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武,馮德軍
(黑龍江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 150022)
弘揚長征精神與批判歷史虛無主義
趙洪武,馮德軍
(黑龍江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 150022)
長征精神,是黨領導工農紅軍從艱苦卓絕革命斗爭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偉大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生動展示,構筑起中國共產黨光輝形象的精神高地。歷史虛無主義卻打著“學術研究”的旗號,通過虛無長征史實,丑化革命領袖;進而將長征歷史“改頭換面”以制造歷史“迷霧”;達到搞亂人們對長征的歷史認知和價值判斷,動搖黨執(zhí)政的歷史根基和群眾根基。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長征途中,必須旗幟鮮明地反擊歷史虛無主義在長征研究中質疑歷史事實、美化反對勢力、污蔑領袖歷史地位的錯誤,認清其擾亂群眾對長征歷史的正確認知、削弱群眾對領袖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認同,沖擊主流社會價值觀和動搖關乎民族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實現(xiàn),揭露其堅持唯心史觀,力圖西化、分化的本質。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傳承偉大的長征精神,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堅持人民立場、全面推進從嚴治黨,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走好新時期偉大的長征路。
長征精神;歷史虛無主義;理想信念
80年前,黨領導工農紅軍以無畏的革命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書寫出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完成了“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開創(chuàng)了中國革命的新高潮。長征是黨在思想、組織和精神上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次關鍵性的歷史飛躍。長征精神,作為從艱苦卓絕革命斗爭中產生的偉大精神,超越歷史時空,彰顯永恒真理價值。傳承偉大的長征精神,激勵我們不畏艱險、不懼困難,堅定地深化改革、攻堅克難,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不竭精神力量。
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歷史虛無主義也不甘寂寞,想盡辦法、窮盡手段詆毀人類歷史上罕見、偉大、崇高的革命遠征。妄圖打著所謂的“追求真相”的旗號,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妄圖以此擾亂人們對長征歷史認知,擾亂人們對長征的價值判斷,顛覆人們對長征精神的認同,我們必須更加深入地梳理和剖析歷史虛無主義在長征研究中的表現(xiàn)、危害,讓人們認清其真實面目,進而揭露其實質是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根基,否定黨執(zhí)政的合法性。
長征是黨領導工農紅軍走向復興的轉折點和新起點,在黨史軍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輝煌一筆。歷史虛無主義妄圖通過質疑“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真實性,虛無飛奪瀘定橋的歷史事實,否認遵義會議形成的毛澤東在黨和軍隊中的領導地位,為蔣介石圍剿紅軍翻案,以此抹殺長征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以下是歷史虛無主義否定長征史實的集中而具體觀點:
(一)質疑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真實性
歷史虛無主義者在《兩個人的長征》一書中公開宣稱:“長征其實不到官方長期宣傳的公里數(shù),大約只有3 700英里(約6 000公里)?!蓖龍D通過實地考察,重走長征路,否定歷史事實。其實,不考慮當時長征時紅軍面臨的具體歷史條件,單憑現(xiàn)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重走長征路的結果,就臆斷“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真實性,是典型的虛無歷史條件而只看實踐結果,還加上所謂“實踐出真知”,人們普遍認可的觀念,具有很強的迷惑性。
對比實踐發(fā)生的條件,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質疑“二萬五千里長征”真實性的不合理。首先,紅軍長征時面臨著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的險惡環(huán)境,紅軍在戰(zhàn)斗中行軍必然要采取靈活機動的戰(zhàn)術,不得不來回奔襲、聲東擊西、忽南忽北,讓敵人摸不清戰(zhàn)略意圖,甚至出現(xiàn)四渡赤水的經典戰(zhàn)例;其次,紅四方面軍由于張國燾陰謀另立中央,被迫南下,曾三過草地;此外,紅軍長征時走的大多是小路、山路,甚至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正如埃德加·斯諾所寫到的那樣:“紅軍說到它時,一般都叫‘二萬五千里長征’,從福建最遠的地方開始,一直到遙遠的陜西西北部道路的盡頭為止,其間迂回曲折,進進退退,因此有許多長征戰(zhàn)士所走過的路程肯定有那么長,甚至比這更長?!爆F(xiàn)在我們重走長征路,不會再遇到這些條件,所以就不能用現(xiàn)在的條件來證明當時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真實性。
(二)虛無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歷史事實
“飛奪瀘定橋”是生動展示紅軍在長征中英勇無畏、敢于獻身的典型戰(zhàn)例。歷史虛無主義卻宣稱,紅軍早上開始奪橋,進行了一天一夜的戰(zhàn)斗。老百姓被逼迫在前面帶路,紅軍緊跟后面,造成幾個百姓被國民黨打中掉進河里。更有甚者污蔑紅軍飛奪瀘定橋依靠的是與四川地方軍閥達成默契才順利通過的。最近上映的電影《勇士》再現(xiàn)了“飛奪瀘定橋”戰(zhàn)役的整個過程。它不單單是指奪橋一戰(zhàn),還包括了一晝夜240里的強行軍,創(chuàng)造了人類行軍史上的奇跡,“飛奪”瀘定橋是完全真實的。在奪橋戰(zhàn)斗中紅四團22名勇士冒著槍林彈雨,攀爬著拆了橋板、只剩鐵索的瀘定橋,沖過火海籠罩橋頭奪取陣地,并與左岸部隊紅一團合圍占領了瀘定橋,打開了北上抗日的通道。歷史虛無主義者對于是否發(fā)生過戰(zhàn)斗過,則是不顧歷史事實,任意虛無。從“打了一天一夜”到“百姓被擊中掉進了河里”;最后索性說靠地方軍閥的“幫忙”。而臺灣“國史館”藏有的一份西康軍閥劉文輝發(fā)給蔣介石的電報上稱:“瀘定橋李團與沿河之匪奮戰(zhàn)?!睍r間是1935年5月29日,與紅軍“飛奪瀘定橋”日期不期而合。所以,否定了紅軍“飛奪瀘定橋”是歷史虛無主義的不實之詞。
