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楊
香港是座典型的半唐番城市,一半華人,一半外國人,民族多樣性自然也為這座城市的飲食和文化添加了別樣的味道。如今的港廚出品已不再是各種菜系的機械結(jié)合,而成為渾然一體的新的有機體。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吸收西式元素的同時,不失中餐的主調(diào)和根基,與香港的融合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
陳恩德今年近60歲,人稱德哥。法國一位美食評論家曾說:“對人類幸福而言,創(chuàng)造一道新菜比發(fā)現(xiàn)一顆恒星的意義還要大?!比绻凑者@樣的邏輯,作為華人世界第一位米其林三星中餐主廚,陳恩德或許早已創(chuàng)造了一個銀河系。
但眼前的德哥卻絲毫沒有名廚的架子。他個子不高,看上去憨厚敦實,笑容可掬。同行的攝影記者想為他安裝耳麥,貼身穿著的廚師服有些不便,他就順從地解開衣服前襟扣子,沒有絲毫的不耐煩。老人的普通話不太好,每每有詞不達意時,就朝我連連擺手,語帶歉意地說:“不好意思!我不太會說話?!比舨皇巧硖廄埦败幱H眼所見,我或許很難將聲名顯赫的米其林三星主廚和眼前謙遜溫和的老人聯(lián)系起來。
龍景軒深藏于香港四季酒店四層,門臉低調(diào)優(yōu)雅。一進門,我就被面朝維多利亞港的全畫幅落地窗景所吸引。窗外此刻薄暮冥冥,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順著蜿蜒的海岸線起伏,霓虹燈光在維港的臂彎中陸續(xù)點亮,忽明忽暗遠遠近近地閃爍著,一切都是靜謐美好的樣子。米其林紅色指南對三星的定義是:值得為了美食,專程買張機票,千里迢迢前往的餐廳。而已經(jīng)連續(xù)9年摘得米其林三星的龍景軒,或許是全香港最難預(yù)訂的餐廳之一了——工作日時段至少得提前一個月預(yù)訂,而周末檔期甚至要提前3個月以上預(yù)訂。
自2002年開業(yè)以來,龍景軒就由行政總廚陳恩德掌勺。米其林紅色指南的負責人簡-盧·納瑞對這位謙遜低調(diào)的名廚曾有過這樣的評價:“這位香港廚師有著登峰造極的手藝,我們已經(jīng)追蹤了他10年,他的廚藝令我們十分贊賞?!边@樣的溢美之詞,不禁讓我心癢癢想一探究竟,這位米其林星廚的手藝到底是怎樣一種好法?
德哥對米其林卻是端著一顆平常心?!澳貌荒锚劊粯右鲲埥o客人吃。我服務(wù)的,不只是一桌兩桌的米其林秘密試菜探員,而是每一個來捧場的客人?!边@是他自13歲入行起就明白的道理?!爸胁蛷N師必須從底層歷盡辛苦做起,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稀松平常,慢慢累積經(jīng)驗才能往上爬?!彼鰩熀?,輾轉(zhuǎn)歷經(jīng)大三元、麗晶軒等知名餐廳,后來被賞識,到長江中心的天山閣做總廚,城中名流、高官巨富都曾是他的座上客。
恰恰是這樣一位冉冉升起的星廚,卻曾經(jīng)為了照顧家庭而提前退休。1999年德哥的妻子剛剛?cè)ナ?,為了照顧尚在讀中學二年級的小女兒,德哥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廚師行業(yè),提前退休。彼時的德哥還不到50歲,事業(yè)正處于黃金上升期。“說實話,在當時那個年紀,內(nèi)心深處是舍不得退休的,因為一退休,整個人就無所事事了?!敝钡?002年,在四季酒店的反復(fù)勸說下,德哥才重出江湖,擔任香港四季酒店中餐廳龍景軒的行政總廚。
重新回到熱愛的廚房,德哥更加勤勉。始終保持水準的穩(wěn)定,是他孜孜不倦的目標。在德哥看來,維持水準最重要的基礎(chǔ)是人員穩(wěn)定。他的廚房團隊從始至終幾乎沒什么人員流動,里面有和他合作了幾十年的老拍檔,也有自龍景軒開業(yè)起就在一起的老員工,這是他特別珍視的情誼和默契。在人才流動頻繁的餐飲業(yè)里,念舊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可貴的品質(zhì)。“人心穩(wěn)定了,菜品的穩(wěn)定就不會差到哪里去?!庇辛吮舜碎g的默契,德哥總是能從團隊的智慧中吸取養(yǎng)分。他真誠地表示,創(chuàng)新菜品是團隊共同思考磨合的結(jié)晶。
