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紅 余偉權 李桃梅 楊翠鳳
(中英合資伊科拜克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新生仔豬腹瀉的主要病因及綜合防控措施探討
鄧小紅 余偉權 李桃梅 楊翠鳳
(中英合資伊科拜克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近幾年,腹瀉是新生仔豬的重要殺手,嚴重影響著豬場的經濟效益。生產實踐中,豬場使用了眾多方法,但收到的效果各不相同,損失依然巨大。根據筆者多年的臨床和實驗室診斷經驗,就新生仔豬腹瀉的臨床表現(xiàn)、解剖癥狀和主要病因作了闡述,另對綜合防控方法做了總結和探討。
新生仔豬;腹瀉;主要病因;綜合防控
2010年11月末,筆者接觸河北農場第1例新生仔豬腹瀉,距今已6年了。在處理上百病例期間,筆者堅持臨床診斷與江蘇省農科院、華中農業(yè)大學、浙江省農科院和揚州大學等實驗室診斷相結合。面臨冬春新生仔豬腹瀉易發(fā)之時,筆者現(xiàn)將農場腹瀉臨床特點、解剖特征、主要病因調查及綜合防控措施綜述如下,希望能給同行有所幫助和啟發(fā),也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更好地幫助農場防控好新生仔豬腹瀉。
(1)2011—2014年,新生腹瀉仔豬疫情在全國農場表現(xiàn)大流行和地方性流行,2015年至今,表現(xiàn)地方性小流行或散發(fā)性。
(2)農場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在秋冬季節(jié)更易常發(fā)。
(3)新建豬場和頭胎、二胎比例高的農場易發(fā),發(fā)病往往由初產母豬所產仔豬擴展到經產母豬所產仔豬。
(4)腹瀉死亡豬主要是7天以內仔豬,普遍是在仔豬出生后2~3天發(fā)病,早者在出生18小時后就開始發(fā)病。
(5)豬場腹瀉往往從飼養(yǎng)硬件條件差的育肥豬開始,它們表現(xiàn)7天左右一過性腹瀉,然后逐漸通過工作服、飼料車、人員等帶毒傳播到產房及其他階段豬。
(6)豬場腹瀉有持續(xù)性和反復性,尤其是豬場有藍耳病、圓環(huán)病毒病和霉菌毒素免疫抑制性問題的情況下。
(7)在同一分娩舍,限位欄腹瀉仔豬有跳躍式發(fā)生,即相鄰兩欄一欄仔豬發(fā)生,另一欄不發(fā)生,這跟不同母源抗體水平有關。
(8)7天內腹瀉仔豬死亡率能達到10%~85%,10天后腹瀉仔豬可以通過早期斷奶、人工哺乳和調欄寄養(yǎng)等方式減少死亡,但腹瀉幸存仔豬在保育舍難飼養(yǎng),生長速度緩慢,有較高的死淘率,尤其更易感染口蹄疫。
(9)不同農場腹瀉仔豬發(fā)病率、死亡率高低有較大差異,各個豬場檢測病原也有所不同。
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腸壁變薄,充滿氣體和黃綠色液體,腸道出血,但回腸后段沒有明顯變化,肝臟腫大發(fā)黃,膽囊腫大充盈;胃黏膜出血、表面有淺表層潰瘍,胃內有未消化的白色凝乳塊;腸道絨毛變短或脫落,小腸絨毛上皮有空泡或脫落,腸系膜淋巴結水腫;脾臟邊緣有鋸齒狀梗死;腎表面有針尖到針頭大出血點,腎盂有結晶;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劉云波等[1]采集來自中國13 個省市1 282 份腹瀉樣品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陽性率為24.49%,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陽性率為2.65%,偽狂犬病病毒(PRV)陽性率為3.20%;庫旭鋼等[2]對全國11 個省市143家規(guī)?;i場送檢的985份糞便、小腸內容物、乳汁等進行了PEDV、TGEV、PRV、庫布病毒(PkoV)、博卡病毒(PboV)的病原學檢測,結果顯示,在腹瀉臨床樣本中PEDV、PKoV、PBoV、PRV和TGEV檢出率分別為81.9%、75.3%、31.2%、9.6%和0.6%;在2014年1月到2014年9月,筆者同江蘇省農科院獸醫(yī)研究所部分同志一起對華東地區(qū)201份腹瀉病例樣品進行了PEDV、TGEV、輪狀病毒(RV)、PboV與PkoV的診斷檢測。