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專家:崔玉濤
專家簡介:北京和睦家醫(yī)院兒科醫(yī)生
卡介苗
寶寶接種卡介苗一個月后開始化膿,昨天晚上發(fā)現(xiàn)膿包里的膿液沾到衣服上,可能是被衣服磨破了,但是晚上幫他洗了澡,水沾到了化膿的地方請問要緊嗎?會不會感染?
常說卡介苗為慢反應疫苗,就是說其反應過程會持續(xù)幾個月。典型的反應過程:接種部位紅點—局部紅腫—化膿—破潰—結痂—局部留有小疤痕—終身留有痕跡。有些嬰兒反應過程較輕。即使出現(xiàn)化膿、破潰,也無需特別治療,只需用棉簽蘸干局部,保持局部干爽,不需消毒,不需覆蓋。
出牙早
我家寶寶三個半月就長牙了,這正常嗎?我們是混合喂養(yǎng),最近一個多月母乳喂得比較多。這種情況需要去醫(yī)院看看么?
平時大家總說嬰兒滿六個月應該出第一顆牙,而且應該是下牙,多是成對出。這種說法并不錯,但不適用于所有嬰兒。有些嬰兒出牙早些,有些嬰兒出牙晚些,有些嬰兒先出上牙或旁牙,這些都是正?,F(xiàn)象。只要嬰兒出牙就應開始給他刷牙,既可保護牙齒,又可從小養(yǎng)成接受刷牙的好習慣。
牛奶過敏
我家寶寶40天,喝奶粉立馬就會吐,呈噴射狀。剛出生的一個星期也是喝的奶粉,沒有吐過,現(xiàn)母乳喂養(yǎng),怎么會這樣呢?
曾喝過配方粉,無明顯不適,現(xiàn)喝,出現(xiàn)噴射性嘔吐,正符合“致敏—過敏”的過程。致敏指體內對某種物質已出現(xiàn)免疫應答,但還無臨床表現(xiàn);過敏指的是出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過敏過程就是先致敏再過敏。所以必須立刻停止喂養(yǎng)配方奶粉,改成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當然,要是能堅持純母乳喂養(yǎng)最好。
大便帶血
寶寶現(xiàn)在58天,母乳喂養(yǎng),大便一直保持在每天十次左右,偶爾會帶血絲,體重增長良好,這樣的情況可以打脊灰疫苗嗎?
母乳喂養(yǎng)兒若大便帶血是因肛裂所致,多是腸脹氣、排氣費力引發(fā)的機械損傷。在緩解腸絞痛同時,用稀釋后的黃連素水溫濕敷肛門、局部涂抗生素軟膏等方法輔助肛裂愈合。如果懷疑是腸道出血,也許與過敏有關,媽媽才需控制自己飲食種類。無論大便帶血是何原因,可以接受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
母乳
用吸奶器擠出來的母乳放到冷凍室后和親喂寶寶的母乳營養(yǎng)成分和活菌成分一樣嗎?
將母乳吸出置奶瓶喂孩子與嬰兒直接吸吮乳房之間的最大差別不是母乳本身的營養(yǎng)成分,而是喂養(yǎng)過程。直接母乳喂養(yǎng),孩子先吸吮媽媽乳頭,可獲得乳頭、乳頭周圍皮膚和乳管內的細菌,易于嬰兒腸道菌群的建立和鞏固;而吸出母乳置奶瓶或儲奶袋,其菌群種類和數量會與直接吸吮有明顯的不同。
飲水量
寶寶5個月,配方粉喂養(yǎng),每天喂多少水合適呢?
是否需給母乳、混合或配方粉喂養(yǎng)的嬰兒喝水,不是計算出來的,而是要根據嬰兒體內水分狀況決定。方法是通過排尿顏色進行觀察。若不是藥物因素,尿色偏黃說明體內水分有欠缺,應補水;當然,排尿無色,就無需刻意補水。如果配方粉喂養(yǎng)兒大便偏干,不能說明水攝入不足,而應添加益生菌和益生元。
二類疫苗
我想給寶寶接種B型流感疫苗,但我家里人覺得二類疫苗不太安全,擔心孩子打了以后會產生不良反應,孩子到底該不該接種二類疫苗呢?
二類疫苗不是“安全”與“不安全”的標志,是需家長自己付費的疫苗,是預防一類疫苗不能預防的一些疾病。疫苗是抗原,可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從而預防真的相應病菌進入體內可能產生的疾病。再有,疫苗都是針對嚴重感染性疾病的,在保證一類疫苗接種的前提下,有條件應接種二類疫苗。
腿型
我家寶寶4個月,腿伸直后小腿還是彎的,有點像“O”型腿,是什么原因?有關系嗎?
“O”型腿指的是平臥放松時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不在一條直線上,膝關節(jié)外移,致使雙腳靠近時,膝關節(jié)間有距離,可超過3~6厘米,外形類似字母“O”;“X”型腿正相反。胎兒在媽媽子宮內蜷曲身體,雙腿彎曲內收,致使很多嬰兒出生后雙小腿內彎,會隨著長大逐漸變直。小腿彎曲不屬于“O”型腿。
齲齒
寶寶8個月了,4個月開始長牙,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最近才開始用紗布擦牙齒,但已經發(fā)現(xiàn)有3顆牙齒變黑了。怎么處理這種情況呀?
嬰兒萌出第一顆牙就要刷牙,而不是擦牙。從小開始刷牙,不僅利于牙齒清潔,也利于培養(yǎng)嬰兒接受刷牙的習慣。吃奶、吃飯后用清水漱口不能代替刷牙。母乳中含有乳糖和低聚糖,不利于齲齒生成;而配方奶、米粉等食物都有蔗糖或淀粉,存留于口腔內被細菌敗解產生酸,會腐蝕牙齒。所以刷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