而關(guān)于菜品品質(zhì),德哥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一熱遮三丑?!痹谒磥?,粵菜最重要的是熱和鮮?!爸挥袩岢裕拍車L到烹飪過后,每樣食材被最大程度激發(fā)出來的鮮味?!睘榱俗畲笙薅鹊乇WC熱度,德哥從不過分重視擺盤裝飾?!盀榱藬[盤好看而耗費大量時間,反而耽誤了客人吃到菜品時本身的熱度,這是本末倒置?!钡赂绮幌矚g,也不需要,這是他的底氣。在他看來,“好看不好吃是沒有用的”,以至于他常常調(diào)侃自己的菜是“實而不華”。
聽完德哥的話,我和我的同事們都忍不住心有戚戚焉地使勁點頭。連日來每每有熱菜端上桌,為了保證圖片質(zhì)量,攝影記者都得先拍照,以留住最鮮亮熱烈的瞬間。攝影記者最可憐,明明餓得兩眼發(fā)昏,還得被迫不斷地直面美食誘惑。往往等到拍攝完畢真正能吃時,我們早已饑腸轆轆,菜品也早已涼透,大家伙兒只能再就著嘴溫嘗一嘗。而德哥卻慷慨熱心地讓我們先趁熱吃,吃完了再上一盤專門用來拍照。在德哥對“熱”的執(zhí)著關(guān)切下,我們心懷感激,終于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美味啦。
除了熱之外,那么鮮從何來?德哥強調(diào),要做出出色美食,先決條件是食材新鮮。為了“新鮮”二字,他敢當面跟酒店管理層據(jù)理力爭?!拔乙恢备麄冋f,第一就是貨源。入貨的時候不需要便宜,最重要的是質(zhì)量好,而且適用,絕對不能因貨就價?!睂嶋H上,在餐飲行業(yè)里,越是昂貴的食材反而越是沒什么錢賺。德哥在食材的挑選上,也很舍得丟棄,只選最好最靚的部分。他的同事告訴我,有一次和德哥去臺灣,要在香港買好海蜇頭帶過去。買回來的時候是10公斤,帶過去卻變成了6公斤,惹得同事直好奇:剩下那4公斤去哪里了?德哥卻回答得云淡風輕:“其他4公斤都不夠靚,我只選最好最鮮的。”我忍不住嘆服,這可真是為了品質(zhì)而執(zhí)著“任性”啊!
如今德哥已經(jīng)很少親自下廚,更多是充當指導(dǎo)出品和創(chuàng)作菜品的角色。但他仍然每天都堅持在餐廳里盯場,也樂于跟客人聊聊天聽取意見,熟客們常常叫上一壺茶和兩件點心,就和德哥拉起家常來?;蛟S正是這種謙遜謹慎、精益求精的性格,讓臨近花甲之年的德哥,仍然保持著旺盛的創(chuàng)造力。米其林美食家曾先后10多次造訪這里,他們對餐廳常變常新且細致非凡的菜單贊許有加。事實上,龍景軒完整的菜單上共有130多道菜肴,每年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而更替,總廚陳恩德的推薦菜,被細致地用紅色Logo標記出來,這些菜肴絕大多數(shù)都出自德哥的創(chuàng)造。
其中一道招牌點心鮑魚雞粒酥,就是德哥的原創(chuàng)。靈感來自于嫁女餅,在香港傳統(tǒng)習俗中,女兒出嫁要有嫁女餅,其中就有鮑魚酥這道點心。但傳統(tǒng)的鮑魚酥并沒有鮑魚,有一天德哥突發(fā)奇想,憑什么鮑魚酥不可以有鮑魚呢?便研制出了這道頂著真鮑魚的鮑魚雞粒酥。在原材料上,他選用目前香港最好的15頭南非原汁鮑魚。鮑魚汁也不用尋常的蠔油汁,而是用老雞、排骨、火腿、蔥姜等多種食材,連同煮鮑魚的汁水一起熬煮,熬上七八個小時方成就這濃濃的極品鮑魚汁。這道點心研制出來后,外面餐廳模仿者眾多,卻始終難以學到精髓。
在我眼前的鮑魚雞粒酥,小小一只,輕巧可愛。鑲在酥皮撻體之上的鮑魚,有縱橫三道切口,據(jù)說這是德哥在試吃時,發(fā)現(xiàn)鮑魚咬下去很容易粘在牙齒上,而下方的撻體容易碎爛,便細心地在鮑魚上劃出切口,方便食客小口享用。一口咬下去,酥皮崩裂開,化作滿口濃郁的牛油芳香,搭配著軟嫩彈牙的鮑魚和咸香適口的雞粒,三重味覺和口感在口腔中碰撞,卻出人意料地交融契合,層層美妙仿佛在舌尖起舞,果然名不虛傳。
