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廣西云開地區(qū)成礦帶成礦特征及勘查遠景

        2017-01-19 03:29:25安國英雷英憑肖榮閣費紅彩
        現代地質 2016年6期
        關鍵詞:博白鉛鋅鉛鋅礦

        安國英,雷英憑,肖榮閣,費紅彩

        (1.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北京 100083;2. 廣西二0四地質隊,廣西 賀州 542800;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北京 100083;4.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 100037)

        廣西云開地區(qū)成礦帶成礦特征及勘查遠景

        安國英1,雷英憑2,肖榮閣3,費紅彩4

        (1.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北京 100083;2. 廣西二0四地質隊,廣西 賀州 542800;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北京 100083;4.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 100037)

        廣西云開地區(qū)是廣西境內鉛鋅金銀多金屬礦產的重要成礦區(qū)之一,長期以來一直是地質工作重點對象。在分析區(qū)域成礦地質背景、研究成礦地質特征、總結成礦地質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元素富集特征、典型礦床特征和找礦新發(fā)現,探討該區(qū)域成礦遠景,提出了地質找礦主要目標。結果顯示,本區(qū)以構造復雜、巖漿活動強烈、基底變質程度深、成礦作用多樣為特征,形成了以鉛鋅為優(yōu)勢礦種,銀金為重要礦種,銅、鎢錫鉬等有良好資源前景的礦產地,考慮成礦地質環(huán)境因素和已知礦產分布情況,優(yōu)選9個集中區(qū),作為找礦地質工作部署的依據。

        典型礦床;找礦新發(fā)現;潛力評價;集中區(qū)優(yōu)選;廣西云開地區(qū)

        本文研究的廣西云開地區(qū),是指靈山—藤縣斷裂以南與廣東相鄰的桂東南地區(qū),包括六萬大山、大容山及云開大山等地,地理坐標為東經109°00′~111°30′、北緯21°20′~23°30′,呈北東向展布的弧形條帶狀,面積約26 720 km2。本區(qū)以構造復雜、巖漿活動強烈、基底變質程度深、成礦作用活躍為特征[1-4]。而本區(qū)礦業(yè)歷史久遠,北流銅石嶺早在東漢時期就有開采和冶銅;金銀的采冶在唐代已有記載;近代的光緒末年,對玉林蓉塘的吼山銅礦有過開采[5]。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通過1∶20萬等區(qū)域地質礦產調查及一系列的普查和勘探,探明了一大批礦產地,如佛子沖、東桃、新華等鉛鋅礦,中蘇、金山等銀金礦,油麻坡鎢鉬礦,良厚銻礦等大中型礦床及鈦鐵砂礦床,形成了以鉛鋅為優(yōu)勢礦種,銀(金)為廣西重要資源,銅、錫鎢鉬等有良好資源前景的礦產地[6-14];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云開地區(qū)礦產地質的研究程度,隨著對礦床探查和開采等研究的深入,認識不斷深化,如佛子沖鉛鋅礦床成因,從早期的矽卡巖型、熱液充填型到海底噴流沉積、層控成因及熱水沉積-改造型等[14-18]。而近年來,陸續(xù)發(fā)現了一些具有潛力的礦產地和找礦線索[19-21],如藤縣象棋鉛鋅礦、博白松旺鎢、錫、鉬礦、三叉沖鎢礦等,顯示出該成礦區(qū)域的找礦潛力。該區(qū)是廣西境內鉛鋅金銀多金屬礦產的重要成礦區(qū)之一,也是我國桂東—粵西鉛鋅金銀多金屬成礦帶的組成部分,與毗鄰的粵西成礦區(qū)相比[22-23],在礦產地質勘查工作程度、研究程度及找礦成果方面都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在當今礦業(yè)投資持續(xù)減少的形勢下,通過各種資料分析和研究,發(fā)掘已有研究成果,圈定有望取得找礦突破區(qū)域,不失為一種低成本又高效的找礦方法。本文在總結研究區(qū)以往的物、化探資料和礦產勘查成果的基礎上,重點對近幾年新發(fā)現礦產的成礦規(guī)律進行分析研究,結合已有勘查成果、成礦地質環(huán)境和物、化探異常特征,從區(qū)域成礦遠景的角度,對全區(qū)礦產的勘查前景做出預測,為該區(qū)的找礦和勘探提供參考信息,可供地質工作者在開展同類工作時參考。

        1 成礦地質背景

        1.1 地質背景

        研究區(qū)在區(qū)域構造上包括了云開臺隆西部,欽州殘余地槽博白拗陷及六萬大山—大容山隆起的南東邊緣部分及北部灣拗陷(圖1)。地層發(fā)育齊全,元古宇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上元古界主要分布于云開臺隆,為一套深變質的表殼巖系;古生界和中、新生界分布于臺隆西側邊緣拗陷帶,其中下古生界以海相碎屑巖為主,夾少量碳酸鹽巖及火山巖,上古生界為濱海相、海陸交互相沉積;中、新生界為陸相紅色建造和火山巖建造,分布于中生代盆地中,其中部分第四系分布于鐵山港屬近代海相沉積[1]。

        云開地區(qū)斷裂構造發(fā)育,活動強烈,其中博白—岑溪深斷裂帶和靈山—藤縣斷裂,屬超殼型深斷裂,是本區(qū)不同構造單元分界線,并控制沉積相帶和巖漿活動的分布。深大斷裂及韌性剪切帶,走向為NE—NNE向、EW向、NW—NNW向、NS向,長幾十米至50多千米,寬數米至5千米不等,這些斷裂是良好的導礦和容礦空間。

        區(qū)內巖漿活動強烈,侵入巖和火山巖分布廣泛,巖性復雜。其中加里東期主要發(fā)育混合花崗巖,華力西期以大面積重熔型堇青石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為主,印支期以重熔型花崗巖為主,燕山期巖漿活動廣泛,明顯受斷裂控制,與礦化關系密切。

        云開臺隆區(qū),元古宙構造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及混合巖化作用都很強烈,加里東運動使該區(qū)的構造進一步復雜化,燕山期則以強烈的斷裂作用為特點,巖漿活動廣泛,成礦以Au、Ag、Cu、Pb、Zn、Sn為主。欽州地槽區(qū),華力西—印支期有大規(guī)模中酸性巖漿侵入活動,成礦作用南西段輕微,北東段強烈,以Pb、Zn、Ag、W、Sn等成礦為特色。

