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
寶寶滿6個月到12個月這段時間是寶寶突飛猛進迅速生長發(fā)育的時期,也是在喂養(yǎng)上各種情況互相交織狀況百出的時期,媽媽們往往感覺應接不暇又身心疲憊,忙忙亂亂中熬過這6個月后又充滿愧疚,老覺得這幾個月沒有喂好。特別是有些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會因為太過戀奶而拒絕輔食,讓媽媽更難應對。各家的情況千差萬別,應對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往往在這家有效的方法放到別家就沒有效果,所以需要掌握好幾項喂養(yǎng)策略,遇到問題從這幾項出發(fā)就好。
奶和輔食是盟友而不是對手
關于介紹輔食的必要性的文章有很多,所以媽媽都能認識到6個月后必須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才能有利于從液體食物向固體食物的順利過渡。但是太過強調輔食了,媽媽們就會擔心奶吃多了把輔食耽誤了怎么辦,潛意識里就把母乳或奶粉和輔食對立起來。其實母乳或奶粉和輔食是朋友而不是敵人,是共同幫助寶寶健康成長的盟友,媽媽們不要顧此失彼。
那么這些好朋友們的比例又是如何呢?一般而言,要在6個月的時候百分之百全是液體食物包括母乳或奶粉,在寶寶1歲的時候幾乎是一半奶一半輔食,其中奶稍微多一點,到了滿2歲輔食的量要比奶多,奶仍然要保持不能全靠輔食。具體就是:
7~12個月每天保證母乳和或配方奶600毫升,約提供400kcal能量。
13~24個月每天保證母乳和或配方奶500毫升,約提供350kcal能量。
7~9個月輔食的熱量每天200kcal(約50克米粉)
10~12個月輔食的熱量每天300kcal(約75克米粉)
13~24個月輔食的熱量每天350kcal(約90克米粉)
可見奶和輔食這對盟友是奶一直在堅守,輔食逐漸在增加。所以面對各種喂養(yǎng)中出現(xiàn)的狀況,一定不能放棄奶,各種輔食都是在堅持奶量的情況下添加的。
弄清拒絕輔食的原因各個擊破
在沒有搞清楚問題的真正原因前,往往會認為寶寶對母乳以外的食物的拒絕就都是因為戀奶,其實真相只有一個但未必都是因為戀奶。
勺子不合適
寶寶越不吃,媽媽往往想一大口喂下去,就可能用大人用的勺子喂,寶寶肯定是拒絕的。媽媽自己試著用湯勺吃飯就明白了。那用專門的嬰兒1毫升小勺,寶寶也不吃呢?往往是因為喂得太深了,勺子進到嘴里形同壓舌板,寶寶會吃才怪。寶寶的舌頭形狀要從6個月左右形似吸管卷起來的樣子逐步鍛煉到1歲左右能讓食物在嘴里上下左右翻飛。所以用勺喂輔食只要喂到舌尖的位置就可以,剩下的工作讓舌頭來完成,這樣寶寶的舌頭有個咀嚼鍛煉的過程。剛開始常會有把食物頂出來的情況,不是他不喜歡,只是還不太會用舌頭,不要忙著換食物的種類,只要耐心點堅持喂就好。
輔食口味不對
和一般的想象不同,剛開始加輔食的階段寶寶拒絕食物的原因不是因為食物味道太淡了,往往是因為口味太重了。吃過工業(yè)化輔食的媽媽都覺得那些食物沒有味道,那是因為嬰兒的味蕾比成人的嬌嫩得多,成人覺得沒有味道的對于嬰兒卻正合適。家庭自制輔食往往會按照成人的口味來,這樣對于嬰兒而言就太過刺激了。再有寶寶吃新的食物也是一個學習和記憶味道的過程,因此輔食的味道越單一越適合,否則寶寶會覺得混亂而拒絕。用配方奶調米粉就是典型的例子,這種食物的味道有點像配方奶還需要咀嚼,有的寶寶就覺得這味道太怪了,可能會因此拒絕。
環(huán)境不對
寶寶進餐也要有個氛圍,要把吃飯當成一個有儀式感的事情來做,固定的時間、地點、餐椅、餐具……不開電視、不放音樂。要讓整個環(huán)境以吃飯這件事情為中心,這樣才能讓寶寶有安定感,其實寶寶有時候戀奶就是戀那份媽媽給予的安定感,如果是在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吃輔食,寶寶也會吃的。所以在喂輔食的時候也要充滿安定感地看著寶寶。
母嬰之間的依戀是天生的,寶寶拒絕輔食的原因是千差萬別的。在保證奶量的前提下,媽媽開動腦筋注意細節(jié)一定能找到寶寶拒絕輔食的真正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好問題,喂好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