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
議論文的論述層次指的是對中心論點的具體論證展開以后一個個思想意義相對獨立的小步驟,即著眼于不同的角度而論及的各個不同側(cè)面。寫好一篇高考應(yīng)試議論文,除了要有正確、鮮明的論點,有典型的論據(jù)和恰當?shù)恼撟C方法之外,還必須圍繞中心論點,把握好文章的論證層次。
那么,議論文的層次推進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呢?
一、從概念解釋到直接論證
這種推進方法,具體表現(xiàn)為:提出中心論點之后,先解釋中心論點中的關(guān)鍵詞語,揭示中心論點的內(nèi)涵,然后再從為什么的角度論證中心論點。
【例文節(jié)選】
①什么是情趣?簡言之,情趣是指人們的興趣、愛好、玩賞、消遣,它反映在人們的工作或?qū)W習之余的活動中,所以人們的業(yè)余愛好就是通常所說的情趣。華羅庚喜歡寫舊體詩,李四光熱愛攝影,愛因斯坦愛拉琴,在寫作相對論的日子里人們時??梢月牭剿氐淖帏Q曲,他們的這些業(yè)余愛好就是情趣的表現(xiàn)。
②情趣表現(xiàn)為業(yè)余愛好,它貫注著人們的熱情、向往、志趣與寄托。周恩來總理最愛馬蹄蓮,在瞻仰巴黎公社社員墻時,特地以馬蹄蓮悼念國際先烈。總理是以花的潔白、珍貴來象征革命烈士的高尚情操??梢娗槿げ⒉粌H僅是純粹的閑情逸致,它熔鑄著人們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品格,是人類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對生命之樂的感知,是審美感覺上的自足。
③有生活情趣的人,懂得在簡單的物質(zhì)生活中營造豐盈的內(nèi)心世界,不會讓自己在追名逐利中迷失。他們會在忙碌中抽出時間來喝杯咖啡,在紛繁中體驗屬于自己的寧靜。一個有情趣的人,便能多出幾分溫情和文雅,便會多三分詩意,五分浪漫,七分快樂。國人應(yīng)當記得瞿秋白就義時的形象,就在走向刑場之前的片刻,他還不忘翻閱唐詩;來到林中一處陽光明媚的草地,他席地而坐,口中說道:“此地正好!”沒有哀傷,沒有怨語,只有極至的從容,美麗而柔和,淡然而恬靜,這是何等的情趣,何等高潔的人生!
——《做一個有生活情趣的人》
【思路顯示】①解釋什么是情趣→②揭示情趣的實質(zhì)→③闡述人為什么要有情趣。
二、從現(xiàn)象描述到本質(zhì)揭示
這種推進方法,具體表現(xiàn)為:先較為簡潔地描述某種現(xiàn)象,作為評議對象,然后揭示這種現(xiàn)象的本質(zhì),展開深入的闡述。
【例文節(jié)選】
①崇拜快,踐行快,當代中國,“快”已經(jīng)成為一部分人的生活標志:手機在響,電話在催;寄信要特快專遞;拍照要立等可?。蛔囈咚俟?;做事要名利雙收;理財要一夜暴富;結(jié)婚要有現(xiàn)房現(xiàn)車。有人說,中國人成了世界上最急躁、最沒有耐性的地球人,他們總是風風火火,把每一天都當作打仗來過。
②其實,快本身沒有過錯。時間就是金錢,落后就要挨打。半個多世紀以前,西方人視中國是“漠視時間的民族”,他們斷言中國無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人的觀念,我們一改懶散的形象,“快”提高了速度,提高了效力,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讓西方人對我們不得不刮目相看。可是,我們應(yīng)當捫心自問:忙碌中,我們有沒有迷失生活方向?在馬不停蹄的前行中是否也應(yīng)該停下腳步,看看路邊的風景?
③據(jù)說,印第安有一個古老的部落,那里的人們長期遷徙,每走兩天就停下來休息一天,代代如此,絕無例外。有人疑惑地問部落首領(lǐng),部落首領(lǐng)解釋說:我們的腳步走得太快,靈魂跟不上。歇歇腳步,讓靈魂跟上,一個多么絕妙的解釋。
——《讓靈魂跟上腳步》
【思路顯示】①描述國人尚“快”的種種現(xiàn)象→②揭示“快”的本質(zhì):迷失生活方向→正面闡述讓靈魂跟上腳步。
三、從事實論證到理論闡述
這種推進方法,具體表現(xiàn)為:先列舉事例,進行事實論證,再引名言或某種理論,進行理論闡述。
【例文節(jié)選】
①貧瘠的土地上不會有豐收,但過于肥沃恰恰是不結(jié)果的原因;生命在于運動,有人恰恰因運動過度而死亡;勤奮歷來是人們推崇的美德,可誰都懂得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的道理;過去我們?nèi)币律偈?,為溫飽發(fā)愁,現(xiàn)在有人卻因為吃得太好攝入太多而得富貴病。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都在向我們說明同一個道理:凡事需適度,不可走極端。
②詩人總要通過一定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但高明的詩人從來不把他的所思所想全部寫出來,他寫出的僅是冰山的一角,神龍的一爪。什么都不說,那就沒有詩;如果說得太少,詩就會晦澀難懂;如果說得過多,含蓄蘊藉之美也便不復存在。所謂詩貴含蓄,講的就是藏和露、多和少的關(guān)系,究其實質(zhì),還是一個適度的問題。
③適度的原則是人類最璀璨的思想之花。物極必反,過猶不及;真理向前跨進一小步就成了謬誤;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這些哲理名言我們耳熟能詳?!吨杏埂酚醒裕骸爸幸舱?,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彼^中和,就是要講究適度,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天下共行的大道,把適度的道理推而廣之,達到圓滿的境界,天地萬物就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
——《讓神州遍開適度之花》
【思路顯示】①概括性列舉自然、社會現(xiàn)象,直接提出中心論點:凡事需適度,不可走極端→②特舉詩歌創(chuàng)作現(xiàn)象進一步證明中心論點→③引述名言,進行事理論證。
四、從正面論證到反面論證
這種推進方法,具體表現(xiàn)為:先從正面闡述或證明中心論點,然后聯(lián)系反面現(xiàn)象或事例進行闡述。
【例文節(jié)選】
