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曉林
遠方的祝福
◎ 劉曉林
自從有了網絡之后,各種各樣的聯(lián)絡方式層出不窮,不論大家相隔多么遙遠,這座架在空中的便捷通道,讓彼此沒有了距離。不論何時、何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沒有了任何的障礙,真可謂“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令我欣慰的是,近期加入的這個戰(zhàn)友群,就像是一片盛開的花海,每天的“早安問候、美片欣賞、時政論壇、開心一刻……”目不暇接,宛若一個快樂的大家庭。在群里,戰(zhàn)友們的動向都一清二楚,不論哪一個人身邊發(fā)生的事情,都會在第一時間“播送”出去,時效性堪比央視的《新聞聯(lián)播》。
這幾天一戰(zhàn)友身體欠佳住進了醫(yī)院,只見網上雪片似的問候和祝福鋪天蓋地飄落下來,像一股股暖流、一縷縷陽光,但愿這樣的關懷能給病榻上的戰(zhàn)友增添一些戰(zhàn)勝病魔的能量和力量。
在這里,我想借助網絡這個平臺,同樣給他送去平安和祝福,遙祝他身體早日康復。盡管這些話說得不痛不癢,盡管這些話只出現(xiàn)在一個虛擬的空間,但是我的心是真誠的,每一句話也是由衷的。
每一個人都會有生病臥床的那一天。我也曾為自己做過假想,我覺得應該趁著頭腦清醒的時候,為自己做一個恰如其分的選擇,或是將自己封閉起來,或是將病情向好友公布。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
也許為了尊嚴,有人會將自己封閉起來;也許為了忘卻自己是個病人,有人依舊和朋友“廝混”在一起。我覺得,選擇封閉可能更需要堅強些,因為所有的苦難只有你一個人來承擔。那么選擇公開呢,我倒覺得是內心豁達的表現(xiàn)。一個人不論是否有病,原本的你是不會改變的,即便是過去你沒有臥床,也不能證明病不在身,只是你不曾知道自己的身體已“病入膏肓”罷了。所以,那時你依舊可以在大江大湖里暢游,依舊整日與同類形影不離地在一起。然而病情一旦揭曉,立刻就把自己圈在了一個小“水缸”里,包裹在“純凈水”之中,眼前沒有同類游動,沒有“泥床”和“藻類”,這種與世隔絕的做法,與其說是治病,不如說是慢性自殺。許多人選擇這樣的方式了卻余生,過分相信現(xiàn)代醫(yī)療的先進性。但是那種冷冰冰的治療方式,我倒覺得會“治死”更多的人。
因此,面對病魔,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去理會它,因為你早就與它共存了許多年,過去不知道它存在,你天天都是快活的。那么現(xiàn)在依然要當作它不存在,依舊快活、樂觀、無畏地去生活。有些人最后的選擇是索性放下一切,到想去的地方去,見想見的人,和想交談的朋友說話,依著自己的情趣好好生活每一天。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填充自己的生活空間,彌補自己的生活遺憾,這種精神上的放松,這樣的“藥物治療”,有時真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然生命的長度不能控制在自己手里,那么就控制好自己生命的寬度吧。遙祝我那病中的戰(zhàn)友早日康復,好好生活,我愿為你送去一年365個祝福。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