        圖1 廣西云開地區(qū)構造分區(qū)略圖(據《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區(qū)域地質志》[1]) Fig.1 Sketch map of tectonic units in Yunkai Region of GuangxiⅢ.云開臺?。虎?欽州殘余地槽:Ⅳ1.博白拗陷;Ⅳ2.六萬大山隆起;Ⅳ3.欽州拗陷;Ⅳ4.十萬大山斷陷;Ⅵ.北部灣拗陷;Ⅱ3.大瑤山凸起

        1.2 區(qū)域物探、化探特征

        1.2.1 區(qū)域地球物理特征

        該區(qū)重力場總體上表現為重力高與重力低呈規(guī)律性交替變化的特征*廣西地球物理勘探隊.廣西區(qū)域重力異常及其地質意義研究報告.1994.,反映本地區(qū)地質構造的基本輪廓。在西北部蒙山—梧州—德慶一帶為一北西向重力高,升高幅度達15×10-5m/s2;由柳州向東南直到廣東茂名,北東向重力高與重力低相間排列,重力最大變化幅度在30×10-5m/s2以上(圖2(a))。而本地區(qū)以平靜變化磁場為特征*廣西航空物探隊.廣西北緯24度線以南地區(qū)航磁異常的地質意義.1985.,合浦—博白—岑溪及靈山—容縣等深斷裂帶反映為密集的磁場梯度帶,云開臺隆區(qū)反映為以正磁場為主的寬緩平靜磁異常帶,沿北西向、近東西向及近南北向的次級斷裂疊加局部航磁異常 (圖2(b))。總體上受藤縣附近北西向異常所截的北東向的靈山—大容山一帶重力低、磁力低異常與區(qū)域上巨大的華力西期花崗巖帶一致,合浦—博白—岑溪重力梯度帶重力高、磁力高及磁力低異常與博白—岑溪深斷裂走向一致,除與變質、火山活動伴有大量的中酸性巖漿侵入及噴發(fā)有關外,局部還與金屬礦化有關;北西向藤縣—岑溪以西異常以重力高、磁力高與磁力低異常為特征,與變質、巖漿活動有關。

        1.2.2 區(qū)域地球化學特征

        該區(qū)屬濕潤低山丘陵地區(qū),工作方法以水系沉積物測量為主,統(tǒng)計區(qū)內與金屬成礦關系密切的22種元素的背景含量,如表1所示。

        圖2 廣西云開地區(qū)航磁及重力異常圖Fig.2 Maps of aeromagnetic and gravitational anomalies in Yunkai Region of Guangxi(a)剩余重力異常圖①;(b)航磁ΔT等值線圖②1.正等值線;2.零等值線;3.負等值線

        與全國水系沉積物中相關元素含量相比,云開地區(qū)多數元素含量略高于全國水系的元素含量水平。以全國水系沉積物的元素含量平均值[24]為標準,計算各元素的相對富集系數,其中,相對富集系數大于1.2的元素依次為Sb、Y、Zr、Hg、Bi、W、Sn、Au、As、Pb、La等11種,最大的Sb為2.43, 其他元素,如Y為1.70,Zr為1.66,屬明顯富集的元素;小于0.7的元素依次為Cr、Cu、Cd、Ni、Mn等元素;在0.97~0.70之間的包括Ti、V、Co、Ag、Zn、Mo等元素。與廣西全區(qū)相比,除Au、Pb、W、Bi、Mo、Zr、La、Y等元素高于全區(qū)背景外,其余元素低于全區(qū)背景值。

        總體上,該區(qū)Au、Ag、Cu、Pb、Zn、W、Sn、Mo、Bi、As、Sb等元素的水系沉積物異常發(fā)育,呈成群分布、成帶集中特點(圖3)[25]。在云開臺隆及邊緣拗陷區(qū)內Au、Ag、Pb、Zn、Sb等中低溫元素則主要分布于中部、東北部,主要沿岑溪—博白斷裂帶和一些次級斷裂展布,而W、Sn、Mo、Ti等高溫元素主要分布在云開臺隆的西南,與大面積的花崗巖質混合巖化相關。在六萬大山隆起區(qū),六萬大山—大容山巖體帶上,呈現W、Sn、Bi等高溫元素異常,而在興業(yè)—葵陽一帶出現Au、Ag、As、Sb、Hg、Cu、Pb、Zn、Mn等元素異常[26]。

        表1 廣西云開地區(qū)與全國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元素含量對比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element content of stream sediments in Yunkai region of Guangxi with that of China

        區(qū)域 AgAuHgAsSbPbZnCuCoNiCr廣西云開③60518701231832148613789119371廣西區(qū)域背景④720142110154238304834230137253662全國水系沉積物[24]804131459909074259668472157123724425845區(qū)域 CdMnWSnBiMoVTiLaZrY廣西云開③822443064780581036523924478486417廣西區(qū)域背景④4696192333280451039334533427329336全國水系沉積物[24]14967822343048123796241553982922456

        注:Au、Ag、Hg含量單位為10-9,其他元素含量單位為10-6。

        ③ 廣西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廣西云開地區(qū)成礦地質條件及成礦區(qū)劃.2005.

        ④ 廣西地礦局.廣西與鎢錫鉛鋅有關銀礦成礦規(guī)律及成礦預測研究.1995.

        2 主要礦床及特征

        圖3 廣西云開地區(qū)地球化學異常帶簡圖[25]Fig.3 Geochemical map of anomaly in Yunkai Region of Guangxi[25]VIII.桂東Sn、W、Mo、Cu、Pb、Zn異常帶;X.大容山—十萬大山Cu、Pb、Zn、Sn、Mo異常帶;XI.岑溪—博白Cu、Pb、Zn、W、Mo異常帶

        據統(tǒng)計,該區(qū)金、銀、銅、鉛、鋅、鎢(鉬)、銻、錫礦床、礦點共計147處,其中大型1處、中型13處、小型43處,礦點90處。從已有的勘查結果及成礦地質條件分析,鉛、鋅是本區(qū)優(yōu)勢礦產,金、銀有巨大潛力,鎢、鉬(銅)、錫及銻均有一定規(guī)模礦產出露,可將其主要礦種歸納為以下主要礦床類型(表2):(1)構造蝕變巖型,以博白中蘇、金山銀金礦床為代表。(2)沉積-熱液改造型,以佛子沖鉛鋅礦為代表。(3)矽卡巖型,以陸川路林銅鉬礦、陸川沙坡茶亭鉛鋅銅礦為代表。(4)熱液型,有金(銀)、鉛鋅、銅、錫等礦種,其中石英脈型,以北流大肚塘金(銀) 礦床為代表;斷裂裂隙充填型,以浦北新華鉛鋅礦床、藤縣石狗頭金銀礦床為代表;巖漿熱液型錫礦,以陸川黎甬錫礦為代表。(5)斑巖型,以博白松山鎢錫鉬礦為代表。(6)次生風化型礦床,以博白陸廣肚紅土型金銀礦為代表,此類型因工作程度低,缺少資料后文未予討論。