(三)拔高、美化蔣介石,為其圍剿紅軍翻案
歷史虛無主義者寄希望打著“統(tǒng)一西南,建成抗戰(zhàn)的大后方”的旗號,拔高、美化蔣介石,為他圍剿紅軍翻案。所謂借助紅軍長征,達到消滅地方實力派。其實這只是為蔣介石打不垮英勇的工農紅軍找尋借口,甚至引用蔣緯國自傳中的觀點:“以當時的情況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政治戰(zhàn)略,我們隨著共軍進入云貴川,使中國達成真正的統(tǒng)一”“當時與其說是沒有包圍成功而被中共突圍,不如說是我們放水”。將蔣介石圍剿紅軍的計劃美化為把四川建成將來對日本作戰(zhàn)的“復興民族之根據(jù)地”。這些為蔣介石“追剿”失敗辯解的觀點是不符合歷史本來面目的主觀臆斷,如果蔣介石故意“放水”,那為什么蔣介石五次集結重兵“圍剿”中央蘇區(qū),前四次都大敗而歸、損兵折將。甚至不顧民族矛盾的上升,不惜與日本妥協(xié),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發(fā)動第五次“圍剿”。這種將紅軍長征取得勝利歸結為蔣介石的“放水”,顯然是貶低紅軍的英勇善戰(zhàn)。此外,蔣介石有意“放水”紅軍去云貴川,為何要部署多道封鎖線,為何不斷嚴令部隊追剿,并在日記中對沒能“一網打盡”紅軍頗為懊惱。顯而易見,將紅軍取得長征勝利歸為蔣介石“放水”,不過是拔高、美化蔣介石,為其圍剿紅軍翻案。
(四)否認遵義會議形成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中的領導地位
歷史虛無主義總是秉性不改,刻意抹黑領袖毛主席。在長征研究中,公然質疑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提出遵義會議后,張聞天在黨內負總責,周恩來負責軍事行動,毛澤東只是周恩來的幫助者,而得出最后的結論:“遵義會議并沒有確立毛澤東對全黨全軍的領導,甚至連開始過渡都談不上?!边@個歷史虛無主義論調是典型的無中生有的邏輯,與歷史不相符合。遵義會議后,張聞天雖然對黨負總責,但重大決策還是很尊重毛澤東的意見,尤其是軍事路線問題。此外,陳云在向共產國際匯報黨中央和紅軍情況時說:遵義會議上,“我們撤換了‘靠鉛筆指揮的戰(zhàn)略家’,推選毛澤東同志擔任領導?!碧貏e是黨的兩次歷史決議都明確表述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否認遵義會議形成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中領導地位,只不過是歷史虛無主義通過矮化領袖個人來達到引發(fā)歷史質疑的用心[1]。
深入梳理和剖析紅軍長征研究中的歷史虛無主義表現(xiàn),使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歷史虛無主義不僅沒有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而沉寂,反而利用我國打開國門搞建設的難得時機而泛起,且表現(xiàn)出“燎原”的勢頭,危害極大。
(一)擾亂人們對紅軍長征歷史的正確認知,消解黨史自信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經過“二萬五千里”艱辛跋涉,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鍛造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是全國人民普遍接受的共識,也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邁過一道道溝坎的最精彩篇章。但經過歷史虛無主義夸大、編造的長征歷史少了神圣,多了質疑;少了贊美,多了挖苦。公開拋出“二萬五千里”長征是夸大的,宣揚紅軍從瑞金出發(fā)到三大主力紅軍在會寧勝利會師不過6 000多公里,攻擊、詆毀共產黨宣傳北上抗日是逃跑退卻,尋求戰(zhàn)略立足點等,使人們對歷史事實產生迷亂的幻覺,顛覆人們對歷史的認知和判斷能力,使人們潛移默化地對長征偉大歷史產生懷疑,進而懷疑黨的所有歷史和現(xiàn)有歷史教材、書籍是不真實甚至篡改的,逐漸消解人們對黨史自信[2]。
(二)動搖群眾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同,迷失信仰根基
毛主席作為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心目中崇敬的偉大領袖,在其帶領下中國革命逐步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嶄新道路,擺脫了蘇聯(lián)“城市中心論”的影響。在第五次反圍剿之前,革命根據(jù)地之所以不斷穩(wěn)固,紅軍不斷壯大,都是因為堅持了正確的理論指導。第五次反圍剿由于堅持了王明錯誤路線,才被迫放棄根據(jù)地、被迫長征。在黨和紅軍陷于危難,前途渺茫,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熱切盼望毛主席帶領紅軍走出困局。遵義會議召開,就是解決黨和紅軍命運用何種理論指導的中心問題。而歷史虛無主義否認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軍隊中領導地位,這就否定了歷史選擇了毛主席,選擇了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命題,迎合“去毛化”“非毛化”的暗流,為攻擊、詆毀毛主席作歷史鋪墊。因為在黨和紅軍陷于生死存亡時,不是毛主席及其所創(chuàng)建的理論帶領紅軍走出危局,使革命轉危為安,何來偉大的領袖一說。這就使部分群眾信仰發(fā)生動搖,迷失了信仰根基,以致對黨失去信心[3]。
(三)混淆視聽、顛倒黑白,沖擊主流社會價值觀
歷史虛無主義者極力美化蔣介石,為其圍剿紅軍翻案,宣稱他是為了統(tǒng)一全國,為進行全面抗戰(zhàn)統(tǒng)一大后方,并把其吹捧為統(tǒng)一全國的民族領袖;更有甚者,有意無意地影射工農紅軍是“赤匪”,為武裝圍剿紅軍、屠殺人民的反動派代表“正名”;此外,直接引用蔣介石日記的觀點來證明其對國家、民族、人民的“深情厚誼”,為其簽訂一系列妥協(xié)條約辯護。如此歪曲、捏造事實,為已有定案的反動派領袖進行歌功頌德,粉飾形象直至為其翻案,卻把黨帶領紅軍長征拯救民族危亡,北上抗日轉變矛盾說的是迫不得已的無奈選擇。這些言論造成人們思想混亂,黑白顛倒,是非混淆,對社會主義所提倡主流價值造成較大沖擊[4]。
