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楊
酷暑天,高溫39攝氏度。85歲的老父親一早起床。穿上平時外出做客的衣褲,嚷著要早些用早餐,又反復嘮叨他有要事處理??粗@情景,我不禁啞然失笑。今年春天,父親突患心肌梗塞,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這幾個月來他謝絕一切活動,大熱天的他會有什么要事?
哪知,9點還差2分鐘,門鈴響了。打開門,只見一男一女兩位年輕人一人提著一個大西瓜,笑嘻嘻地向父親問好。他們自我介紹是區(qū)作家協(xié)會會員,自愿為區(qū)里撰寫幾篇解放戰(zhàn)爭時期老干部的人生故事。
因兩位客人到來,父親竟破例叫我開好空調(diào),水果招待。老爺子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兩個年輕人的旁邊,溫和地回答著他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您怎么會參加地下黨的外圍組織的?地下黨支部書記的名字你能寫下來嗎?請講講她的故事?!贝藭r,父親雙眼發(fā)光,滔滔不絕地講起了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的介紹人孫大姐的故事。
我從沒有聽父親講過這些故事。真感激這兩位青年,因為他們的到來,使我進一步了解了父親。
女青年小劉是幼兒園的老師,男青年小牛是市機關(guān)某事業(yè)單位的干部。他倆愛好文學寫作,上班之余,利用休息時間從事采訪寫作活動。這個暑假,他倆已經(jīng)上門采訪了好幾位耄耋之年的老干部。
父親恭恭敬敬接受兩位85后的采訪,越談越神采飛揚,2個多小時也不覺得累。訪談中父親不時看看他們的筆記本,似乎是怕漏記了什么。哈。兩位85后的總結(jié)性表揚勝過任何補品和良藥。平時整天繃著嚴肅老臉的父親竟然來了個“枯木逢春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