪的孕婦排除,均為單胎妊娠,年齡為20~38歲,平均年齡為(29.12±4.32)歲,11~13+6周為接受超聲檢查的時間。
超聲檢查步驟:儀器選用GE公司生產的Voluson 730 Pro V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4~6 MHz為探頭頻率,對胎兒頭臀徑、頸項透明層厚度進行測量,同時檢查鼻骨、鼻梁、口唇等身體器官的發(fā)育狀況,結合靜脈導管的多普勒波形判定心臟生長狀況,a波反映心房收縮期血流速度,D波反映心室舒張期血流速度,S波反映心室收縮期血流速度,異常表現(xiàn)是a波缺損或者是反向血流,若在超聲檢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三尖瓣血液反流,則對反流峰值、反流持續(xù)時間進行觀察記錄,頸項透明層厚度等于或超過3 mm表示異常,此類孕婦需要在孕周達到12周時接受胎兒染色體檢查。
觀察頸項透明層厚度≥3 mm伴有其他異常,頸項透明層厚度<3 mm伴有胎兒結構異常以及頸項透明層厚度≥3 mm的隨訪結果和妊娠結局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頸項透明層厚度≥3 mm伴有其他異常(5例),包括合并全前腦1例(引產)、合并臍膨出2例(引產)、合并胎兒全身水腫2例(引產)。
(2)頸項透明層厚度<3 mm伴有胎兒結構異常(4例),包括單臍動脈1例(自然分娩)、鼻骨短小1例(自然分娩)、臍膨出1例(引產)、無腦兒1例(引產)。
(3)頸項透明層厚度≥3 mm(10例),包括正常胎兒7例(自然分娩)、孕18周胎兒死亡1例(引產)、胎兒心臟發(fā)育異常2例(引產)。
我國圍產兒的死亡率逐年升高,主要是因孕期篩查力度不夠導致,在圍產兒死亡因素當中,20%~25%均因出生缺陷而死亡[2],即使采取相關治療技術得以存活,也會有較高的致殘率[3],對生命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為了全力提高人口的出生質量,“出生缺陷三級防治措施”的推廣力度逐漸加大[4],胎兒發(fā)育異常發(fā)現(xiàn)率的提高屬于其中一項重要策略[5],超聲檢查技術不但用于普通疾病的診斷,在孕期產檢當中也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隨著檢查儀器的改進和發(fā)展,超聲檢查的準確性不斷提高,其具有無創(chuàng)傷性[6],對胎兒及母體都不會造成負面影響,能夠早期篩查出異常胎兒。
超聲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是頸項透明層厚度的測量[7],其應用彩超的高分辨率特點,實施經腹部超聲檢查,得出胎兒的頭臀徑在45~84 mm[8],對孕周進行核實,依次檢查胎兒各肢體器官的發(fā)育狀況,在胎兒維持自然姿勢時獲得頸項透明層的厚度,放大影像,將胎兒的上胸部和頭部清晰顯示出來,測量頸椎筋膜層和皮膚內側緣。
超聲檢查結果受孕周的影響,孕11~13+6周屬于孕早期,妊娠11周后,胎兒的結構已經基本發(fā)育完全,在孕14周之前,胎兒大部分器官都已經分化結束,在該時間點接受超聲檢查,可將胎兒的正常結果顯示出來,同時還可發(fā)現(xiàn)畸形,孕11周后,超聲檢查技術可顯示胎兒四肢長骨[9],例如脛腓骨、尺橈骨、股骨、肱骨等,在孕12~13周,能夠通過超聲檢查技術顯示胎兒的足趾和手指,在孕11~13+6周接受超聲檢查還可判斷胎兒生理性結構的改變狀況,例如臍膨出,在孕11周之前的檢出率較低,胎兒的腦部在孕11周之前發(fā)育還尚未完善,因此如果在孕11周之前就判斷腦部發(fā)育狀況,可能漏診無腦兒或者是腦畸形兒,在孕11~13+6周測量頸項透明層厚度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主要是由于胎兒在孕11周較小,容易出現(xiàn)假陽性,若在13+6周之后進行測量,難度相對較大且準確性較低。
總之,盡早的篩查出異常胎兒對于家庭、社會都有較多的好處,超聲檢查是產檢的一項重要檢查項目,要想通過超聲檢查技術提高各疾病的檢出率,需要把握好時間,本研究證實,在孕11~13+6周實施超聲檢查準確性較高。
[1]唐瓊,徐恒,敖穎,等. 超聲軟指標篩查與診斷孕11~13+6周胎兒開放性脊柱裂的臨床價值[J]. 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6,25(5):860-862.
[2]楊妮娜,李家龍,楊煥清,等. 超聲測量孕11~13+6周正常胎兒額上頜角值及其與頂臀徑的關系分析[J].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6,18(4):271-273.
[3]陳利明,張榮寬. 二維聯(lián)合四維超聲成像在孕11~13+6周胎兒體表結構異常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4,25(5):367-369.
[4]黃苑銘,黃冬平,吳子諭. 孕11~13周+6胎兒超聲腦部特征在開放脊柱裂中的診斷價值[J]. 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5,23(8):615-617.
[5]汪云,孟卓,徐英,等. 標準化超聲切面篩查孕11~13+6周胎兒結構畸形的臨床價值及效果分析[J]. 山西醫(yī)藥雜志,2016,45(5):507-509.
[6]薄莘莘,姚景,趙媛,等. 超聲在孕11~13+6周胎兒結構畸形和染色體異常篩查的臨床價值探討[J]. 寧夏醫(yī)學雜志,2016,38(8):764-766.
[7]吳敏,潘登,石愛美. 超聲NT指標聯(lián)合血清生化指標在孕11~13+6周孕婦21、18-三體綜合征產前診斷中的價值[J]. 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4):5506-5509.
[8]劉向嬌,王麗敏,陳丹,等. 5DNT技術與二維超聲在孕11~13+6周測量胎兒NT值中的比較[J]. 廣東醫(yī)學,2016,37(13):1984-1986.
[9]陳敘,常穎,崔洪艷,等. 孕11~13周+6胎兒多個超聲指標聯(lián)合母血清學指標在篩查染色體異常胎兒中的價值[J]. 中華婦產科雜志,2013,48(11):81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