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然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0
?
論司法考試改革背景下法學教育的銜接問題
王一然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0
張文顯教授提出:“我國以基本形成了由中國特色的法學教育體系?!钡瑫r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其中一點就是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不相適應。在最近一次司法考試改革的背景下,文章通過對廣西部分大學教育現(xiàn)狀調研,分析當前法學教育的現(xiàn)狀,對比外國法學教育模式,分析我國法學教育時候應該做出相應改變。
司法考試改革;法學教育;問題
自從我國開始實行國家司法統(tǒng)一考試到現(xiàn)在,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制度的街接問題日益嚴峻,法學教育與法律教育都出現(xiàn)了脫節(jié)。因此,法學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教學內容與司法考試的考察重心的銜接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2015年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完善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制度的意見》。該《意見》提出了完善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制度的目標任務和重要舉措,對于推進法制工作隊伍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人才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該文件的主要內容有:1、關于取得法律職業(yè)資格證的條件:第一,法學類本科并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第二,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并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第三,獲得其他相應學位從事法律工作三年以上。2、關于考試內容與方式:第一,增加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考察;第二,要求以案例分析、法律方法檢驗考生的法治實踐水平;第三,加大對考生法律職業(yè)倫理的考查力度;第四,考試以案例題為主,大幅度提高案例題的分值。
此次意見的頒布,對法學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意見的內容控制了參加司法考試人員,明確提出了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考生需要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才能參加考試。加大了對所有考生的法學素養(yǎng)要求。其次,意見指出要求試題加大對案例分析題型的考查力度,意味著對法學教育的時間方面要求提高,各個法學院校要加大實踐教學、案例教學。再次,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此次意見的頒布,將司法考試定義為全國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制度,提高了司法考試的地位。
(一)調研的內容及其分析
對廣西省部分大學大學生對司法考試改革背景下法學教育的看法進行調研。此次調研已發(fā)放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進行,調查問卷共發(fā)放284份,其中53.62%為碩士研究生,40.76%為大學本科學生。
1.您曾經或正在接受的法學教育中怎樣處理與司法考試的關系?64.79%人認為學校的教育是兼顧司法考試的;25.35%認為學校是側重司法考試的;9.86%人認為學校的教育是淡化司法考試的。在接受訪談的學生中,大家普遍認為學校的法學教育沒有很好的與司法考試相銜接。在這個調查問卷與訪談中,我們可以看出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銜接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有些學校比較重視司法考試,老師與學校就會向同學們強調其重要性,上課的時候也會有所兼顧。但是有些學校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司法考試。
2.您認為學生司法考試通過率的高低能否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學校法學教育質量的高低?36.62%的人認為司法考試通過率的高低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學校法學教育質量的高低;59.86%的人認為司法考試通過率的高低不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學校法學教育質量的高低。在接受訪談的學生中普遍認為司法考試通過率的高低不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學校法學教育質量的高低。因為司法考試雖然在慢慢改革,以重視考察案例為主,但是凡是考試就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不能一味的將司法考試通過率的高低與法學教育的好與壞掛鉤,因為司法考試通過率的高低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
3.您認為此次司法考試改革對法學教育是否會有影響?69.58%人認為是會有影響;9.56%人認為不會有影響;20.59%人認為還不確定有沒有影響。在接受訪談的學生中普遍認為此次司法考試改革會對法學教育產生影響。在司法考試成為全國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的背景下,司法考試的改革一定會對法學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面,各個法學院校應該抓住此次司法考試改革為契機,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在更好的使學生應對司法考試的同時,加強同學們的是法學理論、實踐水平。
