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吾悅
“墨子號”衛(wèi)星與高冷量子學
〇吾悅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一顆科學試驗衛(wèi)星成功升空。這顆衛(wèi)星不僅有著高大上的名字——“墨子號”,還有著高冷背景——它肩負的是探索星地量子通信的使命。它的升空引發(fā)了普通大眾對最前沿科學領域——量子學的關注。這期就讓我們一起跟隨高大上的“墨子號”走進量子世界。
我們都知道分子、原子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粒子??墒沁@只是我們對宏觀世界的淺顯認識。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推進,科學家們發(fā)現量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是能量的最基本攜帶者,不可再分割。比如,光子是光能量的最小單元,不存在“半個光子”,同理,也不存在“半個氧原子”“半個水分子”等等。
量子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主要表現在微觀物理世界。量子不但可用于表述物質構成,還能用于能量、角動量、自旋、電荷等其他物理量的研究。在量子世界中有兩個基本原理: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量子疊加就是指一個量子系統可以處在不同量子態(tài)的疊加態(tài)上。著名的“薛定諤的貓”理論曾經形象地表述為“一只貓可以同時既是活的又是死的”。量子糾纏類似孫悟空和他的分身,二者無論距離多遠都“心有靈犀”。當兩個微觀粒子處于糾纏態(tài),不論分離多遠,對其中一個粒子的量子態(tài)做任何改變,另一個會立刻感受到,并做相應改變。量子科技已經在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目前正在廣為使用的計算機、手機、互聯網、時間標準和導航,包括醫(yī)院里的磁共振成像等,無一不得益于量子科技。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網絡信息時代,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信息安全問題。這不僅牽涉國家機密,普通百姓也難逃影響。個人的網上銀行、手機支付、信用卡信息泄露事件時有發(fā)生,就連QQ號也經常被不法分子盜用等。面對信息安全危機,量子通信技術充當了救世主的角色,它為信息科學的進一步發(fā)展筑起了堅實的基礎。
量子通信指的就是量子密鑰分配技術。量子密鑰分配技術利用“單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來實現密鑰配送的絕對安全?!安豢煽寺《ɡ怼笔侵噶孔恿W中對任意一個未知的量子態(tài)進行完全相同的復制的過程是不可實現的,因為復制的前提是測量,而測量一般會改變該量子的狀態(tài)。
傳統光通信是通過光的強弱變化傳輸信息。從中分出一丁點光并不影響其他光繼續(xù)傳輸信息,測量這一丁點光原理上就能竊取信息。量子通信則完全不同!竊聽者如果想攔截量子信號,并對其進行測量,將不可避免地破壞攜帶密鑰信息的量子態(tài)。這種破壞必然會被信息發(fā)送者和接收者所發(fā)現。根據“不可克隆定理”,同樣不可以不破壞傳輸的量子態(tài),只截取并復制,再繼續(xù)發(fā)送,于是就保證了量子通信的絕對安全。
在《星際迷航》等科幻大片里,瞬間移動是必備神技之一。哆啦a夢的任意門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傲孔討B(tài)隱形傳輸”能否實現瞬間移動神技和任意門嗎?
“量子態(tài)隱形傳輸”是基于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的特性,就是甲地某一粒子的未知量子態(tài),可以在乙地的另一粒子上還原出來。其實傳輸的是粒子的量子態(tài),而不是粒子本身。這種狀態(tài)傳送的速度上限仍然是光速,也不是“瞬間移動”。
現在,在光子、原子等層面已經實現了量子態(tài)隱形傳輸。電影里“大變活人”在原理上是允許的,但目前還遠遠做不到。因為科幻電影里人的傳送,不僅需要把人的實體部分的大量原子、分子傳送,并且嚴格按照原來的相對位置重新排列起來,更何況重現意識和記憶就更復雜了。不過,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也許未來我們還是可以實現人的量子隱形傳態(tài),到那時星際旅行就不是夢啦。
將來機器會不會像《變形金剛》里一樣被裝上量子大腦,從而取代人類?
所謂量子大腦,其實就是當今正在研制中的量子計算機。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對人工智能起到極大的幫助,在數據搜索、分析和處理方面提供遠遠超過目前經典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機器人都是預先設置好程序的,而人是有意識和自由意志的。研究發(fā)現,人腦中的思維機制與量子疊加、量子糾纏或許存在相似之處。所以也有學者認為,未來可望創(chuàng)造出與人腦一樣運行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真到這種程度,機器與生物之間的界限已經非常模糊。這目前還只是一種暢想,未來究竟怎樣還得拭目以待。
“墨子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中首批確定立項研制的4顆科學實驗衛(wèi)星之一,它的成功發(fā)射和在軌運行,不僅將助力于我國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構建,服務于國家信息安全,還將開展對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空間尺度實驗檢驗,加深人類對量子力學自身的理解。
“墨子號”重約640千克,設計壽命為兩年,運行在高度約500千米的極地軌道。目前正在進行衛(wèi)星平臺的測試工作,后續(xù)將開展有效載荷的自測試、地面站配合的載荷測試、天地一體化鏈路測試等工作。所有測試完成后,將在首席科學家的領導下,由科學應用系統組織完成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fā)、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星地量子糾纏分發(fā)以及地星量子隱形傳態(tài)等多項科學實驗任務,實現專項預定的科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