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未晨
都說當今的父母焦慮,他們除了要考慮孩子“上什么學校”“報什么課外班”等關(guān)乎人生的大事,還要擔憂“客人來了孩子夠不夠禮貌”“孩子犯了錯誤能不能打”等諸多小事。父母在孩子的每個年齡段都有養(yǎng)育的困惑。
困惑一:到底該給孩子多少自由和尊重
張帆的女兒上一年級,平時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秉承的原則就是平等、自由。有時候真的很生氣也不會對孩子打罵,最多說上一句:“你給我閉嘴?!苯Y(jié)果,前幾天張帆夫婦因為女兒做錯事而給她講道理時,她沖著父母喊了一句:“你給我閉嘴?!边@下子張帆夫婦真生氣了,發(fā)起火來。很少看到父母對自己發(fā)火的女兒便大哭起來,“你們怎么能這樣對我呢?你們都不愛我?!?/p>
很多家長跟張帆有著類似的困惑,都說西方教育的一大特點就是平等和尊重,這樣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是,這樣教育的副產(chǎn)品怎么會是脆弱?
有專家指出,平等和尊重就像陽光和空氣,是孩子成長中最優(yōu)質(zhì)的成分,但是也要讓孩子經(jīng)歷風雨?!白鹬睾推降炔荒茏兂蛇^度的驕縱,否則孩子就會變得脆弱和受不得委屈?!?/p>
困惑二:規(guī)矩和限制如何拿捏
勾麗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她現(xiàn)在的煩惱是在教育中拿捏不好尺度。
兩個兒子現(xiàn)在8歲,已經(jīng)很有主見了。但是兒子越來越多的“小主見”對于勾麗來說,是越來越難控制了。比如家里來了客人,勾麗讓兩個兒子跟客人打招呼,并且?guī)е腿思业男〉艿芑蛐∶妹靡黄鹜?。兩個兒子就是不愿意,而且會說:“為什么老強迫我們做不喜歡的事情。”
勾麗的困惑挺普遍,尤其是對那些在教育上有追求的父母來說。
隨著整個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重視,與家庭教育相關(guān)的理論隨處可見,家長們被最大限度地“武裝”了起來。很多家長躍躍欲試,希望能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自己日常的家庭教育,而真在教育中實踐起來,便會發(fā)現(xiàn)教育中最難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理論,而是如何拿捏教育的尺度。比如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擁有創(chuàng)造性,但是卻煩惱如何在保護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同時,還能讓孩子守好底線。
我們的家長總是看到西方教育中的自由,但是這個自由是建立在嚴格的規(guī)矩基礎(chǔ)之上的。專家介紹,一名中國頂尖中學的女孩到美國做交換生,沒過多久,家長就接到學校要開除孩子的通知,所有人都非常震驚。學校給出的理由是:這個孩子從不吃早飯而且連續(xù)頂撞老師。
在很多中國家長“從不吃早飯”只會跟孩子的健康相關(guān),絕不可能會成為開除孩子的理由。后來經(jīng)過進一步了解才知道,學校規(guī)定的每天進校時間是從吃早飯開始的,不吃早飯就意味著上學遲到,破壞了學校的規(guī)定。
而我們的家長心中通常還有另一個衡量規(guī)矩的標準,比如,家長會認為如果上課去晚了那才算真正的遲到,但是沒吃早飯又沒有耽誤上課時間應該不算。而在西方很多學校,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不能破壞?!拔覀兛傆X得孩子需要快樂教育,但是把最根本的東西都忘了,這就導致我們的孩子沒有規(guī)矩或者教養(yǎng)?!敝袊逃诰€總編輯陳志文說。
困惑三: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全才還是專才
鄧先生在北京一家出版企業(yè)做高層領(lǐng)導,夫妻雙方都有很好的教育背景,這種比較有學識的家長也有困惑。
鄧先生的女兒已經(jīng)上高一了,不過剛剛過去的這一年,鄧先生一家過得非常糾結(jié)。女兒非常喜歡繪畫,鄧先生和愛人也支持孩子。不過,就在女兒走到初三這個人生岔路口上,這位父親開始困惑。雖然鄧先生也希望女兒能沿著繪畫這個愛好走下去,但是他的內(nèi)心仍然希望女兒是一個全才。雖然鄧先生所說的“全才”并不是各科都很優(yōu)秀,但是希望孩子能涉獵面更廣。因為“底子夯實了、路寬了,將來的發(fā)展機會才會更多”。
不過,鄧先生的焦慮被女兒破解了。女兒對鄧先生說:“將來不管怎么發(fā)展,人們都是要看你在某一方面有多么高精尖,而不是看你有多全才?!编囅壬氲皆趩挝焕?,自己也是更看重員工某一方面的特長,并不要求員工樣樣能干。
有人說,現(xiàn)在的家長是中國最特殊的一代,因為他們既趕上了教育理論足夠充足的時候,所以擁有比以往任何一代家長更強烈的教育實踐的沖動;他們又面臨著整個教育界的深度改革,這使得他們在教育策略的選擇上缺少可以借鑒的經(jīng)驗;同時,他們還要面對獨生子女的教育難題,而他們中的很多人自己也是獨生子女……不過,再多的難題、再多的困惑也都有破解的方法,這其中最忌諱的就是照搬,最難得的就是冷靜。
(摘自《中國青年報》2016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