龍帶玉梨香也是德哥早年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菜品。底層是啤梨,中間是鮮彈蝦膠,上層是鮮帶子,三種食材拼合成餡,撲上薄粉輕輕一炸。吃起來,啤梨的鮮甜、蝦膠的鮮彈和帶子的鮮美融合為一體,外脆里嫩,濃郁鮮香。德哥一貫堅持食材至上,這里選用的蝦一定要是緬甸蝦,而帶子則是極少見的南澳帶子?!跋啾戎?,日本帶子和加拿大帶子都不適合中式料理,甚至連西澳帶子的品質(zhì)也不及。但因為地震海嘯等原因,貨源品質(zhì)下降得厲害,像這種品質(zhì)的南澳帶子,如今是有錢也買不到,我們用的還是多年前的存貨?!?/p>
傳統(tǒng)的菠蘿包是沒有餡料的,但德哥制作的菠蘿叉燒包卻創(chuàng)造性地將菠蘿和叉燒結(jié)合了起來。僅僅是單吃皮,我就已經(jīng)篤定,這是難得一嘗的上好菠蘿包,偏偏還加了肥瘦適度、鮮香適口的叉燒和松子來幫襯,松子將叉燒熏染上干果的清香,熱乎乎的菠蘿包更將內(nèi)餡的甘香推至一個全新的境界。我不禁感慨,米其林三星主廚的出品果然更能找準饞嘴食客的味覺痛點,撓得你嘴里、心里和胃里都暢意盎然。
德哥還擅長把魚子醬、黑松露、鵝肝等西式經(jīng)典食材,天馬行空地應(yīng)用在傳統(tǒng)粵菜菜式之中。比如這道鮑汁花膠鵝肝,鵝肝指定要用法國貨,而花膠則是早年存貨巴基斯坦大花膠。德哥用鮑汁來處理花膠,直煮至黏稠軟糯,再別出心裁地搭配上經(jīng)過低溫慢煮鎖住肝油的鵝肝,鵝肝的入口即化與花膠的香滑軟糯相得益彰,更妙的是配上一絲絲上等老陳皮提味,更添別樣風情。
將意大利米和中式烹飪結(jié)合起來的“非同飯響”,是德哥坐飛機時無意得來的靈感。“空姐問乘客要飯還是要面,乘客說要面,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面和別人要的飯看上去竟然一樣,乘客質(zhì)問空姐怎么回事,這才知道原來這是樣子似米飯的意面?!笔艿絾l(fā)的德哥回來后,就研發(fā)出了這道奇妙的炒飯?!斑@里的主食很有趣,是意大利Pasta做成了米飯的形狀,看上去像米,但卻更加柔韌彈牙,嚼勁十足?!钡赂鐚⑺弥惺匠达埖淖龇ㄅ胫瞥鰜?,吃起來竟然毫無中式炒飯慣常的油膩,口感驚艷,層次分明,讓人連連贊嘆這絕不是一碗簡單的炒飯。
在德哥的創(chuàng)意世界中遨游,還可以見到黑松露焗雞的搭配,魚子醬與中式鴨肉的相遇,中西合璧精彩紛呈。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吸收西式元素的同時,不失中餐的主調(diào)和根基,與香港的融合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廚師最壞的情況就是拒絕求變。假如你不愿意求變,那就表示你不想再改進?!钡赂缫暸腼?yōu)樯囊徊糠?,不斷向前擴展寬度。在他看來,一個真正的大廚不應(yīng)只顧跟隨固有的烹飪模式,相反,“廚師應(yīng)該在需要時做出改變,務(wù)求提供最佳的飲食享受”。
德哥如今很少去別的餐廳試菜,擔心被五花八門的菜式所左右,反而無法專注于自身的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句話很適合德哥的輝煌戰(zhàn)績。連米其林的工作人員都太愛他,還專程送了一枚帶有米其林標志的手表給德哥作為私人禮物,以對他多年始終如一的品質(zhì)水準表示欽佩。我們見到他時,他正好戴著這塊象征著大廚榮譽的手表。
德哥的一生都在香港度過,在他眼里,“香港是做廚師的好地方”。香港是座典型的半唐番城市,一半華人,一半外國人,民族多樣性自然也為這座城市的飲食和文化添加了別樣的味道:英國紳士的下午茶,在這里演變成了具有香港本土符號的鴛鴦奶茶;加入顏料和西洋透視法的嶺南畫派,在香港結(jié)出碩果;連最傳統(tǒng)的粵劇,也在香港融入了不少西洋樂器和曲譜;如今的港廚出品也不再是各種菜系的機械結(jié)合,而成為渾然一體的新的有機體。采訪的當天恰好是冬至,德哥還得繼續(xù)忙碌至深夜,對此他甘之如飴?!白鰪N師就是這樣咯,別人最開心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忙的時候?!?h3>研習食材,達者為先