(四)削弱民族自豪感,動搖實現(xiàn)民族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中華民族歷經悠久的歷史、創(chuàng)造燦爛的文明、形成偉大的民族精神,是支撐中華民族在人類漫長歷史長河中繁衍、生存、發(fā)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繁榮、富強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xiàn)”[5]。但是,歷史虛無主義者卻不顧歷史和現(xiàn)實,故意否定、抹殺紅軍長征的偉大歷史意義,以及在此過程中形成的偉大長征精神,尤其網絡信息時代,一些所謂的“歷史專家、學者”利用微博和微信平臺肆意發(fā)表不實言論,嚴重誤導了公眾的認知。還有一些人提出,紅軍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并不是靠自己不怕犧牲、浴血奮戰(zhàn),而是靠了地方軍閥的幫助以及蔣介石的“放水”。這樣就會降低人們對長征精神的認同,削弱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甚至動搖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信心。
歷史虛無主義披著“學術研究”的華麗外衣,擺出一副“還原事實,發(fā)現(xiàn)真理”的正義姿態(tài),妄圖奪取歷史觀的話語權。表面上是學術研究范疇,實質上卻是具有極強現(xiàn)實目的的政治思潮。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 周年研究中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xiàn),更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從本質上看,歷史虛無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敵對勢力借助解構歷史、虛無歷史同我們進行或明或暗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重要載體,因此,同歷史虛無主義的斗爭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敵我斗爭,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地揭露歷史虛無主義的真實目的。
(一)歷史虛無主義具有明確的政治目的,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階級斗爭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
歷史虛無主義從來就不是其所標榜的僅僅止于學術研究歷史或文化范圍,而是更深層次的政治目的。敵對勢力借助歷史問題,設置歷史迷霧,擾亂價值判斷,直接目的就是為黨帶領人民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放置歷史障礙,背上歷史包袱,擾亂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背后總是少不了“看不見的手”的指揮、指使、組織、策劃的。表面上打著歷史研究,但矛頭卻直指現(xiàn)實,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如否認毛主席在遵義會議確立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拔高、美化蔣介石,為其圍剿紅軍辯解、翻案,都表明了其政治目的是暴露無遺的:通過否定毛主席在黨和國家前進過程中的作用,搞亂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削弱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所起到的凝心聚力的積極作用。因此,批駁長征研究中歷史虛無主義,本質上就是爭奪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話語權,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流地位。
(二)歷史虛無主義堅持唯心史觀,否定唯物史觀,背離實事求是的價值判斷的根本原則
歷史虛無主義完全背離唯物史觀指導,徹底否定馬克思主義歷史觀,根本目的是從顛覆黨史、軍史、國史開始,徹底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根基。歷史虛無主義者并不是對全部歷史采取虛無的態(tài)度,而是采取“碎片化”,根據(jù)需要而有所虛無,有所不虛無。對不符合其價值判斷的歷史就是詆毀、扭曲、否定,對符合其政治目的的歷史就是贊揚、拔高、美化。反對馬克思主義在歷史領域的階級分析方法,打著“還原歷史真相”“重新評價歷史”等旗號,肆意夸大事實、隨意裁剪歷史,企圖用史學研究中支流取代主流,為此不惜采用顛倒黑白、無中生有、捏造事實等卑劣手法,肆意攻擊、詆毀甚至否認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長征的英勇事跡,編織謠言攻擊、詆毀“飛奪瀘定橋22勇士”等戰(zhàn)斗英雄,目的就是顛覆人們對黨史、軍史、國史的認知,消解歷史自信、文化自信,摧毀民族復興的信仰根基。
(三)歷史虛無主義配合新自由主義,企圖達到“西化”“分化”中國的目的
歷史虛無主義大費周折地在長征研究中尋找突破口,編造謊言、虛無史實、歪曲主流、丑化領袖,目的就是要通過虛無長征歷史,否定長征精神,借以制造黨史虛假性的假象,誤導群眾懷疑黨的“初心”,偏聽偏信,沿著歷史虛無主義的思維走下去,使黨喪失人民群眾的信任、支持和擁護,直至危及黨領導人民奪取“兩個一百年”的執(zhí)政合法性。歷史虛無主義的根本目的是要破除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忠誠與堅信、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和擁護。隨之而來,西方新自由主義趁機加緊宣傳西方所謂的永恒真理“普世價值”,樹立價值觀上的個人化,經濟上的私有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使中國共產黨放棄科學理論武裝,搞意識形態(tài)多元化競爭,動搖遠大理想信念,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取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達到瓦解黨的戰(zhàn)斗堡壘和摧毀社會主義制度,重蹈蘇聯(lián)亡黨亡國的慘劇。
