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
(遂平縣中醫(yī)院中醫(yī)內科,河南 遂平 463100)
·臨床研究·
愈梗通瘀湯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預防作用
李建成
(遂平縣中醫(yī)院中醫(yī)內科,河南 遂平 463100)
目的:觀察愈梗通瘀湯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預防作用。方法:將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藥物、β受體阻滯劑、低分子肝素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愈梗通瘀湯加減(當歸、大黃、陳皮、半夏、川芎、延胡索、佩蘭、生曬參、丹參、藿香、生黃芪)治療,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兩組均以2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結果:治療組的腦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運重建、再住院、死亡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后、治療后6個月隨訪的生活質量評分、梗死面積較對照組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愈梗通瘀湯可以有效預防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腦血管不良事件,安全高效。
愈梗通瘀湯/治療應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心腦血管不良事件;預防作用;臨床觀察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狹窄化,心肌組織持續(xù)性缺血、缺氧,導致局部組織壞死的一種臨床病癥[1]。多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2 d乃至2周內出現前驅癥狀,如原有心絞痛加重、發(fā)作時間延長,或是以往無心絞痛者突然出現長時間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一旦發(fā)作,病情變化極快,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臨床上通常采用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以及抗血小板等西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但近年來有學者開始從中醫(yī)學角度對該病進行研究,提出了愈梗通瘀湯加減療法,并取得了較好療效[2]。2013年5月—2016年5月,筆者采用愈梗通瘀湯加減聯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43例,以觀察該藥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預防作用,總結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39~68歲,平均(42.7±5.8)歲;病程1~10 h,平均(4.25±1.14) h。對照組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38~70歲,平均(42.1±5.4)歲;病程1~11 h,平均(4.17±1.12) h。所有病例均符合《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3]中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伴有持久地胸骨后或心前區(qū)壓榨性疼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臨床癥狀。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藥物、β受體阻滯劑、低分子肝素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愈梗通瘀湯加減,藥物組成:當歸10 g,大黃10 g,陳皮10 g,半夏10 g,川芎10 g,延胡索10 g,佩蘭12 g,生曬參12 g,丹參15 g,藿香15 g,生黃芪15 g。加減:心痛甚者,加三七粉3 g、細辛5 g;血瘀重者,加莪術10 g、赤芍12 g、水蛭12 g;大便干結者,加麻仁12 g、桃仁12 g;心功能不全者,加何首烏30 g、酸棗仁30 g;五心煩熱者,加生地黃10 g、沙參10 g、麥冬12 g、石斛30 g。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溫服。
兩組均以2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
①兩組均于治療后6個月隨訪,觀測病癥變化情況,統計腦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運重建、再住院及死亡5項心腦血管不良終點事件的發(fā)生率。②根據心絞痛量表[4]對患者不同治療時段的生活質量指標進行評分,包括軀體活動受限程度(20分)、心絞痛發(fā)作情況(20分)、病情穩(wěn)定程度(20分),其中每小項計2分,總分60分,分數越低說明生活質量越高[5]。③記錄不同時段的患者梗死面積,對比各項指標,評價愈梗通瘀湯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預防作用[6]。
5.1 兩組治療后心腦血管不良終點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心腦血管不良終點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
5.2 兩組不同時間段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間段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隨訪對比,△△P<0.01。
5.3 兩組不同時間段梗死面積對比
見表3。
組 別例數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后6個月隨訪治療組4342.38±2.9740.12±2.05**##31.15±4.83**△△對照組4342.23±2.6332.85±1.83**16.24±5.85**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隨訪對比,△△P<0.01。
大量臨床研究[7]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多發(fā)生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基礎上,由于某些誘因致使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塊表面聚集,形成血栓,突然阻塞冠狀動脈管腔,導致心肌缺血壞死;此外,心肌耗氧量劇烈增加或冠狀動脈痙攣也可誘發(fā)急性心肌梗死,常見誘因有過重的體力勞動、情緒激烈變化、暴飲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煙及大量飲酒等。該病主要臨床癥狀為胸骨后或心前區(qū)壓榨性劇痛突然性持續(xù)發(fā)作,伴有煩躁不安、發(fā)熱等癥狀,心電圖有典型改變;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該病常引起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fā)癥,高齡患者易產生神志障礙。
急性心肌梗死可歸為中醫(yī)學“卒心痛”范疇,包括“厥心痛”“真心痛”[8]?;颊哳伱姘岛?,口唇及齒齦暗紅,皮下瘀血,舌質紫暗,舌下脈絡迂曲,舌苔厚膩,病癥初期脈象多弦滑,中期多為澀脈,后期可見弱脈、結代脈等。愈梗通瘀湯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腦血管不良事件有良好的預防作用。方中人參、黃芪并用,有益氣生肌、補氣行血之效;當歸、丹參并用,有調氣養(yǎng)血之效,可使氣血各有所歸,活血而不破血;川芎有理氣定痛、化瘀抗栓通脈的作用;藿香、佩蘭、陳皮、半夏合用,理氣燥濕化痰;生大黃活血化瘀,通腹瀉濁。全方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療效顯著[9]。本研究采用愈梗通瘀湯加減聯合常規(guī)西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在不同時間段,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梗死面積及心腦血管不良終點事件的發(fā)生率的統計數據均顯示:愈梗通瘀湯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預防作用更佳。
本研究表明:愈梗通瘀湯可以有效預防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腦血管不良事件,安全高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光彬.卡維地洛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8):2092-2093.
[2]陸麗元.愈梗通瘀湯治療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6,35(7):71-73.
[3]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專題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J].廣東醫(yī)學,1982,8(9):33.
[4]伍裕.中醫(yī)治療對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后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4):129-132.
[5]盧振峰,沈建平.中醫(yī)藥對急性心肌梗死預后的干預作用[J].吉林中醫(yī)藥,2015,35(5):446-449.
[6]劉焱,孫麗萍,王會穎.心腦舒通膠囊聯合阿司匹林干預阿司匹林抵抗者心腦血管不良事件及實驗室指標的療效評估[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5):518-519.
[7]楊建宇,朱慶文,王暴魁,等.中醫(yī)藥治療心系疾病匯講[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24):65-78.
[8]石景洋,唐學敏.中藥對間充質干細胞培養(yǎng)分化及干細胞移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49):9283-9286.
[9]陽正國.中醫(yī)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2,28(5):433-436.
(編輯 顏 冬)
1001-6910(2016)12-0039-03
R541.4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6.12.17
2016-09-01;
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