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禹都陽城”的文獻考察

        2017-01-27 12:28:37毛智周
        珞珈史苑 2017年0期
        關(guān)鍵詞:陽城漢書中華書局

        毛智周

        “禹都陽城”是傳世文獻中對夏代開國君主大禹都城所在地的一種說法,其他說法尚有“平陽說”“安邑說”“晉陽說”等。①徐堅:《初學記》卷24,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561頁;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卷155,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753頁。而對于“陽城”所在地的解釋,則有潁川陽城、陳留浚儀、澤州陽城等舊說,近人又有翼城唐城、河南濮陽等新說。②有關(guān)“陽城”在潁川陽城、陳留浚儀、澤州陽城、翼城唐城的觀點可參考徐旭生:《1959年豫西“夏墟”的初步調(diào)查報告》,《考古》1959年第11期,第593~594頁;“陽城”在河南濮陽的觀點參考沈長云:《禹都陽城即濮陽說》,《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11~18頁等。本文從最基本的文獻考證入手,重點分析比對有關(guān)“禹都陽城”的文獻,旁及他說,力圖探究文獻中“禹都”的最早面貌。

        一、有關(guān)“禹都”在“陽城”的文獻

        有關(guān)“禹都”在“陽城”的文獻,即認為“禹都”就是“陽城”,或認為“陽城”與“禹都”有密切關(guān)系的文獻。下面將對這些文獻逐個進行梳理分析。

        (一)《孟子》中有關(guān)禹和“陽城”的記載

        先秦傳世文獻中,將禹和“陽城”聯(lián)系起來的首推《孟子》:

        萬章問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傳賢而傳于子’,有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昔者舜薦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于陽城,天下之民從之,若堯崩之后不從堯子而從舜也。禹薦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喪畢,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陰,朝覲訟獄者不之益而之啟,曰:‘吾君之子也?!幐枵卟恢幐枰娑幐鑶?,曰:‘吾君之子也?!ぶ熘恍ぃ粗右嗖恍?。舜之相堯,禹之相舜也,歷年多,施澤于民久。啟賢,能敬承繼禹之道。益之相禹也,歷年少,施澤于民未久?!雹仝w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卷9下,《十三經(jīng)注疏》第8冊,藝文印書館2001年版,第169頁。

        這段文獻稱“陽城”是舜禪禹位后禹繼位時辭避舜之子之所在。此外這段話還提到禹薦益后益也有隱避禹子啟的舉動,其隱避處為“箕山之陰”。這里雖然并未直接說“陽城”是“禹都”,但可以說明在孟子時期人們的認識中,“陽城”與大禹的關(guān)系非同尋常。

        (二)《竹書紀年》中有關(guān)“禹都”和“陽城”的記載

        另一有關(guān)“禹都陽城”的先秦文獻是《竹書紀年》。但《竹書紀年》晉代剛出土時的整理本早已亡佚,《今本竹書紀年》已然面目全非,目前認可度較高的是清代以來學者蒐集古注匯編而成的《古本竹書紀年》,共有朱右曾《汲冢紀年存真》、王國維《古本竹書紀年輯?!?、范祥雍《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和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四個整理本。各本有關(guān)“禹都陽城”的內(nèi)容如下(括號內(nèi)為古注來源):

        《汲冢紀年存真》:禹都陽城。(《漢書·地理志》注、《續(xù)漢書·郡國志》注)①朱右曾:《汲冢紀年存真》卷上,《續(xù)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6頁。

        《古本竹書紀年輯?!?居陽城。(《漢書·地理志》注、《續(xù)漢書·郡國志》注)②范祥雍編:《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頁。案:王國維作《古本竹書紀年輯?!?,范氏在此基礎(chǔ)上作《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范氏所本即王氏原文,且二書于“居陽城”條觀點一致,故引范氏本以見王氏原文,不再單獨開列王氏本。