可以看到,歷史虛無主義已成為西方敵對勢力對中國推行意識形態(tài)滲透,進而達到和平演變的重要手段。歷史虛無主義不僅虛無紅軍長征的光榮歷史,而且把觸角伸向了中華民族的整個歷史、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鼓吹告別“革命”、否定“黃色文明”,攻擊馬克思主義才是最大的歷史虛無主義。值得警覺的是,歷史虛無主義借助互聯(lián)網新型傳媒手段,已將其影響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任其繼續(xù)恣意蔓延,必將導致人民對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真理性和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必然性、合法性產生懷疑,從而動搖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政權的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征精神的傳承,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的講話上旗幟鮮明提出:“偉大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yǎng),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5]。這一重要論述,闡明了偉大長征精神的重要現(xiàn)實意義,同時,為我們傳承長征精神,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繼續(xù)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走好今天的長征路提供了科學指南。
(一)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長征精神的靈魂,是統(tǒng)帥和貫穿長征精神其他內容。習近平指出:只有“心中有信仰,腳下才能有力量”“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盵5]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用偉大真理武裝頭腦、指引理想、堅定信仰,將對真理的追求轉化為捍衛(wèi)真理的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科學世界觀,運用唯物史觀揭示的中國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了實現(xiàn)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富強、振興與幸福的歷史使命而不畏艱難、獻身奮斗。因此,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長征路上,我們就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腳踏實地地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論時代、社會如何變化,都要歷經風雨而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繼續(xù)奮斗。歷史虛無主義通過歪曲以長征為代表的黨史、國史,企圖削弱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對人民群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因此,要站穩(wěn)立場、堅定信念、不忘初心,在繁雜的歷史表象中辨別真?zhèn)危盐諝v史的必然方向,堅定理想信念,走好今天的長征路。
(二)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凝聚共同力量
習近平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著無數(shù)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斗和犧牲,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盵5]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矢志不渝地走符合國情的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道路。長征的偉大勝利,就是克服“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破除迷信,尊重實踐,推進井岡山革命道路繼續(xù)前進的勝利。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國夢的新的長征路上,傳承長征精神,就是堅定道路自信,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摸著石頭過河”漸進式改革,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境界;堅定理論自信,繼續(xù)理論創(chuàng)新,用科學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黨和人民沿著既定道路推進復興進程;繼續(xù)堅定制度自信,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持中國特色、彰顯優(yōu)勢、推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堅定文化自信,堅持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歷史虛無主義歪曲以長征為代表的黨史、國史,就是要切斷“四個自信”的歷史根基。因此,必須堅定“四個自信”,持續(xù)煥發(f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生機活力,走好今天的長征路。
(三)必須堅持人民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擁有不竭的生命力。只有緊緊依靠人民,才能調動起人民投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長征的歷史,是一幅生動展現(xiàn)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黨同群眾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相依、榮辱與共,是黨領導紅軍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風險,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法寶。黨之所以由小到大,紅軍之所以由弱到強,共和國之所以從一窮二白到初步強盛,正是把握住“人民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這一偉大真理。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國夢的新的長征路上,始終站在人民立場看問題,把人民利益擺在首位,改善民生,為人民創(chuàng)造幸福美滿的生活,讓改革發(fā)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習近平指出:“團結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偉業(yè)的重要保證?!