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法務部下屬民法修訂委員會的《民法修訂草案》規(guī)定,除子女不履行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或對父母施以傷害、暴力等罪行之外,“父母受到虐待或其他不當待遇時,原定贈予的財物可予以收回”。
韓國反對派新政治民主聯合黨最先提出“不孝子防止法”修訂案,國會少數派領袖李鐘杰近日表示,“不孝子防止法”的目的并非懲罰不孝子,而是要推廣家人間和諧。
韓國很多上了年紀的父母為了讓子女過好生活,無條件將財產贈予子女,但子女拿到身家后,卻拒絕供養(yǎng)父母。韓國媒體將此稱為“繼承貧窮群體”現象。韓國《中央日報》去年深入調查“繼承貧窮群體”現象,發(fā)現2007年至2013年間,當地144宗父母子女之間的供養(yǎng)費訴訟,約三成的原告都是“繼承貧窮父母”。這些父母通過贈予和繼承手續(xù),將自己的財產全部分給了子女,結果子女卻拒絕履行供養(yǎng)責任,父母只好將子女告上了法庭。這些老人平均年齡達77歲,每月生活費平均不到34萬韓元,大部分只能依靠退休金維持生活。開庭時,大部分子女都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不叫父親母親,訴訟往往造成父母與子女間及兄弟姊妹間關系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