        2.1 典型礦床

        2.1.1 岑溪佛子沖鉛鋅礦床

        該礦床是區(qū)內沉積-熱液改造型礦床的典型代表。礦田位于岑溪—博白拗陷帶北東段,大地構造位置為拗陷向隆起的過渡地帶,出露地層為下志留統(tǒng),巖性主要為淺變質砂巖、板巖夾泥質灰?guī)r、灰?guī)r,巖漿活動強烈,博白—岑溪斷裂貫穿礦田,NNE向和NE向斷裂控制巖體和礦體分布。已圈定礦體95個,其中佛子沖有77個,河三8個,龍灣10個,按照礦體的產狀形態(tài)大致分為層狀和似層狀、透鏡狀和筒狀、脈狀等三類,不同形態(tài)礦體的礦物組合與結構構造有明顯差異(圖4)。

        礦石的主要金屬礦物為方鉛礦、閃鋅礦、鐵閃鋅礦、黃鐵礦、磁黃鐵礦等,脈石礦物主要有透輝石、透閃石、綠簾石等。在層狀、似層狀礦體中,礦物組成較為簡單;而在透鏡狀、筒狀及脈狀礦體中,礦石成分比較復雜。礦石結構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狀結構、交代溶蝕結構、壓碎結構、包含結構、揉皺結構等。構造有條帶狀構造、浸染狀構造、塊狀構造、細脈穿插構造、角礫狀構造等,以條帶狀構造最為發(fā)育。以矽卡巖化為主,此外還有角巖化、大理巖化、綠泥石化、絹云母化等。

        表2 廣西云開地區(qū)主要礦床類型劃分表

        圖4 廣西岑溪佛子沖礦田地質簡圖(據廣西地礦局,2003修改) Fig.4 Geological map of Fozichong ore field in Cenxi of Guangxi 1.中志留統(tǒng);2.下志留統(tǒng)上組;3.下志留統(tǒng)中組;4.下志留統(tǒng)下組;5.上奧陶統(tǒng)上組;6.上奧陶統(tǒng)下組;7.中奧陶統(tǒng)上組;8.燕山晚期流紋斑巖;9.燕山晚期花崗斑巖;10.燕山中期流紋英安斑巖;11.燕山中期花崗閃長巖;12.海西期黑云母花崗巖;13.花崗閃長斑巖脈;14.花崗斑巖脈;15.逆斷層;16.正斷層;17.平移斷層;18.性質不明斷層;19.地質界線;20.礦床及礦點位置

        佛子沖鉛鋅礦在加里東期沉積期形成的礦源層或“胚胎礦”,經過燕山晚期成礦作用的疊加改造,形成熱水沉積-疊加改造鉛鋅多金屬礦床。

        2.1.2 金山金銀礦床

        該礦床是構造蝕變巖型礦床的代表。礦區(qū)內廣泛出露加里東期條帶狀混合巖及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崗巖、斑狀黑云母花崗巖,北東向斷裂發(fā)育。金銀礦體賦存于北東向斷裂破碎帶中沿傾向由陡變緩處或與旁側次一級斷裂的交匯部位,其產狀受斷裂帶嚴格控制。礦體多呈脈狀、透鏡狀或連續(xù)的扁豆體產出,走向北東,傾向北西。已知有2個礦帶、15個礦體,礦體一般長100~400 m,厚度1.50~2.16 m, 含礦品位Au為0.40×10-6~2.8×10-6,Ag為125.2×10-6~349.1×10-6。主要金銀礦物有自然金、自然銀、輝銀礦、輝銅銀礦、銀金礦、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等。脈石礦物有石英、絹云母、綠泥石等。礦石主要有半自形-它形粒狀結構、變余交代結構、變余壓碎結構等。以浸染狀構造、細脈浸染狀構造為主,其次為塊狀構造、脈狀穿插構造、角礫狀構造等。圍巖蝕變強烈,主要有絹云母化、硅化、鉀長石化、黃鐵礦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等(圖5)。

        圖5 廣西金山金銀礦區(qū)地質圖③ Fig.5 Geological map of Jinshan gold-silver deposit in Guangxi 1.全新統(tǒng);2.下白堊統(tǒng);3.下古生界混合質石英片巖;4.下古生界條帶狀混合巖;5.下古生界混合花崗巖;6.燕山晚期花崗巖;7.石英脈;8.含鉛鋅銀礦體;9.含金銀礦體;10.含礦矽卡巖帶;11.含金石英脈及編號;12.地質界線;13.不整合界線;14.斷裂;15.片麻理產狀;16.含礦破碎帶及編號;17.省界線

        金山金銀礦床位于云開臺隆西南邊緣混合巖和混合花崗巖區(qū),北東向的金坑—龐西垌斷裂帶為主要的控礦、容礦構造,框定了金銀礦化的空間。目前在該斷裂帶上已發(fā)現龐西垌、中蘇和金山3個中型以上的金銀礦床。金山金銀礦床的形成,除與韌性剪切帶有關外,與燕山晚期富含Au、Ag等的花崗巖侵入也有密切的關系。金山礦床屬混合巖化熱液的構造蝕變巖型礦床[8]。

        2.1.3 博白油麻坡鎢鉬礦

        該礦床是熱液交代型礦床的典型代表,其成礦模式是典型的巖漿期后淺層熱液交代的礦床。 礦區(qū)位于云開臺隆西南段與博白拗陷東南段接合部位,出露地層有志留系、泥盆系和第四系,密集的NE向斷裂帶貫穿整個礦區(qū),巖漿巖主要為燕山晚期的侵入巖和少量燕山晚期火山巖,礦體分布于油麻坡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崗巖體的內外接觸帶,有鎢礦體13個、鉬礦體17個、硫礦體3個。鎢礦體分布于黑云母花崗閃長巖體外接觸帶,賦存于下泥盆統(tǒng)中,呈層狀、透鏡狀產出,多有分支復合現象,主礦體走向北東,傾向北西,長796 m,延深490 m,品位WO3為0.489%、Mo為0.130%,其中WO3占礦區(qū)總儲量的86.7%。鉬礦體主要賦存于黑云母花崗閃長巖和花崗巖中,部分產于絹云母石英片巖中,呈脈狀產出,有分支復合及膨縮現象,多數礦體與圍巖呈過渡關系,主礦體走向北東,傾向北西,長508 m,延深約100 m,厚1.51~67.07 m,品位Mo為0.057%、WO3為0.11%(圖6)。