身處半島酒店二樓的中餐廳嘉麟樓之中,仿佛置身于20世紀20年代老上海濃濃的懷舊氣息里:木質(zhì)屏風、琉璃彩窗、東方地毯和柚木地板交相輝映,墻上掛著殖民地時代的老照片,案頭擺著上年頭的老物件。當梁燊龍快步從廚房門后走出來,和我打招呼時,他特意整了整雪白的廚師服,一如他對菜品和食材的嚴謹。這位行政總廚2016年6月才剛剛?cè)肼毤西霕?,就在年末為餐廳摘下了米其林一星。梁總廚看上去很年輕,說起話來彬彬有禮,完全猜不到他竟然已入廚30多年了。
梁燊龍最早進入廚房,還是受兄長的影響。他的兄長是一名上海菜廚師,他曾跟隨兄長一起移居德國。在兄長的耳濡目染下,18歲的梁燊龍漸漸對廚房產(chǎn)生了興趣?!懊刻於伎梢砸姷胶芏嘈碌氖巢摹⑿碌恼{(diào)料,這太有趣了?!彼_始進入一家中餐館,學習傳統(tǒng)粵菜烹飪之法,但入廚卻是一條艱辛之路。每天都要連軸轉(zhuǎn)地工作14個小時以上,洗菜、殺雞、切肉、卸貨……一切的臟活累活粗重活都要做?!笆种赣捎陂L時間泡在冷水里,每天下來手指甲都是麻木的,一碰就疼?!?/p>
老師傅們教得少,梁燊龍只能自己悄悄觀察偷師,等到夜里老師傅們都下班了,他再嘗試自己模仿摸索。“師傅們要求很嚴格,他覺得你炒得不對,就剝奪你出菜的機會了。”在諸多渾渾噩噩混日子的學徒中,梁燊龍顯得與眾不同。他肯動腦筋,愿意真正沉進去,下工夫琢磨鉆研,僅僅3年半就迅速出師了。此后,他于1995年進入香港福臨門酒樓,一干就是21年,直到今年才加盟嘉麟樓擔任行政總廚。在他看來,入廚最重要的是興趣和熱忱,不能只是為了討生活而已。
梁燊龍多年來始終不忘自己當廚師的初衷——食材是他為之癡迷的根源?!懊恳粯邮巢亩加胁煌膫€性,廚師必須花大量心思去鉆研和理解這些特性,和食材深入對話,才能了解食材本身,進而激發(fā)出不同的口感和味道。比如說鮑魚要有嚼勁,吃魚頭要滑,燜煮要入味……”他喜歡親自逛街市挑選食材?!爸胁椭笫撤椒ㄇё?nèi)f化,每道菜色、每款食材都各有千秋,唯有能表達個中真味的方能稱為良廚?!?/p>
研習傳統(tǒng)粵菜出身的梁燊龍,卻并不排斥創(chuàng)新?!瓣P(guān)鍵要看食材本身的特性,適不適合創(chuàng)新的搭配組合和烹飪方式?!彼矔聊パ邪l(fā)新菜品,“現(xiàn)在的人好東西吃多了,就想吃一些新鮮的東西、新鮮的做法,如果不去琢磨,就會跟不上?!彼3Hス?yīng)商那里搜羅食材,一旦有新的食材供應(yīng),他就會帶回家去仔細研究,從食材上找靈感?!叭绻梢試L試,不妨加入一些創(chuàng)新元素,嘗試新的配搭和組合。但如果整道菜品會因此而失掉食材的本味和根基,這是我無法接受的?!?/p>
大廚見到新鮮靚材的興奮勁兒往往是掩飾不住的。就在昨天,梁燊龍還親手烹煮了156只日本鮑魚?!白詮娜毡竞[以來,往往見到的鮑魚都比較新,不夠水,我已經(jīng)很久沒見過這么好的鮑魚了!”一見靚材就心生喜悅的梁燊龍,還特意拍了照片,獻寶似的跟我們熱切分享,我甚至能看到他眼睛里瞬間迸發(fā)出的光亮。“越是高級的食材,做法越是簡單。”梁燊龍告訴我,其實當食材足夠優(yōu)質(zhì)時,反而不需要太多調(diào)料的配合和繁復(fù)的烹飪,就能激發(fā)出它本身的鮮味。
梁燊龍對食材的要求也很高,一旦發(fā)現(xiàn)有品質(zhì)不佳的食材進入餐廳,他會立刻停掉,堅決不容許這樣的食材被送到客人嘴邊,這是他作為廚師的底線。
“以前的食材比較穩(wěn)定,相對來說更容易掌握,而現(xiàn)在的食材比較多元化,不斷有新的東西冒出來?!毕愀巯騺硎莻€中西文化融合之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匯入這里,也把不同的文化和習俗滲透進這片土地之中,融合一直沒有停止過。香港的飲食文化也是東西文化交融之所在,同時顯現(xiàn)出香港本土的特色,在傳統(tǒng)性與國際性之間維持著動態(tài)平衡。這是個新舊交融的時代,梁燊龍也會更多地嘗試了解新式食材,取長補短。
蜜椒汁炒特級韓牛粒就是創(chuàng)新菜品的最佳范例之一?!耙郧拔覀兂3S萌毡军S牛肉或香港本地牛肉,日本牛肉吃起來口感軟滑,但近年以來,香港盛行吃油脂少的韓國牛,這種牛的牛肉味更重一些?!绷簾鳊埍銍L試用百花蜜與黑胡椒特制的蜜糖黑椒汁來配搭,沒想到竟然激發(fā)出令人驚喜的新口感,備受推崇。
