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工會會計學會(簡稱學會)按照中國工會會計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確定的工作任務,緊緊圍繞工會財務改革,開展理論研究、人才培養(yǎng)和政策宣傳等,取得顯著成績。
2016年,中國工會會計學會收到理論研究文章290多篇,有些理論文章針對性強,在工會預算支出績效管理方面、加強工會財務會計管理規(guī)范化建設方面以及加強財務監(jiān)督等方面提出了建議。2016年,中國工會會計學會各團體會員單位主動配合工會財務部門,圍繞工會財務工作重點,組織工會財會人員進行理論研究,開展學術交流。北京、江蘇、浙江、吉林、上海、安徽、江西、山東、湖南、重慶、四川、沈陽等單位,積極組織工會財務干部開展理論研討和論文評選活動,推動了理論研究工作的發(fā)展。
為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工會財會人才隊伍,提高工會財會人員的專業(yè)技術水平,2016年,中國工會會計學會充分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不斷提升服務工會財務工作的能力,以工會會計領軍人才培訓為抓手,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舉辦高級培訓班。在培訓內容上,學會著眼于全方位培訓工會財會干部,安排了國家經濟形勢方面的課程《新常態(tài)下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供給側改革》,國家財經政策和財務管理方面的課程《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新預算法講解》《預算績效管理》,以及提高干部素質的課程《干部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公文與寫作》等。中國工會會計學會各團體會員單位也積極開展了工會財務干部培訓工作。湖北、湖南、河南、內蒙古等單位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廈門國家會計學院開展了培訓。
2016年,《中國工會財會》以更加詳實的內容和鮮明的工會財務特色,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辦刊風格,切實發(fā)揮了輿論引導和知識傳播的作用。一是辦好主要欄目,加強組織刊發(fā)全國總工會和省市工會、有關職能部門對工會財務管理、資產管理和經費審查監(jiān)督等方面的指導性文章,刊登更多的政策法規(guī)解讀文章,堅持權威性和指導性。二是借助工會組織優(yōu)勢,開展作者隊伍建設,有計劃地舉辦會刊作者培訓班,保證會刊質量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三是努力提高會刊編校質量,對編輯工作嚴格要求,同時堅持評判工作,充分發(fā)揮評刊員作用。
2016年,學會制定和完善了以下5項管理制度:《中國工會會計學會管理辦法》《中國工會會計學會常務理事會議事規(guī)則》《中國工會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制度》《中國工會會計學會會費管理辦法》和《中國工會會計學會廉潔治會規(guī)定》。所有辦法規(guī)定均經常務理事會議審議通過執(zhí)行,做到依法依規(guī)管理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