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毫無從政經驗、善于自我推銷的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tǒng),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奇特、最出乎意料的發(fā)展之一。當參加人才濟濟的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角逐時,特朗普被普遍視為一個自高自大的候選人。但他在這一過程中不顧各種規(guī)則,扳倒了16位挑戰(zhàn)者。然后他便面對全世界最老練、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前國務卿、參議員和第一夫人,連輸三場辯論(據民調),不被大約60%的美國人認可。十幾位女性指控他性侵。他自詡一年掙數千萬美元,但卻從未交過所得稅。
特朗普本來不會獲勝,毫無疑問,有很多投特朗普票的選民看著印著他名字的摩天大樓、噴氣式飛機和直升機,心想能做出這樣成績的人什么都能干。對于特朗普顧問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將其一年納稅10億美元當作特朗普“天才”的一個標志,這些人也許會點頭稱是。不過要贏得大選他需要的不僅是這些選民,他需要那些設想他將虛張聲勢過關斬將并認為這不重要的選民——這些人已懷疑當總統(tǒng)也許并不難,如果當總統(tǒng)主要就是讀讀情報報告、應付棘手的危機、做出沒有辦法信守的承諾的話。
他集中火力攻擊技術和全球化共同造成的脫位:制造業(yè)就業(yè)不僅被墨西哥等國奪走,而且還被機器人奪走。非對稱戰(zhàn)爭不是因美國軟弱而是因社交媒體成為可能。越來越多的人活得越來越長引發(fā)了退休和醫(yī)保問題定時炸彈,而更長壽一定程度上因計算機力量闡明疾病機制而成為可能。特朗普利用了脫位造成的痛苦,但他怪錯了對象。美國領導人未能解決這些令人震驚的問題幫助特朗普當選,但現在他成了領導人,輪到他為這些問題一籌莫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