        金屬礦物以黃鐵礦、磁黃鐵礦、白鎢礦為主,少量輝鉬礦、輝鉍礦、閃鋅礦、方鉛礦等,微量黑鎢礦、自然金等。次生礦物有鎢華、銅蘭、褐鐵礦、硬錳礦等。脈石礦物以石榴子石、方解石、綠簾石、綠泥石為主,少量透輝石、陽起石、斜長石、絹云母、白云母等。主要工業(yè)礦物為白鎢礦、輝鉬礦。礦石結構以自形-它形粒狀結構、交代結構為主,構造則以浸染狀構造、細-微脈狀構造、塊狀構造、砂狀構造為主。原生帶礦石大致分為矽卡巖-白鐵礦、矽卡巖-黃鐵礦、石英絹云母片巖-黃鐵礦三類,氧化帶則以鐵錳粘土質-白鎢礦為主。圍巖蝕變主要有硅化、矽卡巖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化、鉀長石化等。

        2.2 找礦新發(fā)現

        2.2.1 藤縣象棋鉛鋅礦床

        該礦床是通過1∶20萬化探異常查證發(fā)現的礦床,位于大洲盆地南東緣的象棋茶亭一帶,產于博白—梧州大斷裂北西側的次級斷裂中。賦礦巖系為白堊系雙魚咀組。容礦圍巖為中-粗?;◢弾r,礦體嚴格受斷裂帶控制。已發(fā)現礦體5個,呈脈狀平行展布,品位Pb為1.12%~5.17%,Zn為4.54%~10.20%;控制礦體長度200~300 m,深度為50 m,往深部礦石品位有變富的趨勢,礦體產狀與斷層一致。金屬礦物有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黃銅礦、黝銅礦等。脈石礦物主要有重晶石、石英、螢石、長石和云母。礦石呈浸染狀、細脈狀、小團塊狀或塊狀。圍巖蝕變有重晶石化、螢石化。礦體分布與化探異常吻合(圖7)。

        圖6 廣西博白縣麻油坡鎢鉬礦區(qū)地質圖(據廣西第六地質隊,1986修改)Fig.6 Geological map of Mayoupo tungsten-molybdenum deposit in Bobai of Guangxi

        Au、Ag、Cu、Pb、Zn、As、Sb、Hg、F、Ba、Sn等多元素綜合異常沿盆地邊緣呈北東向展布,經廣西第六地質隊進行Ⅲ級查證,大洲向斜南東緣的異常分解為4個綜合異常,其中象棋綜合異常為Pb、Zn、Au、Ag、Cu元素組合,呈東西向展布,面積4 km2,異常規(guī)模大,強度高,具三個濃度帶和三個濃集中心,Pb最高值為500×10-6(下限值為75×106),Zn最高值為1 562×10-6(下限值為75×106),經工程揭露發(fā)現5個鉛鋅礦體。另一處位于大洲盆地向斜北東揚起端的異常經分解后,其中1個為Au、Ag、Cu、As、Sb元素組合,面積約6 km2,不規(guī)則狀,呈北東向展布,Au、Cu元素具外、中、內3個濃度帶,最高值分別為19.31×10-9、132.2×10-6,其他元素具2個濃度帶,經工程揭露,發(fā)現金礦體1個,Au品位為2.12×10-6,金礦化體1個,Au品位為0.5×10-6。

        圖7 廣西藤縣象棋鉛鋅礦區(qū)地質圖(引自廣西第六地質隊,2002)Fig.7 Geological map of Xiangqi lead-zinc deposit in Teng-xian of Guangxi(from the 6th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2002)1.下白堊統(tǒng)雙魚咀組;2.下白堊統(tǒng)大坡組;3.下白堊統(tǒng)新隆組;4.下侏羅統(tǒng)西灣群;5.華力西期第三次花崗斑巖;6.華力西期第一次花崗斑巖;7.凝灰?guī)r;8.地質界限;9.角度不整合界線;10.正斷層及編號;11.斷裂或推測斷裂;12.鉛鋅礦化蝕變帶;13.鉛鋅礦體及編號;14.元素異常

        2.2.2 廣西博白松旺鎢、錫、鉬礦床

        礦區(qū)位于云開臺隆與博白拗陷過渡帶的拗陷區(qū)一側,出露地層主要為下古生界混合巖夾少量片巖及泥盆系的淺變質片巖,為西傾的單斜構造。受NE向區(qū)域性構造帶影響,斷裂構造較發(fā)育,以 SN向斷裂為主,其破碎蝕變帶有硅化、絹云母化、黃玉化和鐵鋰云母化等,是賦礦構造之一;還有近EW向斷裂,硅化強烈,未見礦化。巖漿巖分布廣泛,主要有加里東期混合花崗巖和燕山晚期的花崗巖、花崗斑巖,及時代不明的中基性巖脈,其中燕山晚期的花崗斑巖與成礦關系密切。

        在2個礦段中圈出礦體20個,其中鍋蓋嶺礦段鉬礦體4個,呈似層狀、透鏡狀,長200~300 m,厚5.94~10.4 m,最厚達22.7 m,延深140~300 m,以Mo礦化為主,W、Sn礦化次之,品位Mo為0.07%~1.08%、WO3為0.06%~0.12%、Sn為 0.01%~0.04%,伴生有益組分Nb、Ta,礦體與圍巖呈漸變過渡。礦石礦物主要有輝鉬礦,次為黑鎢礦、錫石、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等,脈石礦物有長石、石英、黑云母、絹云母、綠泥石等,礦石結構有粒狀結構、粒狀變晶結構、交代結構;有條帶狀構造、浸染狀構造。礦石類型有斑巖型輝鉬礦、石英細脈型輝鉬礦和云英巖型輝鉬礦。圍巖蝕變中硅化、云英巖化與礦化關系密切。而亞婆嶺礦段礦體16個,呈脈狀、透鏡狀,礦體長40~420 m,厚0.7~4.56 m,最厚7.8 m,延深50~350 m,以Sn礦化為主,W礦化次之,少量Mo礦化,Sn品位為 0.108%~0.714%、WO3為0.064%~0.44%、Mo 為0.03%~0.109%。礦石礦物主要有錫石、黑鎢礦、輝鉬礦,少量赤鐵礦、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鏡鐵礦,脈石礦物有石英、長石、黃玉,少量白云母、黑云母、絹云母等;有壓碎結構、微粒和柱狀、片狀結構;有浸染狀、細脈狀構造。礦石類型有石英細脈型鎢錫鉬礦、云英巖型鎢錫礦、斑巖型鎢錫鉬礦。圍巖蝕變中硅化、云英巖化、黃玉化與礦化關系密切(圖8)。

