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生
(重慶市潼南區(qū)古溪鎮(zhèn)獸醫(yī)站402673)
通風在肉雞養(yǎng)殖疫病防制發(fā)揮的作用
李貴生
(重慶市潼南區(qū)古溪鎮(zhèn)獸醫(yī)站402673)
在肉雞養(yǎng)殖的過程中,很多養(yǎng)殖戶只重視保暖,而忽視了通風的重要性,從而導致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這種影響在肉雞中后期尤其嚴重。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討論通風在肉雞養(yǎng)殖疫病防制中發(fā)揮的關鍵作用??諝赓|量對肉雞的影響,通風對肉雞疫病防控及對肉雞生產中后期的作用,雞舍的通風方式。
通風;肉雞養(yǎng)殖;疫病防制;技術措施
雞舍內通風不良會導致有害氣體增加,空氣質量變差,主要的有害氣體有 NH3、 H2S、 CO、 CO2。
通常雞舍內的NH3的濃度應低于20mg/L。NH3溶于水,呈強堿性,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濃度過高會使嚴重刺激雞的粘膜,從而引起結膜炎、上呼吸道充血、水腫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導致雞的采食量下降,抵抗力降低,也會使雞敗血支原體疾病的發(fā)病率升高,而致使其生產性能下降。
雞舍中的破損雞蛋以及糞便會產生H2S氣體,如果通風不良會使舍內的H2S氣體含量迅速增加,而其分子質量大于空氣的分子質量,所以會沉積在雞舍底部,對地面的雞造成嚴重的危害??墒闺u產生角膜炎,嚴重時還可能出現(xiàn)呼吸中樞麻痹致死的現(xiàn)象。雞長期處在低濃度H2S氣體的環(huán)境中會使其抵抗力逐漸降低,易患疾病,從而影響雞的生產性能。雞舍中H2S氣體的濃度不能超過10mg/L。
CO使一種無色無味無刺激的氣體,雞舍中的CO是有些雞場在冬季燒煤取暖控制雞舍溫度時,煤炭未完全燃燒而產生,CO有很強的毒性,與血紅蛋白結合會造成雞中毒,多發(fā)生在育雛雞舍中,情況嚴重的能導致雛雞大量死亡。
雞舍內的飼養(yǎng)密度過大及通風不良易導致CO2含量過大,CO2濃度的大量上升會使雞舍內的氧氣含量降低,導致雞慢性中毒。
想要肉雞健康,離不開充足的氧氣,良好的通風能夠促進雞舍內的有害氣體排出,為雞群提供新鮮充足的空氣,以促進雞的新陳代謝,提高飼料利用率,增強抗病能力。
雞呼吸的空氣通過鼻腔和喉頭直接到達肺和氣囊,肺是雞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但較小,并連接氣囊,氣囊是禽類具有的特殊組織,在體內的各個部位都存在,與雞的骨骼和其他臟器相通。在通風不良時,雞舍內的空氣污染嚴重,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此種呼吸機制使得病原體沿著呼吸道直接進入雞體內的各個組織,而雞沒有淋巴結,無法將病原體在體內消除,于是出現(xiàn)病情嚴重,死亡率高,疾病傳播迅速的情況[1]。直接影響?zhàn)B殖戶的經濟效益。
在早期育雛階段只保溫不重視通風,會導致肉雞在中后期患腹水癥的概率增加。在2~4周齡時通風換氣不良,易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大腸桿菌病的發(fā)生。
其一,肉雞生產的中后期對氧氣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在保證雞舍內溫度的同時,要增加通風量才能夠滿足肉雞的生長需求。
其二,肉雞生產的中后期采食量變大,體重增加,排泄物增多,呼出的CO2也有所增加,這就導致了雞舍內的有害氣體迅速增加,如果通風不良,有害氣體無法及時的排出舍外,嚴重影響肉雞的生長發(fā)育,增加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中后期肉雞增長迅速,一旦發(fā)生死亡,損失會很嚴重,因此,此時的飼養(yǎng)管理要在保證雞舍內溫度合適的條件下,加大通風量,保證雞舍內的環(huán)境適宜。
雞舍合理的通風能有效調節(jié)舍內溫度濕度,排出有害氣體,改善空氣質量。目前給雞舍進行通風的方式主要有負壓通風,縱向通風和自然通風。也可幾種通風方式混合使用。
負壓通風適合在寒冷季節(jié)使用,是通過使用排氣扇,使雞舍內空氣產生負壓,而排出舍內空氣,帶入舍外新鮮空氣。
縱向通風適合炎熱的夏季,在雞舍的一端設置一個進風口,另一端安裝風機,使空氣進行流通。
自然通風適合開放式或半開放式且跨度較小的雞舍,通過窗口或排氣孔形成 “過堂風”[2],在通風時要注意舍內的溫度,防止雞群被賊風侵襲。
合理的對肉雞舍進行通風,不僅能改善空氣質量,降低疫病的發(fā)病率,還能提高雞的新陳代謝和飼料利用率,從而增加經濟效益。在選擇通風方式時,要根據(jù)雞舍溫度,雞群情況合理進行安排。
[1]李建海,劉喜海.肉雞養(yǎng)殖過程中通風與疾病控制的關系[J].養(yǎng)禽與禽病防治,2013(8):29-30.
[2]康沛.雞舍環(huán)境控制技術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4(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