盵5]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征程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建成最廣泛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凝聚起全體人民智慧和力量,激發(fā)出全社會創(chuàng)造活力和發(fā)展動力,萬眾一心、不忘初心,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迸發(fā)出磅礴的堅實力量。歷史虛無主義篡改以長征為代表的黨史、國史,就是想切斷黨和人民同呼吸、共患難的革命、建設、改革歷史聯(lián)系,使黨同人民群眾離心離德,進而制造黨群矛盾,破壞黨執(zhí)政的合法性。因此,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眾觀點和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共續(xù)魚水情,共創(chuàng)中國夢,走好今天的長征路。
(四)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最根本的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yōu)勢,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秉h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決定了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毛澤東曾深刻地說:“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中國共產黨,它的領導機關,它的干部,它的黨員,是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的?!盵6]黨的領導,是中國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勝利最根本的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開拓新境界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
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新的長征路上,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強調:“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薄叭绻茳h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zhí)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盵7]在最接近民族復興的歷史關口,我們面臨的發(fā)展、改革、穩(wěn)定問題更加突出、任務更加繁重、風險更加莫測。這就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狠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堅決打贏沒有硝煙的反腐敗斗爭,提高黨的領導與執(zhí)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保證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領導地位。歷史虛無主義利用黨的腐敗問題大做文章,意圖通過現(xiàn)實中人民群眾對腐敗的不滿,引導主流意識形態(tài)偏移,搞亂思想防線,顛覆社會主義政權?!按蜩F還需自身硬”,只要我們筑牢思想防線,不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就一定能夠取得反腐倡廉戰(zhàn)的最后勝利。
綜上所述,習近平指出:在“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激勵和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發(fā)奮圖強、奮發(fā)有為,繼續(xù)把革命前輩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的長征路上續(xù)寫新的篇章、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5]!就是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努力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走好新的長征路。
[1] 盧毅.駁長征研究中的歷史虛無主義觀點[N].解放軍報,2016-09-19.
[2] 梁柱.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泛起、特點及其主要表現(xiàn)[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10):120-128.
[3] 祝念峰,王曉寧.不能放任歷史虛無主義攻擊詆毀英雄人物[J].紅旗文稿,2016,(21):17-20.
[4] 李殿仁.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極大危害性[J].紅旗文稿,2014,(20):8-12.
[5] 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0-22:(2).
[6]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9-150.
[7]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6-29.
〔責任編輯:崔家善〕
2016-11-10
黑龍江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創(chuàng)新科研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視角下習近平黨建思想論析”(YJSCX2016-108HKD)階段性成果;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研究”(14E031)階段性成果
趙洪武(1990-)男,山東莒縣人,碩士研究生,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
D642
A
1000-8284(2017)03-0143-06
基金成果傳播 趙洪武,馮德軍.弘揚長征精神與批判歷史虛無主義[J].知與行,2017,(3):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