        《古本竹書紀年輯證》:《汲冢書》:禹都陽城。(《續(xù)漢書·郡國志》二注)臣瓚曰:……《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陽翟也。(《漢書·地理志》注)《汲冢古文》并云:“禹都陽城。”(《禮記·緇衣》正義)③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頁。

        如上所示,幾個整理本都發(fā)現(xiàn)了古注中的《竹書紀年》有將禹與“陽城”聯(lián)系起來的描述,但對于哪種描述更準確,學者們則有不同的看法,以《古本竹書紀年輯校》為代表的王國維、范祥雍認為“(禹)居陽城”更合乎《竹書》原文,而以朱右曾、方詩銘為代表的學者則更傾向于“禹都陽城”的表述。

        各位學者在輯錄時主要依靠的是《漢書·地理志》和《續(xù)漢書·郡國志》的古注,但這兩個同樣引用了《竹書紀年》的古注在引文的表述中卻存在差異(括號內(nèi)為引注):

        《漢書·地理志》:潁川郡……陽翟,夏禹國?!?注:……臣瓚曰:“《世本》禹都陽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陽翟也?!?①《漢書》卷28上,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560頁。

        《續(xù)漢書·郡國志》潁川郡·陽翟:禹所都。(注:《汲冢書》:“禹都陽城?!?②《后漢書志》卷20,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421頁。

        即《漢書·地理志》“臣瓚”注的表述是“《汲郡古文》亦云居之”,《續(xù)漢書·郡國志》注的表述是“禹都陽城”,這或許是“禹都陽城”和“禹居陽城”兩種觀點發(fā)生分歧的一個根源。傾向“禹居陽城”的學者認為“禹都陽城”是《世本》的原文而非《竹書紀年》的原文,③范祥雍編:《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9頁。傾向“禹都陽城”的學者則認為“亦云居之”實際上是對“《世本》禹都陽城”這種表述的延續(xù),并補充了《禮記·緇衣》正義中的表述:

        云“夏之邑在亳西”者,案《世本》及《汲冢古文》并云禹都陽城(咸陽),正當亳西也。④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注疏》卷55,《十三經(jīng)注疏》第5冊,藝文印書館2001年版,第932頁。案:正義原文“陽城”誤作“咸陽”,阮元已有???,據(jù)改。

        他們以此作為《世本》和《竹書紀年》原文皆為“禹都陽城”表述的證據(jù)。⑤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頁。

        事實上,若從《竹書紀年》全書來看,其“某王居某”的原文應當就是某王都城在某處的意思,已有學者就此作過考證。⑥董琦:《王城崗城堡遺址分析》,《文物》1984年第11期,第69頁。而古人引注又不像現(xiàn)代那樣規(guī)范,意思與原文一致即可。從這個角度來說,至少在《古本竹書紀年》一書中,“禹都陽城”和“禹居陽城”的說法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前者強調(diào)的是原文的內(nèi)涵,而后者從全書的面貌來看似乎更符合原文。由此可以肯定,《古本竹書紀年》中“陽城”是以“禹都”的面貌出現(xiàn)的。

        (三)《世本》中有關(guān)“禹都”和“陽城”的記載

        《世本》也是有關(guān)“禹都陽城”的先秦文獻,其《居篇》記錄了上古三代帝王的都城。但《世本》原書也已不存,亡佚甚于《竹書紀年》,只能在古注中見到只言片語的援引。學者們也通過古注對《世本》作了輯錄,目前有清代學者的八種《世本》輯錄本,①《〈世本八種〉出版說明》,《世本八種》,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3~5頁。案:現(xiàn)存八種清人輯本,然王梓材《世本集覽》僅有序目等而無正文,故略去而列舉其余七家。其中有關(guān)“禹都”的內(nèi)容分別如下(括號內(nèi)為古注來源):

        王謨輯本: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是在安邑,或在晉陽。(《史記》正義)②王謨輯:《世本》,《世本八種》,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30頁。

        孫馮翼集本:禹都陽城。(《地理志》潁川郡)③孫馮翼集:《世本》,《世本八種》,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10頁。