①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古圣先賢對興趣有過許多精妙的論述,最經(jīng)典的莫過于孔子的教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焙弥撸d趣是也。愛因斯坦和歌德說得更明白,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歌德則說,愛好即獲得知識的第一步,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
②松下幸之助說過:“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要靠濃厚的興趣支持?!迸d趣是一個人從事某種活動的動力源泉,自然也是獲取成功的先決條件。若要成就一件事情,固然需要智慧和才能,其實還需要興趣,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熱情,熱情支持信心,信心產(chǎn)生勇氣和毅力,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夠堅持,容易克服。邁克爾遜在測光速實驗中取得的成就,趙元任在語言學研究上的突破,就是最好的證明。
③遺憾的是今天,我們的教育陷入急功近利的誤區(qū),應(yīng)試教育的大棒高懸,一切為了分數(shù),分數(shù)就是一切,哪里還管什么興趣,哪里還去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家長們似乎很關(guān)心孩子的“興趣”,將孩子送進這個興趣班,那個興趣班,其實孩子哪里有興趣!興趣,這個遠離功利的物器也被他們涂上了功利的色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思路顯示】①引名言闡述興趣的重要性→②從為什么的角度闡述興趣的積極作用→③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批評應(yīng)試教育忽視興趣,進行反面闡述。
五、從自然現(xiàn)象到社會行為
這種推進方法,具體表現(xiàn)為:前面的段落列舉自然現(xiàn)象,通過類比論證或比喻論證來闡述中心論點,后面的段落列舉社會行為和現(xiàn)象進行事實論證。
【例文節(jié)選】
①愛因斯坦說:“每件事情都應(yīng)該盡可能地簡單,如果不能更簡單的話?!倍バ鄹实貏t說:“簡單是宇宙的精髓?!笨v觀古今世事,大凡至善至美之物都是簡單的。土地質(zhì)樸無華,但能養(yǎng)育萬物;真水無色無香,但能孕育生命。一部《周易》,變幻無窮,離不開陰陽二卦。電子計算機每秒處理上百億兆的數(shù)據(jù),原理只是數(shù)學上的二進制。
②動物界充滿簡單的哲學。狐貍想盡辦法要抓住刺猬,刺猬縮成一個圓球,渾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不管世界多么復雜,刺猬都會把所有的挑戰(zhàn)和進退維谷的局面壓縮成簡單的舉動。對于這種以不變應(yīng)萬變的刺猬哲學,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馬文·布萊斯勒高度贊譽:“想知道是什么把那些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人和其他那些跟他們同樣聰明的人區(qū)別開來嗎?是刺猬?!贝题纳嬲軐W就是簡單的哲學,不要把事情考慮得過于復雜,刪繁就簡,返璞歸真,有時可能就是一種更高的智慧。
③想起當年毛澤東說的精兵簡政,想起近來各級機關(guān)的簡化會議、簡化手續(xù)和大小官員輕車簡從、簡樸節(jié)約,這些其實都是簡單即智慧的佐證。
——《簡單是一種智慧》
【思路顯示】①概括性列舉土地、水、電子計算機等自然科學方面的事實證明中心論點→②特舉刺猬,用動物的事例進一步證明中心論點→③精兵簡政、精簡會議等社會生活中的事例證明中心論點。
六、從正面闡述到釋疑補漏
這種推進方法,具體表現(xiàn)為:先作正面闡述,在充分論證的基礎(chǔ)上,推測讀者的疑問或詰難,然后對其解釋或反駁。
【例文節(jié)選】
①世界的本質(zhì)是關(guān)系,誰都不是一座島嶼。其實,你即便是一座島嶼,即便你生活在孤島上,你也不能說這個世界與你無關(guān)?!遏敒I遜漂流記》中的那個魯濱遜,雖然生活在遠離大陸的孤島上,但他是用陸上帶去的工具開墾荒島,維持生存的,他和他俘獲的星期五共建了二人社會,度過了一個個孤獨的日夜。孤島上的魯濱遜,其生存尚且依賴社會,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們,又怎能說他人和社會“與我無關(guān)”呢?
②正是基于個人和社會的關(guān)系,基于社會和每一個人都有關(guān)的理念,所以才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不朽的名言。也正是在這樣的責任感的驅(qū)使之下,才有了屈原的《離騷》,才有了文天祥的《正氣歌》,才有了梅蘭芳的蓄須罷演,才有了劉和珍的為民請愿。八年抗日戰(zhàn)爭,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上演了一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活劇,沒有責任感,稟持“與我無關(guān)”理念的人們是無法理解的,也無法做到的。
③也許有人會說,國計民生之類的大事,自有肉食者謀之,我等小民的努力不過是九牛一毛,杯水車薪,無力回天。然而,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再大的困難除以十三億也會變得可以承擔,再小的奉獻乘以十三億也會變得重如泰山。你的一小步,對于社會來說可能就是一個飛躍?;蛟S我們很難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我們可以坦然地告訴子孫,我為國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了應(yīng)有的貢獻,我問心無愧。
——《誰都不是一座孤立的島》
【思路顯示】①正面闡述誰都不是一座孤島的道理→②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觀點→③針對小民“無力回天”的疑問進行說理。
[作者通聯(lián):江蘇建湖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