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欽仰
推動人民調解工作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林欽仰
《人民日報》6月28日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27日在京會見全國人民調解工作會議代表時強調,要“堅持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與運用現代科技相結合,大力推動人民調解工作創(chuàng)新,努力化解更多的社會矛盾糾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人民群眾?!?/p>
人民調解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在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被國際社會譽為“東方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人民調解組織和調解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人民調解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人民調解的成績從一件件成功調解案例累累中顯現。如今,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組織遍布城鄉(xiāng)、人民調解員就在百姓身邊,實現調解組織縣、鄉(xiāng)、村三級全覆蓋,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索求,維護社會安定作出了貢獻。
人民調解是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一把“金鑰匙”。調解即對糾紛經協調和解和好,具有不傷和氣、不用交費、不要遠途,操作簡便、高效快捷,就近訴求、就地解決的優(yōu)勢;人民調解協議書具有法律效力,于法有據,群眾信得過。所以,當事人遇矛盾糾紛首選調解化解,“人民調解”四字閃閃發(fā)光、深入人心。
堅持的人民調解,調解工作創(chuàng)新、調解機制健全、調解成績驕人、調解經驗可貴。一些地方在多元調解實踐中探索出一些好做法,已經形成了可操作、可復制的經驗,成為我省多元調解工作的特色和亮點。人民調解面臨的問題是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復雜、群眾利益訴求多種多樣,調解涉面廣、難度大、任務重。因此,人民調解工作要在深化中堅持,在堅持中深化。
當今,人民調解是多元調解,關鍵要健全完善多元調解工作機制,就是要健全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仲裁、訴訟等多元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堅持把現代科技應用到人民調解工作中,廣泛推行微信調解、網上調解、視頻調解等調解方式,吸引更多群眾通過網上調解解決矛盾糾紛;尊重當事人意愿與合理引導相結合原則,明確當事人可以依法自主選擇和解、調解、行政復議、行政裁決、仲裁、訴訟等糾紛化解途徑,引導當事人優(yōu)先選擇成本較低、對抗性較弱,有利于修復關系的非訴求方式解決糾紛,提高調解質量和成功率,促使糾紛當事人雙方握手言和。
群眾利益訴求事關民生大事,人民調解工作要樹立問題意識,強化問題導向,多元調解形成合力,深入基層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發(fā)現糾紛現場調解,就地解決。要從解決小問題做起,因為“小”往往連著“大”,小問題解決好了,就可以集中力量解決大問題,就能避免由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由簡單問題演變成復雜問題,就能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
人民調解員是做好調解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們上承擔著黨和政府的重托,下連著人民群眾的期盼,肩上扛著“化解矛盾、定紛止爭”的重任,任務光榮,責任重大。人民調解員要按照“政治堅定、一心為民、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要求,用心用情做好新形勢下人民調解工作,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社會環(huán)境。
(作者:福建省政府辦公廳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