        陳其榮增訂本:禹都陽城。(《地理志》潁川郡)④陳其榮增訂:《世本》卷上,《世本八種》,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6頁。

        秦嘉謨輯補本:禹都陽城。(《漢書·地理志》注臣瓚說?!堵肥贰泛蠹o十三注?!队窈!肥??!锻ㄨb》地理通釋四?!短接[》一百五十五引作“夏侯居陽城”。)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史記·封禪書》正義?!抖Y記·緇衣》正義引作“禹都咸陽”。)①秦嘉謨輯補:《世本輯補》卷8,《世本八種》,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345頁。

        張澍稡集補注本: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漢書·地理志》。《史記》正義?!队窈!?。)②張澍稡集補注:《世本》卷2,《世本八種》,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32頁。

        雷學淇校輯本:禹都陽城。(《漢書·地理志》臣瓚注?!妒酚洝し舛U書》正義。)③雷學淇校輯:《世本》上,《世本八種》,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68頁。

        茆泮林輯本:禹都咸陽,正當亳西也,及后乃徙安邑。(《禮記·緇衣》正義)禹都陽城,在大梁之南。(《漢書·地理志》臣瓚注?!队[》一百五十五引作“夏后居陽城,本在大梁之南”。 《地里通釋》引同。)④茆泮林輯:《世本》,《世本八種》,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95頁。

        若從清人輯本來看,《世本》這一部書似乎給出了陽城、平陽、安邑、晉陽四種“禹都”所在的說法,且似乎將“陽城”的地望解說為“大梁之南”,情況比較復雜。不過從引用年代入手,從早到晚梳理有關(guān)《世本》的古注原文及出處,或許有助于厘清這一問題。

        目前所能看到最早引用《世本》有關(guān)“禹都”解說的應當是三國西晉時期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但《帝王世紀》原書已佚,今天所能看到的其中對《世本》有關(guān)“禹都”內(nèi)容的引用來源于北宋《太平御覽》的轉(zhuǎn)錄:

        《世本》又言\夏后氏居陽城\本在大梁之南\于戰(zhàn)國大梁魏都\今陳留浚儀是也①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卷155,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754頁。案:由于《太平御覽》這段文字何為《世本》原文何為注釋或衍文存在爭議,故照錄影宋本原文,僅作句讀而不加標點。

        這段文字的一個麻煩之處在于輯錄《世本》的學者對其中何為《世本》原文存在不同看法,即皇甫謐作《帝王世紀》引用時未能說明清楚,給后人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王謨、張澍、雷學淇認為“本在大梁之南”及之后的文字是宋衷的注文,②王謨輯:《世本》、張澍稡集補注:《世本》卷2、雷學淇校輯:《雷氏世本考證》,《世本八種》,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30、32、98頁。而茆泮林則認為“本在大梁之南”也是《世本》的原文③茆泮林輯:《世本》,《世本八種》,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57年版,第95頁。?!坝趹?zhàn)國大梁魏都,今陳留浚儀是也”自然不會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時期的《世本》中,而“本在大梁之南”這一句則很難說是不是《世本》的原文。目前多數(shù)學者認為它應當是宋衷的注解,雖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④如沈長云:《夏后氏居于古河濟之間考》,《中國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117頁。但雙方都未能給出令人信服的依據(jù),慎重起見,對于“本在大梁之南”這句話還是存疑為好。不過從《世本·居篇》幾乎只列舉地名而不說明地望來看,“本在大梁之南”緊接“禹都陽城”之后的可能性似乎也不大,何況晉唐其他各家在引用《世本》“禹都陽城”時幾乎皆不提及“本在大梁之南”。既然“本在大梁之南”存在問題,那么對“禹都陽城”在“大梁之南”的解說也應當慎重對待,在獲得更多佐證之前不宜過分強調(diào)其意義。

        之后是晉朝“臣瓚”注《漢書·地理志》時對《世本》“禹都陽城”的引用:

        潁川郡 陽翟……夏禹國?!?注:……臣瓚曰:“《世本》禹都陽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陽翟也?!?⑤《漢書》卷28上,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560頁。這段注稱《世本》有“禹都陽城”的說法,但不知“禹都陽城”是否即《世本》原文。

        接著是唐代孔穎達等疏《禮記·緇衣》時對《世本》“禹都陽城”的引用:

        子曰:“……尹吉曰:‘惟尹躬天,見于西邑夏,自周有終,相亦惟終。’”(注:夏之邑在亳西。疏:云“夏之邑在亳西”者,案《世本》及《汲冢古文》并云禹都陽城,正當亳西也。)①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注疏》卷55,《十三經(jīng)注疏》第5冊,藝文印書館2001年版,第932頁。

        這段注也稱《世本》有“禹都陽城”的說法。

        然后是唐代張守節(jié)正義《史記·封禪書》時引用《世本》對“禹都”的說法:

        昔三代之居(君)皆在河洛之間(正義:《世本》云:“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②《史記》卷28,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371頁。

        這段注在提到《世本》中說“禹都陽城”時還提到了“禹都陽城”是為了避舜子商均,并列舉了禹都平陽、安邑或者晉陽的其他三種“禹都”所在的說法。問題是“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是否《世本》的原文。如上所述,清代有的輯本將其視為《世本》的原文加以輯錄,1959年出版的《史記》標點本也將其置于《世本》的引號中,但“避商均也”這種對定都原因的解說以及“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這種對定都地其他可能性的記錄在《世本·居篇》的其他條目中則幾乎不存在,這種過于特殊的情況不得不使人懷疑其是否可靠。

        而從《初學記》和《太平御覽》轉(zhuǎn)錄的內(nèi)容看,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有“禹……都平陽,或在安邑”或“禹……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①徐堅:《初學記》卷24,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561頁;李昉等:《太平御覽》卷155,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753頁。的表述,但他并未說明這個說法的出處,若這段話果真是《世本》原文,那么他應該像后文引用《世本》“夏后氏居陽城”那樣加以說明②李昉等:《太平御覽》卷155,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754頁。。這樣看來,與其說“禹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是《世本》原文,不如說它更可能是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的說法。裴骃《史記·夏本紀》的集解也可以作為證據(jù):

        ……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集解:皇甫謐曰:“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③《史記》卷2,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82~83頁。

        這個注解說的是“皇甫謐曰”而非“《世本》曰”或“皇甫謐《帝王世紀》引《世本》曰”,足可以說明“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是皇甫謐自己的說法而非《世本》的原文,張守節(jié)在作正義時引用了這段話但未說明出處。另外結(jié)合《孟子》來看,“避商均也”應當是張守節(jié)引用其說法對《世本》“禹都陽城”的說明。那么這段正義的標點改為:

        《世本》云:“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

        似乎更合乎實際情況。

        通過以上的梳理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各家援引和輯錄齟齬紛雜,但《世本·居篇》的原文對“禹都”應當是“禹都陽城”或“夏后居陽城”一類的表述,是否還有“本在大梁之南”的解說則還存在較大的疑問。至于“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則應當是后人皇甫謐的說法而非《世本》的原文。

        (四)小結(jié)

        通過上面對先秦有關(guān)“禹都陽城”文獻的回顧可以看出,雖然存在著《孟子·萬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陽城”與《竹書紀年》和《世本·居篇》“禹都陽城”“禹居陽城”和“夏后居陽城”兩類不同的表述,但至少在戰(zhàn)國時期的認識中,“陽城”和夏禹的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至于是“禹避陽城”還是“禹都陽城”,《孟子·萬章上》的這段話重在解讀舜禪禹、禹禪益和啟代禹的意義而非說明“禹都”的地望,如果“陽城”對于禹沒有特別的意義,孟子似乎也沒有必要說“避舜之子”是在“陽城”,那么猜想孟子是因“禹都陽城”的說法才稱“禹避舜之子于陽城”似乎也未嘗不可。從這個角度來說,“禹避陽城”與“禹都陽城”并不矛盾,其本質(zhì)應當都是“禹都陽城”。