與此同時,他也堅持用傳統(tǒng)方式料理鴨肉?!扒灏藢汎嗊@是很古法的做法了。先將鴨子炆大約1小時15分鐘,時間的長短要掌握得當,時間短則生,時間長則爛?!彼麖娬{(diào)炆的過程中一定要把鴨肉鴨骨間的汁液鎖住,這樣吃起來才不會柴。餡料則以蓮子、薏米、火腿、肉粒、咸蛋、百合、栗子和冬菇這八種材料熬制約一個半小時,再加入現(xiàn)熬的頭抽鮑魚汁,將餡料的香味激發(fā)出來,如同打通了餡料彼此之間的筋脈。吃的時候,將餡料搭配著鴨肉一口吃下,餡料中的蓮子薏仁口感綿密,與鴨肉鴨皮的酥香充分滲透、纏繞……
嘉麟樓如今的菜單,全是粵菜中最經(jīng)典的菜色。梁燊龍堅持選用最新鮮的當季優(yōu)質(zhì)食材,尊重食材的本味和特性,做出恰到好處的烹調(diào),以展現(xiàn)食材的獨特味道。在廚師這個圈子里,像梁燊龍這樣幾十年的老師傅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但他仍然堅信學無止境?!坝幸痪湓捊袑W無長幼,達者為先。我們一定要不斷地去找,去看,去鉆研……”
“怎么才能把菜做出新意?”這個問題顯然很對陳勇的胃口。我明顯看到他的眼睛發(fā)亮,連嗓門聽起來也大了幾號?!白鲞@一行的興趣就全在這里了?!边@是陳勇給我的答案。他笑起來聲如洪鐘,仿佛整個房間都在隨之震動,露出他松鼠般可愛的大門牙。
我見到陳勇時,他剛剛和家人休假回來,這在他身上是極其少見的情形。作為新同樂酒家的行政總廚,他其實有很多假期,但多年來他卻幾乎拒絕給自己休假。這不,剛回來,他就馬上投入到即將開始的冬至圣誕高峰期的準備事項里去了。在同事們眼中,陳勇一直很勤奮,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捌綍r別的師傅和伙計在午休時,他還會在廚房里切菜?!逼鋵嵶鳛榭倧N,這些瑣碎的工作完全不需要他親自去做,但他仍然愿意親力親為。
和陳勇握手時,他那如同鋸齒般粗糲的大手掌讓我印象深刻。陳勇今年已經(jīng)50多歲,頭發(fā)也幾乎全部花白了,功成名就的他原本不需要如此努力。但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勤奮進取,讓他效力的新同樂酒家已經(jīng)連續(xù)幾年摘得米其林二星,更在2011年躍居米其林三星,成為當年和龍景軒并駕齊驅(qū)的三星中餐廳。
陳勇在生活中風趣幽默,愛開玩笑,但在廚事上卻要求極為嚴格。按照餐廳的慣例,老板會要求每隔1個多月便更換一次主廚推薦的菜牌,但陳勇有自己的標準,必須推出他真正滿意的作品,絕不應(yīng)付了事。有時創(chuàng)意靈感不到位,或?qū)Σ似菲焚|(zhì)不夠滿意時,他寧愿違逆老板的意見,堅決不換。廚房是廚師們的領(lǐng)地,不相關(guān)的人不容許隨意進入,哪怕是其他部門的同事也不行。同事們悄悄告訴我:“如果不經(jīng)允許亂闖,可能會被他罵的哦。”有時候媒體想要進入廚房拍攝,他也不一定同意,是位極有性格的大廚。
如今讓陳勇如此捍衛(wèi)的廚房領(lǐng)地,在當年他第一次進來時,卻只感覺到了臟和熱。陳勇年少時就被隔壁師傅帶著入廚?!懊刻鞆脑缟?點干到晚上12點半,只覺得廚房里又臟又熱又累。沒想到,一晃眼,竟然一直做到了現(xiàn)在。”他有些感慨,用粗糲的大手撫了撫花白稀疏的頭發(fā)。當學徒時,師傅教陳勇的并不多,直到后來他輾轉(zhuǎn)到了馬來西亞,才真正長了見識?!霸瓉硎澄镞€可以有這么多變化!東南亞餐廳的廚房,也和中餐廚房粗獷的風格不一樣,更干凈更系統(tǒng)?!币驗橐娮R了很多高手,這段經(jīng)歷對陳勇影響很深,回來后他開始重新提升自己。
如今的陳勇,早已今時不同往日。讓我驚訝的是,作為一家海鮮酒家的總廚,他現(xiàn)在卻已經(jīng)不再做常規(guī)的海鮮類菜品了?;蛟S是我驚訝的樣子逗樂了他,他爽朗地大笑起來,輕輕松松丟下一句話:“清蒸、白灼這些常規(guī)做法,實在太普遍太簡單了,連我媽媽都會做,對我來說早已經(jīng)沒有挑戰(zhàn)的樂趣了。”在他看來,只要食材夠好,海鮮料理是容易的,難做的反而是小菜。陳勇繼續(xù)告訴我,事實上很多傳統(tǒng)海味食材在料理上也不需要太多變化?!翱腿艘呀?jīng)習慣了這種傳統(tǒng)口味,如果你加入一個創(chuàng)新元素進去,他就覺得不是他要的了。比如一個鮑魚幾千塊,你去搞創(chuàng)新吃法,客人可能會跳腳罵人,質(zhì)問你在做什么?”
