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年前開始,手機的屏幕尺寸就開始越來越大,如今有些型號的手機已經(jīng)有6.4英寸屏幕了。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么大的屏幕嗎?
支持理由:
當然越大越好,像夏普和小米那樣的屏幕幾乎占滿整個手機正面的產(chǎn)品才好。反正我在用智能手機時,都是屏幕上的操作,Home鍵也可以用虛擬按鍵代替,為什么還要屏幕以外的東西呢?而且在用過大屏手機之后,真看不慣小屏手機的顯示效果,特別是看照片和電影時。
反對理由:
屏幕固然是人與手機交互的核心,但是交互性的好壞并不能簡單靠面積來衡量。蘋果手機當年堅持屏幕不超過4英寸,就是因為還沒解決單手操作的問題?;氐浆F(xiàn)在,我們除了關心尺寸,其實也更應該關系屏幕大了之后該怎么做,有什么提升效率的方法,而不是僅僅要一塊電視般的手機。
大屏與操控
近幾年的手機屏幕尺寸和電池一樣,都朝著“大大大”的方向發(fā)展,但正如電池大了會導致手機變厚一樣,屏幕大了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一只手很難拿穩(wěn)手機,操作時手指也經(jīng)常夠不到想夠的按鍵。在觀看圖片、視頻之余,這些問題都會讓你覺得大屏手機很難操作。此外,越來越窄的邊框和曲面邊框,還會加重屏幕邊緣的誤觸,導致誤操作。
就目前已經(jīng)看到的解決方案中,小米Mix近似全面屏的設計思路,在增大屏幕的同時沒有增大手機尺寸,是從硬件上的探索。而錘子手機上的One Step功能,則是在大屏的邊框位置加上一列應用圖標,讓你更方便利用它們進行不同App間的協(xié)作和切換,是系統(tǒng)級的功能優(yōu)化。這兩種思路的結果就是它們要比以往的大屏手機更好操作。隨著One Step功能的開源和手機制造技術的提升,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手機在大屏和操控間的平衡將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