        該礦屬斑巖型礦床,是同一構造巖漿成礦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在不同構造部位形成不同礦體,具有同時、同源而不同賦礦空間的特征[21]。

        2.3 區(qū)域成礦規(guī)律

        區(qū)內已知礦產資源工作程度不一。鉛鋅礦作為本區(qū)的優(yōu)勢礦種,產地多、分布廣,銀礦在廣西占有重要地位,金礦是具有資源潛力的礦產,因此研究程度相對較高。而銅、鎢鉬(錫)礦產,資源前景較好,工作程度有限。

        縱貫整個成礦帶,總體上受呈北東向展布的博白—岑溪深斷裂帶控制,并與容縣—博白幔坡帶、重力梯度變化帶和航磁高異常密集帶相吻合,自加里東運動以來就長期多次活動,對區(qū)內的沉積建造、構造格局、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及相關金屬礦產的形成與分布有著明顯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現為:成礦帶上已知的鉛鋅、鎢(錫鉬)、銻及金銀等礦床礦點,在空間上多分布于不同構造單元的接合部位,古隆起邊緣或中生代斷陷盆地邊緣地帶,產于斷裂帶及其次級斷裂中,具有構造邊緣成礦的特點;在時間上,成礦作用與深斷裂帶及其次級構造的生成、發(fā)展演化過程息息相關,呈現多期多階段成礦特征,往往具有同位疊加富集或同源演化的成礦機制;在礦種及礦化類型上,則多表現為在成因上有聯(lián)系的多礦種、多類型的組合特征,常常出現礦床礦點相對密集分布的多金屬礦化集中區(qū),具有明顯的區(qū)域性和成帶性特征。

        3 潛力分析及靶區(qū)優(yōu)選

        3.1 找礦潛力分析

        從地球化學特征分析,研究區(qū)Au、Ag、Cu、Pb、Zn、W、Sn、Mo、Bi、 Sb、As等元素的水系沉積物異常發(fā)育,其中變異系數大于2 的元素依次為Cd、Hg、Au、Cu、Ag、Sb、As、Bi;變異系數在1~2 之間的包括Mo、Pb、Mn、Zn等;其他元素的變異系數均小于1??梢姡珹u、As、Bi、Hg、Pb、Sb不僅含量高,而且分異程度高,相對富集能力最大。Sn、W、Y含量高分異較弱,Ag、Cd、Cu、Mo雖含量低但分異性強,局部仍可富集成礦。高含量的、強分異的元素組在本區(qū)形成金、銀、鉛鋅等重要礦床(點)。

        綜合區(qū)域成礦的構造條件、賦礦層位與巖性、巖漿作用、變質作用及物化探異常等因素,對云開地區(qū)金、銀、鉛、鋅、銅、錫(鎢)等礦種的主要礦床類型的典型特征進行分析,優(yōu)選了礦化集中區(qū)。

        3.2 礦化集中區(qū)優(yōu)選

        根據成礦地質背景、成礦特征和地球化學異常分布規(guī)律,以尋找已知礦床的礦化類型和特征礦產為目標,篩選出9處礦化集中區(qū)(圖9),作為下一步部署找礦工作的目標區(qū)域。具體預測依據如下。

        (1)文龍徑—望天洞金銀多金屬礦化集中區(qū)(V1):處于隆拗邊緣的隆起區(qū),出露上元古界云開群區(qū)域變質巖系,褶皺、斷裂發(fā)育,有大面積加里東期混合花崗巖、燕山晚期的黑云母花崗巖,以及零星的石英斑巖、花崗斑巖、閃長巖巖脈、巖株等。已知望天洞銀金礦、石科金銀礦、大肚塘金銀礦、田遼銀礦、石窩金礦及文龍徑鉛鋅多金屬礦等。已知礦床礦點沿北西向石科—文龍徑斷裂帶兩側密集分布,以望天洞銀金礦床為代表的構造蝕變巖型礦床主要產于該斷裂帶的次級破碎帶中,以文龍徑銅鉛鋅多金屬礦為代表的沉積-改造型礦床則賦存于云開群變質巖系中。該區(qū)是北北東向隆褶帶與北西向斷裂帶的交匯部位,在石科—文龍徑斷裂及其次級破碎帶與北東向斷裂交匯部位,附近又有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小侵入體侵入的地段,常是成礦的有利空間,多有礦床、礦點或成群成帶的化探異常分布,其中1∶5萬異常的濃集中心與已知礦床(點)分布基本吻合,具有優(yōu)越的成礦地質條件和良好的找礦前景。

        主要找礦目標為構造蝕變巖型金銀礦、沉積-改造型銅鉛鋅多金屬礦,同時兼顧對燕山期斑巖體含礦性的評價。

        (2)金山—飛鵝嶺金銀多金屬礦化集中區(qū)(V2):處于云開臺隆的西南邊緣,向南與龐西垌金銀礦床可以構成一個成礦遠景區(qū)。廣泛分布的上元古界云開群類復理、復理式碎屑巖,變質和混合巖化作用強烈,除大片的加里東期混合花崗巖外,還有燕山早期、晚期中酸性巖以及花崗偉晶巖、花崗斑巖、閃長玢巖、霏細巖巖脈等零星分布。已知礦床有金山、中蘇金銀礦及飛鵝嶺、黃頂山鉛鋅銀礦等。北東向斷裂帶、韌性剪切帶十分發(fā)育,其中北東向復式褶皺形成了一組加里東期緊密線狀褶皺組合;北東向斷裂構造,多被北西向斷裂切割,屬博白—岑溪深斷裂帶的次級斷裂,形成的破碎帶寬20~70 m,局部達120 m以上,是區(qū)內重要的導礦、容礦構造。

        本區(qū)在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巨厚的復理式韻律碎屑巖系的基礎上,經過加里東期構造作用和混合巖化形成了初始富集的礦源體,并經后期構造-巖漿作用,尤其是在燕山晚期酸性、中酸性巖漿侵入活動的影響下,同位疊加富集形成了金銀礦床和鉛鋅銀多金屬礦床。