結果表明,送檢病料PkoV感染率為100%,PEDV與PboV感染率均達35%以上,PkoV與PEDV混合感染率達69.0%,PkoV病毒與PboV混合感染率也達到了13.8%,此外還存在PEDV、TGEV、PkoV病毒混合感染與PEDV、 PboV、PkoV混合感染情況。在6年送病料期間,部分病例檢測到了繼發(fā)大腸桿菌和球蟲,也有飼料霉菌毒素超標引起拉稀。最近兩年,喻正軍等[3]通過臍帶血檢測到了藍耳病病毒、圓環(huán)病毒、豬瘟病毒、細小病毒和乙腦病毒的參與。在各個機構檢測結果中,雖然各種仔豬腹瀉病原占有比例有所不同,但PEDV的檢出率都占有相當高的比例。筆者認為它是新生仔豬腹瀉的主要元兇,本文也將流行性腹瀉(PED)防控作為重點探討。
為探究2010年末后PED在新生仔豬群不斷盛行的原因,筆者在博士論文期間對該病做了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導致臨床發(fā)病的PEDV在S1、ORF3和N基因序列與現(xiàn)有疫苗毒株CV777基因序列有所不同;生產培養(yǎng)高滴度PEDV較為困難,現(xiàn)有部分廠家疫苗滴度偏低;PED免疫以腸道黏膜免疫為主,保護性抗體以IgA為主,口服免疫優(yōu)越于后海穴及肌肉注射,但疫苗口服PEDV易受到豬胃腸道中的酸堿破環(huán)。正因為上述幾個方面的原因,讓PED防控效果變差或難以防控。
(1)做好生物安全和控制溫、濕度工作。新生腹瀉仔豬眾多病原主要以接觸水平傳播和核心豬群(公豬和母豬)垂直傳播為主,引進后備豬要隔離消毒,進入豬場人員和車輛要嚴格消毒;產房環(huán)境溫度要控制在18~24 ℃、濕度在70%以下,仔豬睡眠溫度要控制在24~34 ℃,初生仔豬在7日齡內溫度要控制在30 ℃以上。
(2)做好母豬健康管理工作。母豬健康管理對于預防新生仔豬腹瀉至關重要。因為新生仔豬腹瀉時間來得早,通過疫苗免疫和保健產品預防往往是來不及的,必須保證妊娠母豬和分娩母豬健康,讓分娩母豬不處于腹瀉病原血癥,奶水中不帶毒和保證母豬奶水充足。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冬季適度提高妊娠母豬料中能量、蛋白和飼喂量,保持種豬抗寒和抗病能力;把握好飼料原料品質,防止霉菌毒素超標;做好產房消毒和欄舍干爽工作,要提前7天左右做好清洗、消毒產床,母豬在上產房及臨產前要做好臀部和乳房的清洗和消毒。在寒冷季節(jié)選擇干粉消毒劑,降低產房濕度;重點做好PEDV、TGEV的防控。具體做法是在9月份和11月份對核心豬群普免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二聯(lián)滅活疫苗,頭胎母豬、二胎母豬在產前50 天、30 天和產前15 天再分別接種1針二聯(lián)活疫苗及2針滅活疫苗;3 胎及以上的母豬在產前50天和30天實行二聯(lián)活疫苗及滅活疫苗接種,活疫苗采取口服或后海穴注射,滅活疫苗后海穴注射;做好初乳管理,產前產后15 天的母豬料中加入益生菌。另外,做好新生仔豬接產和初乳管理工作,保證初生的每頭仔豬,在分娩后的6小時內吃到3次初乳,因為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等。
