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勇睿
聊城市第三中學,山東 聊城 252000
?
有關(guān)有效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的思考
蔣勇睿
聊城市第三中學,山東 聊城 252000
依法治國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要手段,是黨領(lǐng)導全國人民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戰(zhàn)略,是實現(xiàn)國家繁榮安定的重要保障。實現(xiàn)依法治國離不開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這首先要從青少年開始,當前我國高中生的法律意識較為薄弱,仍然具有較大的進步空間。高中生薄弱的法律意識不僅影響依法治國的進程,更為現(xiàn)實的問題是嚴重影響高中生的健康成長。當前高中生群體中的違法犯罪現(xiàn)象層出不窮,原因除了高中生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法律意識淡薄,因此,本文認為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識是當前教育的關(guān)鍵點,需要廣大師生高度重視。
高中生;法律意識;思考
隨著我國依法治國進程的不斷加快,每個公民都應(yīng)該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識。高中生處于成長和學習的關(guān)鍵時期,由于處于青春期,高中生思想行為更加自我,但是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因此法律意識淡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高中生違法犯罪問題已經(jīng)較為嚴重,有資料顯示,未成年人犯罪總數(shù)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shù)的70%以上,其中處于高中生年齡階段的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70%以上。由此可見,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勢在必行,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需要我們深入思考。
(一)健全學校管理機制的需要
校園是學生共同學習的地方,需要的是法制、安靜、和諧、向上的氛圍,學校要求學生自覺遵守規(guī)章制度,為維護學校正常秩序,促進自身發(fā)展共同努力。因此,這就要求高中生提升自身法律意識,自覺遵守各項制度,嚴格按照學校和法律要求進行學習和生活,避免擾亂正常學習秩序。如果高中生不具備較高的法律意識,那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就成了一紙空文,就不能實現(xiàn)對學生的規(guī)范管理,也就無法達到讓學生自我發(fā)展的目的,所以,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能夠進一步健全學校的管理體制。
(二)構(gòu)建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根本要求
高中生經(jīng)過三年學習后就會進入大學校園,將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作出貢獻,步入社會后他們就是國家的主人,因此,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是確保實現(xiàn)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重要前提,是培養(yǎng)新一代高素質(zhì)國家主人的必要手段。因此,每個高中生都應(yīng)該學習掌握法律知識,提升法律意識,為我國依法治國,建成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提供智力支持。
(三)防范中學生走向違法犯罪道路的需要
當前我國高中生群體中的違法犯罪現(xiàn)象較為嚴峻,是不可忽視的社會重點問題,預防高中生違法犯罪是社會廣泛支持的熱點話題。高中生處于心理成長最快的時期,自我意識較強,缺少較強的自我管束能力,容易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誘惑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能夠有效預防違法犯罪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一)學校加強培養(yǎng)高中生的法律意識
高中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接受教育,因此學校擔當著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的重任。學校應(yīng)該為高中生營造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圍,采取多種靈活方式宣傳法制思想,例如組織普法講座、舉行學法演講比賽、廣播法律故事等貼近高中生實際的科學合理的法制宣傳活動。學校的思想政治老師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其中法律教育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思想政治教師要提升自身法律意識,加強法制觀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師要深入實際,掌握高中生自身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強高中生法制教育,提升他們的法律意識,例如可以結(jié)合社會上的熱點高中生案件進行法制教育,通過分析案例讓學生更加客觀地理解法律意識的重要性,知道法律意識薄弱的危害,形成提升法律意識的內(nèi)在動力。學校要重點關(guān)注高中生中具有違法犯罪苗頭的學生和行為,例如打群架、小偷小摸、攀比之風、校園欺凌等事件,做到重點防控。
(二)注重家庭對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
家庭是高中生賴以生長的港灣,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風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能夠培養(yǎng)孩子成熟的心智發(fā)育。當然,家庭教育也對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強弱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的法律意識都很高,那么他們在教育孩子時就會注重教育孩子遵紀守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抵制違法犯罪行為。反之,如果父母的法律意識淡薄,不僅不會教育孩子遵紀守法,反而會做出違法犯罪的錯誤示范行為,這將造成高中生對違反法律不以為然,認為法律意識并不重要,從而跟隨父母違法犯罪的腳步。因此,父母一定要加強自身法制觀念建設(shè),提升法律意識,以身作則為高中生作出表率,平時多關(guān)心孩子學習和思想動向,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糾正,切實預防孩子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三)凈化社會法制環(huán)境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充斥著各種不安定因素,高中生缺乏抵制社會不良誘惑的定力,很容易走向不歸路。社會作為法制教育的訓練場,應(yīng)當義不容辭承擔起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的責任,通過創(chuàng)建和諧的社會法制環(huán)境促進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刻不容緩;如果社會風氣每況愈下,那么高中生就會深受其害,會被社會不良分子利用參與到偷竊、打架、搶劫、殺人等犯罪活動中。所以,社會是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不可忽視的因素,必須通過凈化社會法制環(huán)境,減少違法犯罪行為來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
(四)高中生自覺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
高中生具備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和自主思考分析能力,應(yīng)該為自身的行為負責。我國高中生年齡大約在14周歲到16周歲,我國法律規(guī)定14-16周歲處于相對負刑事責任階段,對故意殺人、搶劫、販賣毒品等八種犯罪行為負有刑事責任。因此,高中生自身要認識到法律意識的重要性,針對法律意識淡薄問題自覺進行改進,加強學習法制觀念,學會運用正當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quán)益,自覺抵制違法犯罪行為,做一個對學校負責、對家庭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合格高中生。
(五)處理好個人及學校、家庭及社會的關(guān)系,形成聯(lián)動效應(yīng)
前文提到學校、家庭和自身都要采取行動有效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三者需要合理配合才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首先,父母需要以身作則,為孩子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其次,學校要和社會一起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法律意識氛圍。最后,要高中生自身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只有三者有效結(jié)合才能真正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為家庭幸福美滿、學校嚴格有序、社會安定團結(jié)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我國處于建設(sh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的重要階段,每個高中生都是構(gòu)筑和諧、法制社會的新生力量,他們法律意識的強弱對我國建設(shè)和諧法治社會進程有重要影響。因此,學校、家庭、社會和高中生自身要各自履行好職責,結(jié)合多種力量為有效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識做出貢獻。
[1]霍袆萌.淺談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29(29):180-181.
[2]梁婧.淺談思想政治課中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J].科學導報,2016,08(35):99-100.
[3]李開欣.試論高中階段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J].法制與社會,2016,09(04):78-79.
[4]朱應(yīng)佳.高中生法治意識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yīng)解決辦法[J].青年時代,2016,07(03):196-196.
[5]李昌成.高中生政治法制知識學習與實踐[J].社會科學,2016,08(08):156-156.
G
A
2095-4379-(2017)06-02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