        主要找礦目標為構造蝕變巖型金銀、鉛鋅銀礦,沿著金坑、龐西垌斷裂帶繼續(xù)開展新一輪的地質找礦工作。

        (3)城村—木力金銀多金屬礦化集中區(qū)(V3):處于六萬大山隆起的北東端,主要夾持在北東向的陸川—岑溪與博白—梧州深大斷裂間。主要出露白堊系碎屑巖、奧陶系和寒武系的淺變質雜砂巖,巖漿活動強烈,有加里東期—燕山晚期的花崗巖、花崗閃長巖等呈巖基或巖株產出,亦有小巖株、巖脈分布。除區(qū)域性大斷裂外,北西—北西西向、近南北向斷裂較發(fā)育,規(guī)模大,是主要容礦構造,現有金銀礦床均賦存其中。已知礦床有石狗頭金銀礦床、城村金銀礦床及金埇、殿村、石梯金銀礦點。

        圖9 廣西云開地區(qū)成礦預測靶區(qū)圖Fig.9 Map showing geological metallogenic prospecting targets in Yunkai region of Guangxi1.深斷裂及編號;2.一般斷裂;3.成礦遠景區(qū)及編號;4.礦床及規(guī)模

        區(qū)內沿盆地南東緣分布有3個1∶20萬區(qū)域化探綜合異常,大致呈北東向展布,異常元素為Au、Ag、Hg、W、Ba、Bi等,其中Au、Ag元素異常面積較大,強度高,濃集中心明顯。異常Hs-116已發(fā)現城村、石狗頭兩個金銀礦床,Hs-117發(fā)現了金埇銀礦點,而Hs-115分布于集中區(qū)西南側的木力大山燕山晚期次火山巖相侵入巖與白堊系的接觸帶上,Au異常具2個濃度帶、1個濃集中心,北西向斷裂發(fā)育,具有找金銀礦的遠景,本區(qū)找礦潛力大。

        主要的找礦目標為構造蝕變巖型金銀礦。

        (4)佛子沖鉛鋅金銀多金屬礦化集中區(qū)(V4):處于云開臺隆北西邊緣與博白拗陷接合部。出露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及泥盆系,褶皺、斷裂發(fā)育,博白—岑溪深斷裂帶次級斷裂橫貫。已知礦床有佛子沖、河三、龍灣等9個鉛鋅銀礦床及金銀、鉛鋅、銅礦點10余處,作為廣西境內重要的成礦區(qū)域之一,其南部和深部是找礦重點區(qū)域。

        分布有下志留統(tǒng)連灘組(S1l)、寒武系黃洞口組(h)等鉛鋅多金屬的含礦層位[26-27],并夾有多層的白云質泥質灰?guī)r或大理巖等賦礦巖層,容礦和導礦構造為NE和NNE向斷裂,又有燕山晚期中酸性巖體侵入的部位,會形成規(guī)模較大、品位較高的鉛鋅礦,佛子沖、河三鉛鋅多金屬礦床即是典型例子。除已有航磁異常外,有Pb、Zn、Cu、Ag為主1∶5萬次生組合異常。這些異常成群、帶分布,濃集中心明顯,而且多與已知礦床(點)或有利賦礦層位、含礦斷裂帶重合。據已驗證的異常,異常值Zn>100×10-6、Ag>100×10-9的區(qū)域,已有60%左右見礦或與已知礦體重合。

        主要找礦目標是沉積-改造型鉛鋅多金屬礦和構造蝕變巖型金銀礦,佛子沖礦田已知礦床深部及延長方向上作為進行開展地質勘查工作的靶區(qū)。

        (5)蟠龍—靈山銅鉛鋅金銀多金屬礦化集中區(qū)(V5):處于隆拗接合部的隆起邊緣帶,夾持于云開臺隆邊緣的石圭—宋桂斷裂與容縣中生代盆地之間。以石圭—宋桂斷裂為界,北側出露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及白堊系、第三系地層,南側為上元古界云開群變質巖及混合巖化花崗巖。巖漿巖十分發(fā)育,中酸性侵入巖常以復式雜巖體呈巖基分布,石英斑巖、霏細斑巖等以巖脈、巖株分布,而陸相火山巖在水汶盆地分布。構造由一系列呈北東—北北東向為主的密集復式褶皺和斷裂組成,褶皺大多支離破碎,次級褶皺發(fā)育并密集成群平行分布,對成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不同方向的成礦構造均很發(fā)育,以北東東—北東向斷裂中糜棱巖、片巖及角礫巖發(fā)育,有韌性剪切帶特性,是主要導礦和容礦構造;北西向斷裂常切割北東—北東東向斷裂,對巖脈和礦體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已知有雞籠頂銅鉛鋅礦、六良鉛鋅礦及蟠龍、三板等鉛鋅銅礦點10余處。本區(qū)還有Cu、Pb、Zn、As、Au、Ag元素綜合異常。

        主要找礦目標為沉積-熱液改造型銅鉛鋅礦、構造蝕變巖型及次火山巖熱液型金礦。

        (6)馬坡—三灘鎢銻鉛鋅多金屬礦化集中區(qū)(V6):處于云開臺隆西緣與博白斷陷盆地的接合部,總體呈北東—北北東向擠壓的斷褶構造帶。區(qū)內出露有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白堊系及第三系地層。褶皺發(fā)育,為一系列北東—北北東向緊密線狀褶皺,且北西翼緩、南東翼陡(或倒轉)疊于逆沖斷層上盤。陸川—岑溪深斷裂呈北東—北北東向密集的斷裂束展布,硅化、片理化及糜棱巖化等發(fā)育,呈寬達數米至數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片巖或片理化糜棱巖;而北西向的次級斷裂,由3~4 km大致平行的若干條斷裂組成。區(qū)內巖漿活動劇烈,燕山晚期的侵入巖和少量火山巖,呈巖基或巖株狀。除陸川巖體外接觸帶未發(fā)現鎢鉬礦體外,柏丫、米場、平塘、油麻坡及三叉沖等巖體內外接觸帶均已發(fā)現鎢鉬礦體,巖體與成礦關系密切。已知礦床有中型的油麻坡鎢鉬礦、安垌鉬鎢礦、三灘硫鐵(鉬)礦、良厚銻礦,小型的周垌鉛鋅礦、三叉沖鎢礦、莫村和六蘇鎢鉬礦、陸廣肚金銀礦、米場鎢鉬礦以及陸林鉛鋅、大旺金、大坡鎢等礦點。