對于陳勇來說,他現(xiàn)在醉心于如何把菜品做出新意?!皬?fù)雜是最有趣的部分。”即便是最最傳統(tǒng)的燒乳豬,也要吃出復(fù)雜和新意,就如同擺在我面前的這道百花脆皮乳豬件。這道菜看上去貌不驚人,擺盤也很樸素,但一上桌,濃厚的香味便撲鼻而來,只見乳豬皮色澤金黃,質(zhì)感細膩,分外誘人。可誘人是誘人,但乍看之下,這和我平日里吃到的乳豬似乎并沒什么太大區(qū)別???或許是看出了我的疑惑,陳勇又露出了他那標志性的迷人笑容,笑容里卻寫滿了篤定。我將信將疑地夾起一塊,一口攔腰咬斷,隨著乳豬皮碎裂的咔嚓聲,隱藏在豬皮之下的蝦膠露出了真容——這下面竟然藏著一整只圓乎乎肥嫩彈牙的蝦膠,釀在乳豬皮之中。這太驚喜了!飽滿多汁的蝦膠和脆到爆裂的乳豬皮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甚至還將四川的代表菜水煮魚進行了“改造”。“香港人不怎么愛吃辣,但奇怪的是姜的辣味卻是可以接受的?!标愑卤闩胫瞥隼辖嫠篝~,用姜的辣味替代辣椒的辣味。對于我來說,這樣奇特的水煮魚,也算是“活久見”了。
陳勇不認為自己有什么招牌菜,“廚師最重要的是每一道菜都要有所變化”。在廚師的武林江湖中,如果說憨厚達觀的陳恩德,像是武林第一大門派少林寺德高望重的住持,那么陳勇給我的感覺,就更像是風清揚似的人物,醉心武學的世外高手,招式變化莫測。陳勇的菜式以粵菜為基礎(chǔ),大膽加入其他菜式元素,如泰國、日本及西方用料和烹調(diào)元素。在他看來,“飲食應(yīng)該世界大同,味道決定一切”。
“有時候我們創(chuàng)作的菜品,可能只有三成的客人喜歡,而剩下七成都是負面的聲音。”即便如此,陳勇說也應(yīng)該去面對,千萬不要害怕和退縮。“每一個廚師都想創(chuàng)作出好菜,但未必每個客人都認同。但好不好吃,要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說到底,一家餐廳做到最高級就沒有秘密了,無非是一年365天都要保持同一個水平。陳勇對好菜的標準其實很簡單——好吃,大道至簡,這兩個字卻又包含著無上的復(fù)雜和變化。
不似老派廚師內(nèi)斂謙遜的風格,Eddy身上充滿年輕一代廚師的活力——他進取心強,表達能力也很強,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言談舉止間并不刻意掩飾自己的鮮明個性。配上他圓乎乎的憨厚形象,Eddy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團行走的正能量。
不像老輩廚師多數(shù)是為了討生活而入廚,Eddy卻是從小就自己打定主意要當廚師。“小學三年級時,其他同學的志愿都是長大后想當警察、醫(yī)生之類的,只有我一個人想當廚師。老師問我為什么?我說我很喜歡做菜給朋友吃,那種感覺很開心。”Eddy小時候住在九龍灣最古老的屋村,由于父母工作忙,還在上小學的他就得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皨寢屆刻焐习嗲?,就把米淘好,肉切好,放在電飯煲旁邊,每天我一按電飯煲開關(guān)過半個小時就可以吃了?!本瓦@樣連續(xù)吃了一年多的“飯煲肉”,實在受不了的Eddy開始自己嘗試著炒飯炒肉。沒想到,做出來的飯菜竟然有模有樣,他滿心歡喜地打電話叫住在同樓的同學來吃,這個同學便成了小Eddy的第一位客人。上中學后,他的每一份暑期工也都跟餐飲有關(guān)。
中學畢業(yè)時Eddy成績不好,想去讀廚師學校?!芭笥迅艺f,當廚師不會有出息,就跟我分手了。我叔叔的老婆甚至說,讀書不成的三大害——賭、嫖、喝,這樣的人才去當廚師?!痹?0世紀80年代,廚師在整個香港的社會地位并不高,甚至可能背負著人們的偏見。Eddy那個時候就立誓,一定要做給這些看低廚師的人看,自己一定會成功。
但Eddy的會考成績只有3分,英文等級也只有U級,本不合資格報讀職業(yè)訓練局的下屬學校。在他的反復(fù)哀求下,導(dǎo)師終于被他感動,同意讓他入學。1988年的香港,西餐在香港社會中遠不如今天這般普及,能做好西餐的中國人更是少之又少,Eddy從中看到了自己的目標——要做香港數(shù)一數(shù)二的西廚。Eddy在補習班的英語老師對他印象深刻:“他很愛發(fā)問,晚上下課后,還特地跑來問,怎么提高英語?!?/p>