(1)準確診斷。新生仔豬腹瀉病因很多,有環(huán)境性、細菌性、病毒性、寄生蟲性和營養(yǎng)性,豬場應及時請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到現(xiàn)場了解發(fā)病情況、結合解剖診斷結果并采集病料到實驗室有目的性的診斷,找出發(fā)病主要元兇,針對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2)隔離。豬場一旦發(fā)病,要做好隔離消毒工作,發(fā)病豬舍實行專人飼養(yǎng),嚴防病原傳播到待產產房,重點保護好產前7天內分娩母豬。
(3)寄養(yǎng)和調欄飼養(yǎng)。一旦發(fā)現(xiàn)可疑或剛開始腹瀉的初生仔豬,應立即與帶仔超過7天未發(fā)生腹瀉的母豬互換帶仔或寄養(yǎng),如果母豬不夠更換,可以在7天后再互換回來,換回來的小豬一般不會再發(fā)生腹瀉。
(4)產房新生仔豬暫停剪牙、斷尾、補鐵和接種藍耳病疫苗工作。
(5)對于來勢兇猛、仔豬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偽狂犬病和豬瘟野毒陰性豬場,采取返飼。返飼材料制作很關鍵:將發(fā)病6~17小時的產房仔豬小腸剪碎,放在組織勻漿機內在低溫環(huán)境下制成勻漿,每100 g勻漿加慶大霉素注射液5 mL、硫酸粘桿菌素4 g和鮮牛奶300 mL,反復凍融3次。飼喂待產4周以上的懷孕母豬、空懷母豬、后備母豬,每頭母豬在飼料中加20 mL勻漿,如果母豬出現(xiàn)腹瀉、嘔吐和采食量下降,證明返飼成功,在2天內有癥狀母豬不做處理[4],未出現(xiàn)腹瀉的母豬可做2次返飼,間隔24小時,7 天后可以接種滅活疫苗或自家組織滅活疫苗(一頭發(fā)生腹瀉仔豬的腸組織只做100 mL左右來保證抗原含量)。
(6)偽狂犬病和豬瘟野毒陽性豬場,不能采取返飼。待產2 周以上的懷孕母豬、空懷母豬、后備母豬口服1.5~2 頭份活疫苗,7 天后可以接種滅活疫苗或自家組織滅活疫苗。
(7)對于藍耳病活躍場,可在母豬產前15 天,在每噸飼料里添加160 g泰萬菌素、300 g黃芪多糖、200 g阿莫西林(劑量均以純粉計算),拌料飼喂來保證奶水品質。
(8)發(fā)病小豬采取腹腔補液,5%碳酸氫鈉(防止嘔吐導致酸中毒)、5%糖鹽水,加入慶大霉素、阿托品、維生素B1(注意水浴加熱到40℃左右,補液可按照20~30 mL/頭,上下午各一次)。
(9)加強小豬保溫和清潔衛(wèi)生,初生1周左右的仔豬,要保持其在30℃以上的環(huán)境。如果沒有條件使用電熱板或暖風,可采取在保溫箱鋪麻布袋或多加保溫燈的措施。
(10)注意消毒,在上產床前,徹底對母豬臀部、陰戶、乳房清洗和消毒;腹瀉暴發(fā)時,豬群可用低濃度酸制劑飲水3~5天。
[1] 劉云波, 趙洪翠, 王志成, 等. 豬病毒性腹瀉分子流行病學調查[J].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13, 40(2):204-207.
[2] 庫旭鋼, 凌澤熹, 何啟蓋, 等. 豬病毒性腹瀉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分析[J]. 養(yǎng)豬, 2012(5):101-102.
[3] 喻正軍, 李增強, 喻恒軍, 等. 臍帶血檢測技術在產房仔豬腹瀉疾病預警及其臨床應用[J]. 豬業(yè)科學, 2016, 33(2):100
[4] 孫裴, 高亞飛, 高亞成, 等. 美國暴發(fā)豬流行性腹瀉后的控制策略及經驗借鑒[J]. 中國豬業(yè), 2016, 11(9):68-71.
S858.28
A
1673-4645(2017)01-0016-03
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