        主要找礦目標為矽卡巖型鎢鉬鉛鋅礦。

        (7)下水—東桃鉛鋅鎢錫鉬多金屬礦化集中區(qū)(V7):位于云開臺隆西南緣與博白拗陷過渡帶的拗陷區(qū)一側。出露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白堊系及第四系,其中奧陶系和志留系中間出現的大理巖以及透輝石、綠簾石、綠泥石等組成的夾層,是區(qū)內鉛鋅礦或磁鐵礦的主要賦礦層位,褶皺、斷裂發(fā)育,并構成總體上呈北東向展布的褶斷帶。區(qū)內有成群成帶分布的磁異常、激電異常以及Pb、Zn、Cu、W、Sn、Mo或者Au、Ag、Pb、Zn等地化組合異常,異常中心明顯,并與已知礦床、含礦層位或礦化帶、露頭相吻合。已知礦床有中型下水鉛鋅礦、東桃鉛鋅礦及小型楊旗鉛鋅銀礦、黃凌金礦、水浸壩銅礦、碑頭嶺銅礦、松旺鎢錫鉬礦,以及陸殿、峨嵋、金坑等鉛鋅、銅、金(銀)礦點10余處。

        主要找礦目標為沉積-熱液改造型鉛鋅礦床及斑巖型鎢鉬錫礦床。

        (8)大洲盆地東南緣鉛鋅錫多金屬礦化集中區(qū)(V8):處于六萬大山隆起北東部的大洲盆地南東緣和自良、容縣盆地的交匯處。出露地層主要有白堊系和第三系,其次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和侏羅系。北東向區(qū)域性的博白—梧州大斷裂從中部通過,北西向張性、張扭性斷裂極為發(fā)育,褶皺主要呈北東向展布的大洲、自良和容縣等斷陷盆地。巖漿巖分布廣,主要出露于盆地邊緣。已發(fā)現有千秋、十里鉛鋅礦床,肚塘銅礦點、大沙坪金礦點、古例—榮塘錫礦點。區(qū)內出現Pb、Zn、Cu、Au、Ag、As、Sb、Hg、F、Sn、Ba等元素綜合異常,多沿盆地邊緣及北西向斷裂分布,與已知礦床(點)分布基本吻合。經廣西第六地質隊對1∶20萬異常進行Ⅲ級查證和工程揭露,在1處Pb、Zn、Au、Ag、Cu元素組合異常中發(fā)現象棋鉛鋅礦,另1處異常中發(fā)現金礦體和金礦化體各1個。

        主要找礦目標以鉛鋅多金屬礦為主,兼顧沉積-改造型錫礦。

        (9)大山角—新華鉛鋅多金屬礦化集中區(qū)(V9):處于六萬大山隆起西南段靈山、博白兩個褶皺帶所夾持浦北復式背斜的北東段,由浦北海西—印支期花崗巖所占據,僅北側零星出露泥盆系、石炭系地層。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北東向、北西向及南北向三組最強烈,其中北東向斷裂內韌性剪切帶發(fā)育,控制巖體的分布;北東向深大斷裂的次級斷裂中的北西西向、近南北向是重要的成礦斷裂。呈巖基狀的堇青石花崗巖中Pb、Zn、Cu、Ag等元素含量較高,具有成礦專屬性。以Pb、Zn為主元素異常集中于新華礦區(qū)北部的羊橋田—石田和南部的大山角—菩薩嶺一帶,北部有Pb異常5處,Zn異常2處,Pb、Zn組合異常3處,分布于巖體邊緣及接觸帶上,與區(qū)域構造線基本一致;南部均為Pb異常,分布于巖體中,呈北西向展布,與已知礦點分布吻合。異常面積0.5~10 km2,異常值Pb一般為100×10-6~300×10-6,峰值400×10-6;Zn一般為300×10-6,峰值達2 000×10-6~3 000×10-6,化探異常找礦效果顯著。區(qū)內鉛鋅銀礦體常賦存于主干斷裂的次級斷裂或兩組斷裂的交匯部位,有良好的成礦條件和找礦遠景。

        主要找礦目標為斷裂破碎型鉛鋅礦。

        4 結 論

        (1)廣西云開地區(qū)地處桂東—粵西鉛鋅金銀銅等多金屬成礦帶,受博白—岑溪深斷裂帶控制,地質構造復雜,成礦地質條件優(yōu)越。以鉛鋅為優(yōu)勢、銀(金)為重要金屬礦產,而銅、鎢錫鉬及銻礦成礦地質條件較好,具有良好的找礦前景。

        (2)該區(qū)主產鉛鋅、金銀及銅、鎢錫鉬等金屬礦產,主要礦床類型可以劃分為沉積-熱液改造型、構造蝕變巖型、熱液型、矽卡巖型、斑巖型以及風化型等,其中風化型礦床研究較少。

        (3)綜合區(qū)域成礦的構造條件、賦礦層位與巖性、巖漿作用、變質作用及物化探異常等因素,根據云開地區(qū)金、銀、鉛、鋅、銅、錫(鎢)等礦種的主要礦床類型的典型特征分析,優(yōu)選了9個礦化集中區(qū),作為進一步工作區(qū)域。

        (4)該區(qū)Au、Ag、Cu、Pb、Zn、W、Sn、Mo、Bi、As、Sb等元素的水系沉積物異常呈成群分布、成帶集中特點,除上述主要的鉛鋅、銀金、鎢錫鉬等礦產外,已知陸川良厚中型銻礦床1處及若干稀土和大型鈦鐵砂礦等,受工作程度所限未予以討論,加強綜合研究和找礦勘查后,可能還會有新發(fā)現。

        致謝:本文收集大量前人資料并引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質調查院的部分成果,在此表示感謝。

        [1]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質礦產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區(qū)域地質志[M].北京:地質出版社,1985:662-710.

        [2] 梁約翰,張啟富,楊世義,等.云開隆起區(qū)成礦規(guī)律與成礦預測[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8:34-76.

        [3] 蔡明海,戰(zhàn)明國,彭松柏,等.云開地區(qū)中生代成礦地質背景及成礦動力學機制研究[J].礦床地質,2002,21(3):264-269.

        [4] 安國英.廣西云開地區(qū)礦產特征及時空分布規(guī)律[J].四川地質學報,2012,32(3):181-185.

        [5] 代曉莉,安國英.廣西云開地區(qū)成礦系列與成礦譜系研究[J].四川地質學報,2011,31(2):187-191.

        [6] 杭長松.廣西礦產資源開發(fā)史[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1-506.

        [7] 安國英,雷英憑.廣西云開地區(qū)區(qū)域成礦模式[J].礦產與地質, 2012,26(2):89-94.

        [8] 陳開禮.廣西金礦地質[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59-189.