Eddy的努力沒有白費,他拼命學習Fine Dining理論,學校老師見他勤奮,就把他推薦到半島酒店的西餐廚房實習?!爱敃r是從洗碗開始做起,外籍大廚火氣很大,也只能默默忍受?!彼_始偷偷在洗盤子時,通過剩菜剩汁來學習,這個是紅酒汁,那個是黑菌汁……盡管辛苦卻有不少收獲。“我在搬貨卸貨時,從中認識了5000多種干貨和調(diào)料醬汁,什么意大利醋啊、紅酒醋啊,讓我眼界大開?!?/p>
那段時間里,因為長期在廚房里洗碗、洗菜、削土豆皮,Eddy的手指總是黑黑臭臭的,連呼吸都透著油煙味,洗澡也沖不掉。和女生約會時,他想去牽手,女生卻立馬把手縮回了,驚訝地問,你的手上為什么有這么多繭?Eddy只得苦笑,安慰自己沒女朋友也沒關(guān)系,反而更加拼命地工作。
Eddy算是一個有天分的學生,4年時間就出師了。畢業(yè)后,他順理成章地留在半島酒店工作。他的師傅彼得·哈特(Peter Hatt)在回瑞士之前,交給他一個小小的信封,叮囑他,在最艱難的時候才能打開。一直等到3年后,Eddy才把信封打開,里面是一個名字和電話號碼。他由此認識了他的第二位師傅斯特凡·赫爾佐格(Stefan Herzog),并跳槽到其主理的赤柱西餐廳工作,師傅帶著他參加世界比賽,并很快加入了香港國際廚師隊。
為此Eddy甚至還跟父親鬧翻了,父親想不通為什么放著體面的星級酒店工作不做,反而去那小小的餐廳?Eddy卻并不留戀一眼看得到頭的工作,他需要更大強度的挑戰(zhàn)。為了參加比賽,每天晚上等到餐廳生意結(jié)束后,夜里12點他才能開始專注練習,直至凌晨3點半才去睡覺,第二天早上8點半又繼續(xù)爬起來干活——這樣的日子他堅持了整整2年半。彼時22歲的Eddy,多次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性的廚藝比賽,開始嶄露頭角,屢獲殊榮。也是直到這時候,他才獲得父親的真正理解,當年兒子的決定并沒有錯。
2001年時,Eddy率先在香港城里開設(shè)了最早的法式私房菜餐廳,彼時的香港尚未流行吃私房菜,也正是在他的帶動下,私房菜的潮流才開始在香港慢慢熱起來。Eddy的餐廳也受到諸多明星的追捧,成為他們的聚會之地,以至于每天晚上都有狗仔隊在餐廳樓下趴著。那個時候,Eddy連開7家餐廳,買食材、請人工都不計成本,一時之間意氣風發(fā)。
直到2003年遭遇“非典”,所有餐廳全部關(guān)門,幾乎是在一夜之間,Eddy的全部積蓄就賠光了,甚至到了要用信用卡透支給員工發(fā)工資的地步?!捌鋵嵁敃r也可以選擇破產(chǎn),但想要在這行立足,就必須要保持信用?!钡湶粏涡?,Eddy的合作伙伴也在這時因病去世,只留下他一人苦苦支撐。他不得不變賣餐廳和房子,幾年后才徹底還清供應(yīng)商的全部債款。這個慘痛的洗禮,讓他陷入人生低谷之中,天天喝酒麻醉自己。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不能再這樣頹廢下去,便重新振作起來,回到酒店當行政總廚。身為行政總廚,開會的時間永遠多過做菜,這讓他懷念以前的日子。
2012年,他再次創(chuàng)立了法式私房菜館CHEZ ED,重出江湖。這間低調(diào)的餐廳藏身于耀華街的一座食廈之中,電梯門一打開就進入餐廳的范圍。整個餐廳以黑白為主色,搭配多塊彩色布幕。電梯的左手邊,是一個開放式廚房,食客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可以欣賞到Eddy的高超廚技。我卻被墻壁上一幅醒目的題字所吸引——“用心梁廚”。Eddy的中文名姓梁,這4個字或許就是無論遇上多少挫折,他也總能重新站起來為大家烹調(diào)美食的秘訣吧。
我們在這里見到Eddy時,他正在和一位明星朋友聊天。Eddy今年當選了香港廚師協(xié)會的會長,很多明星開餐廳都愿意找他咨詢幫忙。這里也常常是明星愛來光顧的私人空間,譚詠麟、劉嘉玲等都常常是這里的座上客。
Eddy擅長法餐,無論是鵝肝、松露、魚子醬,還是牛肉、海鮮,處理起來都是游刃有余。在這家餐廳里,每天的餐單根據(jù)當日能采購到的最佳食材去設(shè)計,客人吃什么,由廚師說了算。因此,即便是常常光顧的客人,也總能嘗到新的驚喜。Eddy做的法餐,必定要用最優(yōu)質(zhì)的食材,菜式則全是心思之作。比如鵝油浸鮭魚,用自制的鵝油把鮭魚慢火浸熟,鮭魚吸收油分后,更突顯鮮味。新西蘭鮮帶子配魚子醬則以自家熬煮的清湯,把帶子煮熟,帶子不韌且保持鮮嫩。果木煙熏白鴿是以果木把白鴿熏香多個小時,未吃已聞到煙熏的香氣。Eddy做起菜來一絲不茍,連擺盤也精細精準。他天生熱愛廚房,這種精細到精確的講究,才是傳統(tǒng)法國菜的精髓。