        應當指出,先秦時期有關(guān)“禹都”的說法并非只有“陽城”一種。通常認為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尚書·禹貢》“九州”部分首先敘述冀州,突出了冀州的重要地位,并將各州進貢道路的終點放在了冀州南部的“河”“南河”,是以歷來學者多認為《禹貢》中的“禹都”在冀州的西南部。①參考史念海:《論〈禹貢〉的著作年代》,《陜西師范大學學報》1979年第3期,第52~53頁。然而《禹貢》的原文事實上并未明確說明“禹都”的所在,貢道終點的“河”“南河”等范圍仍然過大,況且位于冀州和豫州的交界處,那么也就難以據(jù)此判斷“禹都”的位置。而史念海等認為《禹貢》為魏國人所作,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闡發(fā)大一統(tǒng)思想、弘揚魏國霸業(yè),因而將魏國所在的冀州置于重要地位。②史念海:《論〈禹貢〉的著作年代》,《陜西師范大學學報》1979年第3期,第52~55頁。據(jù)此來看,即使《禹貢》中的“禹都”果真在冀州,它也更像是以大禹比擬魏王、以“禹都”比擬魏都的比附,其意義尚有待討論。

        有關(guān)“禹都”的地望尚有平陽、安邑、晉陽等說法,但它們大多遲至魏晉時期才出現(xiàn),亦不在此再作分析。總之,“禹都”在“陽城”應當是有關(guān)“禹都”所在諸種說法中出現(xiàn)時間較早的,大約可追溯至戰(zhàn)國時期,其文獻佐證亦相對較多,應為當時較為通行的一種認識。

        二、“禹都陽城”的地望

        如上所述,先秦有關(guān)“禹都陽城”的各種記載都沒有說明“陽城”的具體地望,這就為后人提出不同的觀點留下了空間。

        西漢初年司馬遷撰《史記》,《夏本紀》敘述禹、益、啟之事時基本采用了《孟子·萬章上》的說法,即“禹辭辟舜之子商均于陽城”與“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①《史記·夏本紀》對《孟子·萬章上》的引用參考瀧川資言考證,見司馬遷撰,瀧川資言考證,水澤利忠校補:《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頁;《史記·夏本紀》原文見《史記》卷2,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82~83頁。不過司馬遷自己并未解說“陽城”的地望。東漢班固作《漢書》,《地理志》潁川郡“陽城”條目下也沒有關(guān)于“禹都”的內(nèi)容。②《漢書》卷28上,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560頁。至少從文獻來看,目前還見不到司馬遷和班固的時代有對“禹都陽城”或“禹避陽城”地望的解說。

        今天所能見到最早的對“禹都”或“禹避”之“陽城”地望的解說出自東漢末年學者對《孟子》所作的注釋,如趙岐注說:

        陽城、箕山之陰,皆嵩山下深谷中以藏處也。③趙岐注、孫奭疏:《孟子注疏》卷9下,《十三經(jīng)注疏》第8冊,藝文印書館2001年版,第169頁。

        他認為“禹避”的“陽城”和“益避”的“箕山之陰”都在嵩山下。

        與趙岐大致同時的劉熙對“禹避陽城”這一歷史事件亦有注解,裴骃的《史記》集解在解說“禹辭辟舜之子商均于陽城”的原文時引用了劉熙“今潁川陽城是也”的說法。④《史記》卷2,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82頁。不過劉熙可考的作品除了《釋名》外只有《孟子注》,還不曾有他注解過《史記》的記載。前面已經(jīng)說過,《史記·夏本紀》“禹辭辟舜之子商均于陽城”的說法來源于《孟子·萬章上》,那么裴骃集解中的這段“劉熙曰”更有可能是劉熙對《孟子·萬章上》同樣內(nèi)容的注解。另外,裴骃集解中亦見劉熙稱“箕山”在“崇高之北”。①《史記》卷2,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84頁。這樣,至少在東漢末年,已有學者將《孟子·萬章上》中“禹避舜之子于陽城”解說在潁川陽城或是“嵩山下”這樣與潁川陽城相近的地方,且有“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陰”也在這一區(qū)域內(nèi)的說法。

