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娜 宋景萍
(河北省康保縣農牧局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北康保 076650)
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多型性及疾病防控
李娜娜 宋景萍
(河北省康??h農牧局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北康保 076650)
最近幾年隨養(yǎng)牛規(guī)模的擴大,由此病感染而誘發(fā)的病毒性腹瀉,對養(yǎng)牛的危害影響日顯突出,民眾對此病的防控更是重視起來。目前,此病病毒型有BVDV和BVDV2兩種。文章總結相關此病毒研究綜述,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致病性、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多型性、牛病毒性腹瀉的防控策略三大方面,就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多型性及疾病防控措施做要點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病毒腹瀉 流行 病毒型
關于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致病性,目前我們知道的是,無論是BVDV1還是BVDV2感染,臨床都可見輕微的臨床癥狀。實際上,早在1950年的美國此病病毒即被發(fā)現(xiàn)并分離出來,首次命名為BVDV。直到1994年,才自感染病牛中分離出病毒感染性極強的BVDV。經實驗室分子手段分析,此類病毒基因結構與首次發(fā)現(xiàn)病毒有著顯著的不同,而被命名為BVDV2。對此病毒致病性的研究,國外基本上走在前列。而國內對此研究尚淺,甚至基因分型都沒有明確界定。此病毒在國內,分別自1984年和1995年,分離出兩種類型的BVDV,但是沒有進一步界定。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科學家經研究證實:BVDV2有著很強的感染性,此病毒感染可導致牛死亡率高達55%左右,已遠遠高出第一種基因型。
牛病毒性腹瀉病毒英文簡稱BVDV,它是一種單股正鏈型的RNA病毒,存在囊膜,基因組長度約為12.5 kb,它存在兩種基因型和多種基因亞型,也就是所謂的變異型,并且同一種基因型還存在多種生物型。不同的類型的病毒在抗原性以及致病性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病毒的基因型是根據(jù)構成病毒的某特有序列進行劃分的,一般都是根據(jù)序列中最保守的區(qū)域進行對比,如果基因分型劃分的比較理想就能夠反映出不同類型病毒的抗原差異性甚至是地域差異。在2002年國際病毒學委員會終于確定這種病毒存在兩種基因型,分別為BVDV1、BVDV2,這兩種基因型在核什酸存在的差異大約在1/4左右,在某端的氨基酸上存在的差異性比較大,達到40%左右。目前根據(jù)病毒基因型差異,可細分約11型類型的基因亞型。病毒分型的區(qū)分,根據(jù)一段時間內病毒在細胞培養(yǎng)導致細胞病變的程度區(qū)分,細分為有CP和CPN。CP型在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表現(xiàn)出明顯的細胞病變,NCP則和它有很大的不同,并不能夠引起細胞發(fā)生病變,不過自然界中分離的病毒主要是以后者為主的,所以科學家一般認為NCP才是病毒在自然界存在的正常形態(tài)。
關于動物疫病的防控,目前主要圍繞著控制、根除兩項工作進行??刂频哪康?,在于將疫病的發(fā)生限制在可接受范圍內,降低因病害發(fā)生帶來的經濟損失。根除的目的,在于一定的區(qū)域范圍內,將某種病毒完全消滅,一段時間內確保此病毒不復存在。針對動物疫病的發(fā)生,各國采取的針對性防控措施略帶差異。就國內實際情況而言,動物疫病的防控主要集中在兩種類型的措施。一則經接種防疫疫苗防控,二則對感染動物的徹底捕殺。兩種措施比較,接種防疫疫苗最經濟實惠,更能降低由此而帶來的經濟損失。接種防疫疫苗,目前有滅活疫苗和弱毒疫苗。滅活苗適用于懷孕牛,但是免疫期偏短。弱毒疫苗免疫期長,但是,生產成本較高,難以批量生產。由此,研制標準化接種疫苗,為當前接種防疫控制病害的重要突破點。但是,僅靠接種病毒疫苗防控往往是不夠的,只要檢疫并且清楚持續(xù)性感染牛才應該是防控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我們還需要注意如果100d以前感染BVDV病毒的牛產下的牛仔也很有可能懈怠BVDV,具體的檢測方法是從牛的血液中對病毒進行分離,也可以借助免疫組化方法檢測牛的皮膚組織中是否含有病毒粒子,在確診之前還需要經過兩次的復診,一般會間隔3周左右的時間,在確證之前一定要注意對疑患病牛和正常牛群進行隔離。
有病牛持續(xù)感染病毒性腹瀉病毒,久之能引發(fā)具有致死性的黏膜病。形成黏膜病的感染動物,多數(shù)不表現(xiàn)典型的臨床癥狀。但是,感染動物能持續(xù)向外排毒,成為此病隱性傳染源。由此,對這些持續(xù)感染病毒的動物,一定要積極鑒別,準確確診,及時給予捕殺,這同樣為此病防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此外,在此病防控過程中,流行病學的監(jiān)測,同樣為重要的基礎保障。在此病的防控過程中,合理結合流行病學監(jiān)測,對本地此病流行動態(tài)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確保發(fā)現(xiàn)有疑似病例,能夠第一時間確診治療,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而擴散疫情。
據(jù)目前的調查了解,牛病毒性腹瀉病毒是牛疫病感染的重要致病源。但是,就此病的危害性,遠不及口蹄疫、禽流感等那樣,存在人畜傳播感染的可能。由此,對此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最近幾年隨養(yǎng)牛規(guī)模的擴大,由此病感染而誘發(fā)的病毒性腹瀉,對養(yǎng)牛的危害影響日顯突出,民眾對此病的防控更是重視起來。目前,此病病毒型有BVDV和BVDV2兩種。比較而言,BVDV2有著很強的感染性,此病毒感染可導致牛死亡率高達55%左右,已遠遠高出第一種基因型。對此病的防控,國內更多的重點集中在接種防疫疫苗防控,或者對感染動物的徹底捕殺。兩種措施比較,接種防疫疫苗最經濟實惠。但是,對持續(xù)感染病毒的動物,將形成傳染性更強的黏膜病,對此務必要積極鑒別,準確確診,及時給予捕殺??傊瞬〉姆揽貞岣叩綉械闹匾暢潭?,減少病害侵蝕,為健康養(yǎng)牛營造良好的外在環(huán)境。
[1]劉曉艷.牛病毒性腹瀉的防治與鑒別診斷[J].農民致富之友,2015,(2):252.
[2]徐海鵬.牛病毒性腹瀉的防治措施[J].畜禽業(yè),2013,(6):83-84.
[3]郭世忠.芻議牛病毒性腹瀉綜合防治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5,(2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