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飛
(甘肅省古浪縣畜牧獸醫(yī)局,733100)
一例豬喘氣病中西藥結合治療
張鵬飛
(甘肅省古浪縣畜牧獸醫(yī)局,733100)
豬喘氣病,又稱豬支原體肺炎,是支原體科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豬的一種接觸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傳染病。本病的主要臨床癥狀是,病理變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內。肺臟是病變的主要器官。急性病例以肺水腫和肺氣腫為主,發(fā)病豬的生長速度緩慢,飼料利用率低,育肥飼養(yǎng)期延長。
2016年9月17日古浪縣黃花灘鎮(zhèn)榮昌種豬場有9頭仔豬發(fā)生氣喘咳嗽,由輕而重,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經畜主用藥治療未見療效,體溫基本正常,有一頭體溫39.8℃,隨后采用中西藥物交替治療后有明顯療效,于9月25號痊愈。
病豬常于清晨、晚間、運動后或進食后發(fā)生咳嗽,由輕而重,嚴重病豬張口劇喘,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勢,時發(fā)痙攣性陣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耳、皮膚發(fā)紺,病豬常因窒息而死。一般有臨床癥狀的病豬,體溫一般正常,有繼發(fā)感染則體溫升高,食欲大減或廢絕,日漸消瘦,而且是一只豬發(fā)病隨后相隔5-10天就有部分或者全部豬咳嗽、喘氣,食欲大減的癥狀。
病理特征是肺的尖葉、心葉、中間葉和膈葉前緣呈“肉樣”或蝦肉樣病變。肺組織硬,呈灰紅色或灰黃色,半透明狀,切割時,切面組織致密,濕潤而平滑。氣管、細支氣管中通常有卡他性分泌物。肺病變部腫大,淡紅色或灰紅色半透明狀,界限明顯,象鮮嫩的肌肉樣。
3.1 堅持自繁自養(yǎng),嚴格杜絕外來發(fā)病豬只的引入。如需引入,一定要嚴把隔離檢疫關(觀察期至少為兩個月),同時做好相應的消毒管理。
3.2 保證豬群各階段的合理營養(yǎng),避免飼料霉敗變質:結合季節(jié)變換做好小環(huán)境的控制,嚴格控制飼養(yǎng)密度,實行全進全出制度,多種化學消毒劑定期交替消毒。
3.3 由于豬肺炎支原體可以改變表面抗原而造成免疫逃逸,導致免疫力減弱,因此豬場需配合藥物防治,一個療程一般3~5天,特別是懷孕母豬拌料凈化,其所產仔豬單獨飼養(yǎng),不留種用,條件具備的豬場實行早期隔離斷奶,盡可能減少母豬和仔豬的接觸時間。
4.1 中藥治療:魚腥草25g,全瓜蔞3個,麻黃、半夏、冬花、桑白皮、蘇子、百部各15g,杏仁12g,銀花30g,甘草9g,共為細末,均勻拌料飼喂。大豬每次30-60g,小豬每次6-15g,連喂5-7次。
4.2 西藥治療:(1)按每噸飼料中添加林可霉素200克,連喂21天。(2)硫酸卡那霉素每千克體重用10-20mg,肌注,每天2次,連用5天。
S858.28
B
1003-8655(2017)03-0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