        之后三國時期韋昭注《國語》時首先將“(禹)居陽城”與嵩山聯(lián)系起來,即“夏居陽城,崇高所近”。②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卷1,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29頁。“崇高”即嵩山,古崇、嵩相通。這段注文稱“居陽城”,應當是沿用了《竹書紀年》中“禹居陽城”的表述及含義,《太平御覽》轉(zhuǎn)引這條注解時改為“夏都陽城,嵩山在焉”也可作為佐證。③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卷1,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29頁。這條注文應當是最早將“禹都陽城”或“禹居陽城”與嵩山聯(lián)系起來的解說,那么這里的“陽城”自然也是嵩山附近的潁川郡陽城。

        稍后晉朝“臣瓚”注《漢書·地理志》時則認同“禹都陽城”的說法而反對“禹都陽翟”的觀點:

        臣瓚曰:“《世本》禹都陽城,《汲郡古文》亦云居之,不居陽翟也。”④《漢書》卷28上,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560頁。

        不過“臣瓚”并沒有說“陽城”是不是潁川陽城。

        之后北魏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潁水條則明確提出“禹避商均”的“陽城”就在潁川陽城(括號內(nèi)為酈氏注文):

        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東南過其縣南。(注:潁水又東,五渡水注之……其水東南逕陽城西……東南流入潁水。潁水逕其縣故城南,昔舜禪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啟,并于此也。……縣南對箕山,山上有許由冢,堯所封也。)①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jīng)注校證》卷22,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511~512頁。

        酈道元的這段注將潁水、五渡水和潁川郡陽城縣聯(lián)系在了一起,應為現(xiàn)存最早用潁水和五渡水解說潁川陽城地望的文字。而酈道元又認為“禹避商均”和“伯益避啟”都在此地,則他不僅認為“禹避舜之子于陽城”就是潁川陽城,且“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陰”也在這個地方,這也是目前所見最早認為“禹避商均”和“伯益避啟”同在一地的說法。

        至此,“禹都陽城”或“禹避陽城”即潁川陽城的說法基本完成了從提出到落實的過程,就現(xiàn)有文獻看,雖然不能判斷更早的時候是否有這樣的觀點,但《漢書·地理志》潁川郡陽城條目下沒有類似的解說,那么這一說法可知的最早年代還是放在東漢末年為宜。之后的學者則作了逐漸深入的闡釋,以酈道元《水經(jīng)注》潁水條最為完備,其后各家有關(guān)的解說基本無出其右。

        應當指出,漢魏六朝時期對“陽城”地望的解釋也并非只有潁川陽城一種說法,前面提到疑似三國宋衷注《世本》則稱“陽城”在戰(zhàn)國魏都大梁、之后的陳留郡浚儀縣。不過,“禹都陽城”即潁川陽城的說法雖然沒有給出依據(jù),但持論者也不會是僅憑“陽城縣”這一漢代地名就得出結(jié)論的。漢代潁川郡陽城縣至少在戰(zhàn)國就已經(jīng)稱陽城,這不僅有文獻記載,②如《史記·鄭世家》載:“十一年,韓伐鄭,取陽城。”此“陽城”即今登封告成鎮(zhèn)北的陽城。參看《史記》卷42,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776頁。也有考古發(fā)現(xiàn)可以印證,③20世紀70—80年代的考古工作發(fā)現(xiàn)了位于登封告成鎮(zhèn)北的戰(zhàn)國陽城遺址,出土陶器上戳印有“陽城”“陽城倉器”的陶文,并采集到了戳印有“陽城”陶文的漢代筒瓦。參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登封王城崗與陽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第211~255頁。而潁川陽城與嵩山、箕山的地理位置也很接近。此外,先秦文獻有關(guān)夏氏族的記載有些也與嵩山有關(guān),同樣可以作為判斷“陽城”位置的依據(jù)。④如《國語·周語上》:“昔夏之興也,融降于崇山”,參看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國語集解》卷1,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29頁。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孟子》《竹書紀年》及《世本》等先秦文獻沒有解釋“陽城”的地望,但說這個“陽城”指的是漢代潁川郡的陽城,應當是合理的。