除了路線高端的傳統(tǒng)法式私房菜,Eddy還熱衷于法式料理和港式茶餐廳的混搭。在龍蝦寶寶這家港式茶餐廳里,他就以龍蝦做主打,所有出品都與龍蝦有關(guān),價格卻很親民,符合茶餐廳的定位?!鞍褌鹘y(tǒng)的西餐和貴的食材放入平民化的餐飲方式中來,讓香港老百姓都可以吃到?!盓ddy開玩笑說,小時候大人們常常把龍蝦當早餐來形容有錢人家的日子,現(xiàn)在龍蝦寶寶,所有人都可以輕松實現(xiàn)了。
招牌龍蝦腸粉,就是將法式大龍蝦與粵式點心腸粉有趣地結(jié)合起來。Eddy將米漿倒在白布上,蒸成像紙一樣的薄片,然后把龍蝦熬制而成的濃郁湯汁淋在腸粉之上,加上分量十足的澳洲龍蝦肉,卷成圓筒狀的腸粉,最后再撒上一層蝦子增添鮮味。還有龍蝦湯碗仔翅,用龍蝦清湯來做碗仔翅的湯底,加入些許龍蝦肉,就實現(xiàn)了香港人愛吃的街頭小吃與龍蝦的創(chuàng)意混搭。Eddy將龍蝦腸粉與龍蝦碗仔翅的組合稱為“龍蝦媽寶”。
而在我眼前這碗龍蝦濃湯烏冬面里,最吸睛的無疑是占據(jù)湯碗半壁江山的龍蝦肉了,連殼帶肉的樣子粉嫩可愛。另外半邊則鋪著粟米粒、小番茄、蘑菇和煮得恰到好處的溏心蛋,白玉稚拙的烏龍面松松鋪在湯碗底部。最精彩的瞬間,由Eddy親手來完成,他端起一碗熬得鮮亮濃香的龍蝦濃湯,細心注入湯碗之中,一瞬間,所有食材都在濃湯的滋潤氤氳下舒展開來,更顯誘人。
“龍蝦濃湯采用最傳統(tǒng)的法餐做法,先將龍蝦頭烤一下,加入紅蘿卜、番茄、洋蔥、白蘭地等材料,小火熬制4個小時,最后再放一點點新鮮的奶油,方做成這傳統(tǒng)法式龍蝦濃湯。”連看上去不怎么起眼的配菜,蘑菇和小番茄都是用慢煮的方式制成,用橄欖油、蒜頭、香草、羅蘭葉等配料一并熬制而成。雞蛋選用的是日本雞蛋,精心煮成溏心蛋,點綴一點桂花和上海黃酒來提鮮。
另一道龍蝦泡飯,則采用龍蝦清湯作為湯底。龍蝦清湯用洋蔥、胡蘿卜等若干種蔬菜和龍蝦頭小火慢煮6個多小時,聞起來清香淡雅。還有一道滋味濃烈的龍蝦Laksa,將龍蝦、濃湯與源自檳城的Laksa奇妙地拼合在一起。這兩碗擺在一起,一個像高雅的白玫瑰,一個像艷麗的紅玫瑰,讓肚子容量有限的我一時之間難以取舍。Eddy特地跑來提醒我,必得先吃龍蝦清湯做底的泡飯和碗仔翅,再吃龍蝦濃湯烏冬面,最后才是滋味濃烈的龍蝦Laksa,從淡至濃,方不掩食材和清湯之本味。
在Eddy看來,好的廚師一定要重視基本功?!拔覀冏鍪虑榫拖翊蚬Ψ蛞粯?,一開始就要把基本功打牢?!睙欠▏说撵`魂,但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都做不好了,既沒有耐心也沒有時間來熬煮新鮮燒汁,而是以現(xiàn)成燒汁來取代,這是Eddy無法認同的。“要制作出讓人念念不忘的濃味,必得經(jīng)過長時間的熬煮,方能逼出食物原本的鮮味,而不是一味求快,用現(xiàn)成材料縮短制作工序?!痹贓ddy看來,“Back to Basic(回歸基本)才是好廚之道”。比如Eddy所用的龍蝦濃湯和龍蝦清湯,就必須是每天新鮮熬制。在龍蝦寶寶的廚房里,就一直在熬制著各種各樣的新鮮湯底。
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吸引了眾多國際名廚來此開設(shè)餐廳或擔任大廚,各國傳統(tǒng)與新派融合風味近年來百花齊放,令“食在香港”有了更豐富的內(nèi)涵。Eddy像無數(shù)勤奮拼搏的香港人一樣,他如今和同事在一起的時間遠比跟9歲的女兒相處的時間多,這多少有些讓他心懷愧疚。女兒已經(jīng)開始展現(xiàn)出味覺的天分,品評起菜式來頭頭是道,但他還是希望女兒以后不要再做廚師了,太辛苦。
對于廚師來說,怎么樣才能一直保持創(chuàng)造力?Eddy的答案是熱忱?!白鰪N師最重要的還是要有熱忱,如果你自己都不熱愛你的工作,只覺得很辛苦,又何談?chuàng)碛袆?chuàng)造力呢?”Eddy相信人器合一,每當他買來新的廚具,都要花時間和廚具聊聊天,溝通情感。有時候看到Eddy一個人抱著一把鏟子在自說自話,身邊的人都以為他腦子短路了。時間久了,再看到這樣的情景,也就習以為常了。Eddy今年46歲,正是廚師的黃金期,他堅信香港的明天會更好,自己還會繼續(xù)拼搏10年。他的故事就像是每一個香港人的縮影:出身低微不要緊,最要緊的是有做到最好和永不放棄的決心。
(感謝香港旅游發(fā)展局、半島酒店對本次香港之行提供的大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