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惟君
帶著對歷史遺產保護的熱忱與好奇心,2014年夏天,我作為國際志愿者,第一次參加了法國文化遺產志愿者工作聯盟組織的工作營。該組織在全法國有800多個營地,每年都招募國際志愿者,并圍繞不同歷史遺跡的修復,開展大大小小的工作營。它也與國內著名歷史遺產保護組織“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系。
我參加的工作營,坐落于法國阿爾薩斯-洛林地區(qū)的一個小鎮(zhèn)上。工作營針對一座法國中世紀城堡進行修復,其食宿及保險費用只需150歐元。加上輔導員在內,工作營的人數一般會控制在30人左右。這次工作營的成員來自德國、荷蘭、英國、以色列、中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其專業(yè)背景包括藝術史、建筑、遺產修復、設計、工程、經濟學、烘焙等。而培訓師則是來自法國各地的修復專業(yè)技術人員。
這座城堡仍處在長期的修復過程中,但大部分地方對外開放,且每天配有專職導游講解。
雖說現在留下的部分不到原來的1/10,但在參觀過程中,人們還是會驚嘆這座城堡的龐大。要是仔細觀察人們還會發(fā)現,當時的城堡設計者對通風、防御、取水等功能甚至美觀性,都已有非常周密的考慮。
工作營的作息時間非常規(guī)律,早上7:30準時吃早餐,8:30開工,中午有半小時的午餐時間,下午4:30準時收工。我們所有的作息時間都以鎮(zhèn)上教堂的鐘聲為基準,這讓人有一種回到中世紀的錯覺。
我們的工作包括拌水泥、敲石頭、砌墻、鋪石頭。除了體力工作之外,營地還給我們準備了選修的工作坊,配備了專業(yè)的老師。這些老師都是長年在這里任職的熱愛藝術的人,他們大多在這里做兼職。他們每周會在固定的時間上課,課程包括竹籃編織、雕刻、書法及中世紀繪畫。老師說,很多材料在市面上已經找不到了,這些作品完成之后,我們可以把這些作品當作禮物送給家人和朋友。
工作營每周還會安排一次去周邊城市出游的活動,大家可以參觀附近的一些古代遺跡和主要城市。有一次,我們去了離城堡不遠的古城南希。整整一天時間,我們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轉悠,細細品味這座城市的歷史與魅力,一次次驚嘆藝術的神奇和遺產的寶貴。
對歷史遺跡的保護,與人們的意識及對下一代的教育密不可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座城堡是自1972年以來,城堡保護協(xié)會的創(chuàng)立者——雅克和他的夫人及無數志愿者辛勤勞動的結果。
而在1972年之前,這里曾是大片的原始森林。故事就這么奇妙地展開:有人填埋城堡,也有人會發(fā)現和挖掘城堡。
1972年,雅克和他的夫人發(fā)現了這片神奇的遺跡。他們開始找人慢慢挖掘。曾經負責在德國監(jiān)控德軍的法國軍隊,當時恰好經過此地。這支軍隊的將軍通過雅克聽說了這里的故事,于是欣然答應動用自己所有的士兵,幫忙挖掘填埋的土地。最后,他們用了近兩年時間,挖除了幾百萬噸的土地。至此,這座中世紀城堡的神秘面紗才被揭開。
讓我感動的人和事有很多。如今,雅克和他的夫人雙雙年過九十,但仍然堅持每天來營地給游客們講解,還時常來探望我們,關心這里是否一切都好。
營地負責人奧利維爾告訴我,這是他連續(xù)第十個年頭來到營地了。在這十年中,他和幾個熱愛修復文物的朋友幾乎一有空就來這里。地上鋪好的鵝卵石、門前的護欄、城堡中間的花園等,都是他們利用休息時間完成的。他說,還有很多計劃和項目要在這里實施,但現在缺的是時間、資金,還有人力。
遺跡修復并非一兩天就能完成的,它靠的是日積月累,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投入極大的熱情。工作營要做的事情只是一個開始,要把這些事情做好,還需要很長時間和更多人的理解與支持:比如大廚阿蘭,單憑對城堡大家庭的熱愛,每年長途跋涉來到這里,度過他奢侈的“假期”;比如鎮(zhèn)長的女兒,她一有空就去營地幫忙;還有我們工作坊的那幾位老師,全憑著自己的滿腔熱情和對藝術的熱愛,把最原汁原味的手工藝技術傳播給更多的人。他們不知不覺成為城堡遺產的一部分,成為最美麗的遺產傳遞使者,讓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并傳承城堡的修復技術,以及城堡蘊含的藝術與文化。
短短兩周的工作營生活,讓我感受到所有參與者對遺產保護的決心和赤誠之心。城堡的故事雖已成為歷史,但因為這些人,城堡再一次煥發(fā)魅力。也許這座建筑無法重現中世紀時的輝煌,但我們感受到了比建筑本身更具魅力、更立體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