        關(guān)于“禹都陽城”的地望還有“浚儀說”和“濩澤說”,近人還有“唐城說”和“濮陽說”①徐旭生:《1959年豫西“夏墟”的初步調(diào)查報告》,《考古》1959年第11期,第593~594頁;沈長云:《禹都陽城即濮陽說》,《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11~18頁。,“浚儀說”雖始于宋衷,但終究是孤例而缺乏旁證,“濩澤說”和“唐城說”,徐旭生已經(jīng)指出了其存在的問題,而“濮陽說”則是在文獻推測的基礎(chǔ)上將所謂的衛(wèi)國“陽地”指認為“陽城”,也不足信。比較來看,戰(zhàn)國文獻中的“禹都陽城”在潁川陽城應當是相對可靠的一種說法。

        三、結(jié) 語

        本文對“禹都陽城”的相關(guān)歷史文獻進行了簡要的梳理、比對與分析,兼及其他有關(guān)“禹都”及“陽城”的記載及觀點,認為“禹都陽城”是出現(xiàn)時間相對較早的一種說法,大約可追溯至戰(zhàn)國時期,可作支持的文獻較多,應是當時一種較為普遍的認識。而其他有關(guān)“禹都”所在的記載則出現(xiàn)較晚,文獻依托亦相對薄弱。在各種解說中,認為戰(zhàn)國人們所謂的“禹都陽城”即漢代潁川郡陽城縣的說法在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時期逐漸形成,是一種相對可靠的解釋。

        應當指出,雖然從文獻來看,戰(zhàn)國文獻中的“禹都”為“陽城”,“陽城”即漢潁川陽城是一種相對合理的說法,但這并不意味著真實的“禹都陽城”一定就是潁川陽城。如前所述,目前所見最早有關(guān)“禹都陽城”的文獻也只能上溯至戰(zhàn)國,而戰(zhàn)國正是大量上古傳說涌現(xiàn)的時代,很難說“禹都陽城”是不是也是當時“建構(gòu)”三代歷史的一個細節(jié),那么即使先秦文獻中的“禹都陽城”指的就是潁川陽城,也不能認為真正的“禹都”就在此處。這是我們在進行先秦歷史學及考古學研究中必須加以注意的。

        猜你喜歡
        陽城漢書中華書局
        蘇東坡讀《漢書》(節(jié)選)
        山西晉城陽城次營鎮(zhèn):蠶桑宴打造綠色生態(tài)品牌
        陽城:桑葉茶『火』了 農(nóng)民樂了
        古今字研究應該重視出土文獻*——以顏師古《漢書注》古今字研究為例
        懸梁刺股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青年生活(2020年23期)2020-08-04 10:42:28
        天下為家
        建筑史話
        淮上重鎮(zhèn)——秦漢谷陽城遺址
        大眾考古(2015年5期)2015-06-26 08:21:32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學術(shù)界(2015年6期)2015-02-25 10:41:10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版A| 国产又猛又黄又爽|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免费在线亚洲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观看午夜视频| 亚洲男同gay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亚洲AV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乱| 日本人妻精品有码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91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色戒|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看片| 在线视频观看国产色网| 中文字幕中文有码在线| 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天堂√中文在线bt| 亚洲欧美香港在线观看三级片|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软件 |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欧美精品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国美女精品久久久 |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 无码AV高潮喷水无码专区线| 扒开非洲女人大荫蒂视频| 白白色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色翁荡熄又大又硬又粗又动态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日韩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男女啪啪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