        [9] 賈偉光.云開地區(qū)銀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J].貴金屬地質,1994,3(4):270-277.

        [10] 李水如,張啟連.廣西岑溪市鴨坑銀礦地質特征[J].礦產與地質,2004,18(2):157-160.

        [11] 李春生.望天洞金銀礦床特征及找礦方向[J].地質與勘探,1983,19(12):17-21.

        [12] 姚建敏,陳尚迪,曹殿春.廣西云開地區(qū)金銀成礦條件分析[J].廣西地質,1993,6(2):25-38.

        [13] 陳樹旺.云開地區(qū)斷裂構造對金礦的控制作用[J].貴金屬地質,1994(1):32-37.

        [14] 劉騰飛.廣西云開地區(qū)金銀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找礦遠景[J].廣西地質, 1997,10(3):15-22.

        [15] 張乾.廣西河三鉛鋅礦田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及礦床成因[J].有色金屬礦產與勘查,1993,2(4): 247-253.

        [16] 雷良奇,宋慈安,馮佐海.佛子沖火山巖區(qū)隱伏鉛鋅礦床的類型歸屬及成礦遠景[J].地質與勘探,2002, 38 (1):9-14.

        [17] 雷良奇,宋慈安,馮佐海.廣西佛子沖鉛鋅-銀成礦帶多元素富集特征及礦床成因[J].礦床地質,2002, 21(1):74-82.

        [18] 雷良奇.廣西佛子沖鉛鋅(銀)礦田巖漿巖的時代及地球化學特征[J].巖石學報, 1995,11(1): 75-82.

        [19] 李金發(fā),蔡明海.廣西東桃鉛鋅礦床控礦構造特征及其同位素年代學研究[J].地質科技情報, 2004, 23(2): 63-67.

        [20] 李俊青,王瑞湖.廣西陸川縣下水鉛鋅礦地質地球化學特征[J].礦產與地質,2005,16(5):287-290.

        [21] 唐應亮.廣西博白縣松旺鎢錫鉬礦床地質特征及控礦因素分析[J].礦產與地質,2009,23 (2):158-162.

        [22] 王祖?zhèn)ィ苡勒?,張海華,吳家勇,李春武.粵西龐西垌—桂東南金山銀金成礦帶晚燕山期花崗巖的性質與成礦作用[J]. 巖石礦物學雜志,1998,17(2):97-103.

        [23] 王祖?zhèn)?,周永章,張? 粵桂邊境龐西垌—金山銀金礦床成礦條件與形成機理[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41(3):81-85.

        [24] 任天祥,尹冰川,劉茹英.中國水系沉積物中39種元素背景值[M]//中國地質學會勘查地球化學專業(yè)委員會籌委會.第五屆全國勘查地球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北京:地質出版社,1993:126-127.

        [25] 孫邦東.廣西鉛鋅礦礦源層探討[J].廣西地質,2002,15(1):37-42.

        [26] 安國英,雷英憑,代曉莉.廣西云開地區(qū)地球化學特征和找礦遠景區(qū)預測[J].物探與化探,2012,36(4):539-545.

        [27] 陸濟璞,康云驥.廣西岑溪地區(qū)泥盆系志留系地質特征及其意義[J].廣西地質, 1999,12(1): 9-14.

        [28] 馮群耀.廣西鉛鋅礦床類型及主要控礦因素和分布規(guī)律的探討[J].礦床地質, 1984,3(3): 47-56.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lt and Prospecting Areas in Yunkai Region,Guangxi

        AN Guoying1,LEI Yingping2,XIAO Rongge3,FEI Hongcai4

        (1.China Aero Geophysical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for Land and Resources, Beijing 100083,China;2. 204 Geological Teamof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Hezhou,Guangxi542800,China;3.SchoolofEarthSciencesand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4.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reas of gold-silver-lead and zinc polymetallic metallogenetic province in Guangxi,Yunkai region has been being the focus and object of geological work region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the synthetic analyses of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geological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and suggests the most targets for explor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of element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s and the newly-discovered ore deposit.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this region has complex structure, intense magmatism, deep basement metamorphism and active mineralization, forming an important ore-field with lead and zinc as dominant minerals, gold silver as important mineral, together with copper, tungsten, tin and molybdenum as good resource prospects of minerals. Considering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known ore deposits, nine concentration areas have been selected as exploration targets in the near future.

        typical ore deposit; newly prospecting finding; potential assessment; target concentration area for exploration;Yunkai region of Guangxi

        2016-03-21;改回日期:2016-07-20;責任編輯:潘令枝。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073013);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121201003000150009)。

        安國英,女,博士,高級工程師,1966年出生,巖石學、礦物學、礦床學專業(yè),從事資源勘查、勘查地球化學科研工作及地質環(huán)境與災害遙感調查。Email: angying@agrs.cn。

        P612

        A

        1000-8527(2016)06-1197-12

        猜你喜歡
        博白鉛鋅鉛鋅礦
        江西千子嶺鉛鋅礦床勘查過程與找礦啟示
        礦產勘查(2021年3期)2021-07-20 08:02:26
        尼泊爾加尼甚(Ganesh Himal)鉛鋅礦床構造控礦特征
        礦產勘查(2020年11期)2020-12-25 02:56:06
        河南崤山東部淺覆蓋區(qū)磁異常特征及其銀鉛鋅找礦預測
        礦產勘查(2020年9期)2020-12-25 02:53:36
        云南省會澤鉛鋅礦區(qū)深部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礦產勘查(2020年5期)2020-12-19 18:25:11
        全球十大鉛鋅礦
        礦產勘查(2020年4期)2020-01-05 02:34:33
        普速鐵路玉林至博白段開行動車信號方案研究
        無法割舍的博白味道
        廣西博白客家茶腔音樂的美學內涵分析
        福建茶葉(2017年4期)2017-02-04 21:38:40
        博白·客家·朱熹
        文史春秋(2016年1期)2016-12-01 05:41:53
        廣西某難選鉛鋅礦鉛鋅分離試驗
        金屬礦山(2014年7期)2014-03-20 14:19:53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丝袜图片| 亚洲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日本高清长片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34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国产真实露脸4p视频| 国产日产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漂亮人妻在线|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乱码午夜-极国产极内射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不卡合集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午夜无码无遮挡在线视频| 成人国产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国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高清|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 国产特黄级aaaaa片免| 无码aⅴ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9区| 一道本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手机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大片www无码| 青青草国产成人99久久| 亚洲av天堂久久精品| 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狂野欧美性猛xxxx乱大交|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色戒| 福利视频自拍偷拍视频|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