4.在您理解中的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關系?29.38%人認為法學教育應該與司法考試相銜接;5.63%人認為應該與司法考試為主導;10%人認為應該專注自身淡化司法考試;55%人認為應該看情況。在接受訪談的同學中,大部分人認為應該與司法考試相銜接。但是目前的法學教育課本中,由于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思維、法律技能,書本上的知識很少與司法考試相關聯(lián)。這就需要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把握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的關系,將司法考試與書本上的知識相呼應的交給同學們。
5.您對司法考試改革的背景下,法學教育應不應該發(fā)生改變?怎樣改變的?回答問題中,大多數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應當更多運用啟發(fā)式、討論式、互動式教學法;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強化實踐能力培養(yǎng);法學教育應理論與實際更精密結合;加強法學師資隊伍建設;發(fā)揚理論教學的優(yōu)點等等。
在此次調研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人認為此次司法考試改革將會對大學法學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法學教育應當兼顧司法考試。
(二)分析我國法學教育面臨的困境
1.盲目擴張與質量的下降并存。在我國,幾乎每所院校都在爭取設立法學院系或者法學專業(yè)。除了專門的政法院校和綜合性大學設置法學院系外,師范院校、外語院校、財經院校也紛紛設立了法學專業(yè),就連很多理工科的院校、醫(yī)學類院校也紛紛開設了法學專業(yè)。
2.我國目前的法學教育過分注重理論。我國的法學教育以課堂講授為主要方式,過于強調理論基礎的教學,很少考慮學生對于這些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與社會現(xiàn)實的需求。產生了我國的法學教育與司法實踐長期脫節(jié)的困境。也就是說這種法學教育使學生只具備基本的法律知識,但是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社會需求。據調查,很多學生都是假實習,到熟人單位蓋個章應付學校。也有的同學面臨找不到實習單位而學校不給安排的困境。
3.司法考試的考試內容與法學院的教學內容關系不協(xié)調的困境。現(xiàn)如今,無論是司法考試的考察模式和內容,還是法學教育的教學模式和內容,都要有利于培養(yǎng)合格的法律人才。在司法考試改革指揮棒下,法學教育迷失了方向,甚至產生了法學教育演化為司法考試輔導班的困境。
(一)應該更加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環(huán)節(jié)
在《關于完善國家統(tǒng)一法律職業(yè)資格制度的意見》中提出應該增加案例分析題的比重。就是強調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推理能力,這就需要我們的法學教育也隨之改革,一改傳統(tǒng)的純理論的法學教育模式,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加模擬法庭、法庭旁聽、案例討論、實習等實踐環(huán)節(jié)。
例如美國的法學教育方式:美國的法律教育在性質上屬于職業(yè)教育。學生在開始學習法律之前被假定已具備了必要的法律知識,法學院的任務主要是為學生提供分析和解決法律實務方面先關問題的技術性訓練,以培養(yǎng)法律職業(yè)者為目標??梢钥闯觯绹▽W院以職業(yè)性教育為其目標,這一目標是通過一系列不斷發(fā)展和改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實現(xiàn)的,如“判例教學法”、“課堂討論”、“模擬問題法”等等。這些模式都是我國法學教育可以借鑒的。
(二)法學教育的內容應當與法律職業(yè)素養(yǎng)的客觀要求取得一致
法學教育的內容應當體現(xiàn)職業(yè)語言、法律知識、法律原理、職業(yè)思維、職業(yè)技術和職業(yè)道德這6個方面。因而,司法考試也應當對這6個方面內容的考查。因此,在上課中應當增加法律實務和法律方法等方面的講解力度。比如在民法相關的課程里,既要求講解民法的基本概念,又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民法案件中具體適用法律解釋的方法、與法律推理相關的技術,要求學生知道怎樣處理在辦理相關案件的過程中注意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
(三)提高全國高校的法學教育水平
全面、客觀地評價中國法學院校在法律教育中存在的模式。根據評估來確定法律院校的等級,通過賦予優(yōu)等法科院校人才培養(yǎng)、人才輸入等優(yōu)惠性待遇,逐步淘汰掉差強人意的法科院校。以等級評估迫使法律類院校校進一步探索人才培養(yǎng)的特定方向。
(四)應該一如既往的重視理論的學習
理論是一切實踐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學生法律思維的最好方法。所以,法學教育還應該繼續(xù)注重法律理論的學習教學?,F(xiàn)在法學學校大部分大四都給同學們安排實習期,而且很多學校給給同學們安排實習的地方,如法院、檢察院。在實習中,同學們能對法學實踐有所了解。對同學們培養(yǎng)完整的法律思維具有非凡的意義。
中國法學教育的得失成敗關乎法治中國的進程。面對法科畢業(yè)生就業(yè)的數度寒流遭遇,法學教育就將面臨嚴重的危機。在新一輪司法考試改革的背景下背景之下,法學教育應該抓住這次機遇進行相應的改革。著力培養(yǎng)富于正義感、具有深厚的法律素養(yǎng)和專精學識,高超的法律技術,善于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法律人才,并根據這樣的思路來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
[1]鄭成良,李學堯.論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街接[J].法制與社會,2012.01.
[2]丁相順.司法考試制度模式比較與中國司法考試的制度創(chuàng)新[J].法律適用,2012.04.
[3]錢美蘭.國家統(tǒng)一司法考試制度實施七年來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法治研究,2010.04.
[4]張西瑞,徐玲.關于完善國家司法考試的研究與思考[J].中國司法,2011.02.
[5]李慈歌.試論我國統(tǒng)一司法考試的三大轉向[J].法制與社會,2008.10.
[6][美]施瓦茨.美國法律史[M].王軍等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01.
D926.15;D
A
2095-4379-(2017)16-0294-02
王一然(1991-),女,滿族,遼寧錦州人,廣西師范大學,法律碩士,研究方向:法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