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情動而辭發(fā) 覘文而見心

        2017-01-10 00:23:42母華敏
        創(chuàng)作評譚 2016年6期
        關鍵詞:出版社心靈愛情

        母華敏

        初讀路文彬的隨筆,是在其博客上,當時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而最吸引筆者的不是他飛揚的文采和廣博的學識,而是其熱烈的情感和獨特的思想,那種對女兒的摯愛、對學生的關愛、對文學的喜愛、對生命的熱愛以及新穎獨特的觀點、不流于俗的思想深深地打動了筆者。讀他的隨筆,既有一種情感被激發(fā)、心靈被凈化的快感,又有一種思想被沖擊、靈魂被豐富的愉悅。他的隨筆,可謂是當今文壇不可多得的一道精神盛宴。

        路文彬的隨筆主要有三部:《閱讀愛情》(再版更名為《親愛的,我想你—關于愛情的30堂課》)、《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被背叛的生活》,還有一些則散見于其博客1和各種報刊。這些隨筆,思考最多的是愛情問題、文學創(chuàng)作和批評問題、教育問題以及旅游等問題,此外還有對翻譯的探討及對影視的品評。限于篇幅,后二者不再展開討論?!堕喿x愛情》通過對世界各國愛情名著的解讀,表達了他對愛情的獨特感悟;《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書寫了其對家人朋友的愛以及對教育、旅游等問題的深刻思考;《被背叛的生活》則更多地關注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問題。

        一、對愛情的感悟

        (一)愛情是人間最美麗的花朵

        在人類諸種情感中,路文彬最為推崇的就是愛情。他認為,愛情是人間最美麗的花朵,能奏出世上最美妙的音樂。的確,愛情是人世間最強烈最富有沖擊力的情感,能帶給人極致的生命體驗,既可以使人品味到天堂般的快樂,也可以使人品嘗到地獄般的痛苦。但為了那片刻的無可比擬的“天堂之樂”,人們往往傾盡一生也在所不惜:“愛情……誘使我們動用一次空前絕后的痛苦,為的就是換得一生中最壯麗的時刻,而那個時刻甚至可以讓地獄也變得輝煌?!?

        路文彬一生極為迷戀這壯麗輝煌的時刻,雖已人屆中年,卻依然經常沉迷于文學作品所創(chuàng)作的愛情之中,體味愛情的美麗與動人。他自己的四部小說—《流螢》《天香》《你好,教授》《水晶》,也無不貫徹著愛情的主題。與那些年輕時相信愛情、中年后鄙夷愛情的人不同,路文彬自始至終相信愛情的美好,堅信愛情的偉大力量:“我是一個信仰愛情的人,我相信愛情是使男女性別秩序趨于美好的唯一有效手段;只有通過愛情這一過程,人類才可能真切感受到命運的所在,并在針對命運的共同承當中,結成最為有力的男女同盟。”3人們可能剎那間愛上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而無法解釋清楚這是什么原因,只能把它歸因于命運的安排。這命運的安排具有非同尋常的魔力,它可以使女人更加燦爛多姿嫵媚多彩,使男人更加雄偉健壯英武陽剛,身中丘比特之箭的男人和女人會不自覺地把自身性別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限度,以吸引所愛的另一半合成上天鑄就的圓滿。因此,愛情可以驅使男女自覺結合,共同去面對命運的苦難與幸福,從而減少兩性間的仇恨和爭斗,增加彼此的理解和包容。從這個意義上說,愛情是上天賜予人類最美好的禮物,是促使男女和諧相處最為有力的催化劑。

        路文彬不僅自己終生不渝地相信愛情迷戀愛情,而且鼓勵學生大膽地去追求愛情體味愛情。他認為:“只有經歷了一次深刻的愛情,感受過一次愛情的大喜大悲,生活才可能是完美的。因為只有懷著愛,人們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愛情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4愛情可使一個自私的人胸懷佛祖般悲憫的情懷,可使一個平庸無奇的人煥發(fā)出耀目的光彩;愛情亦可使人體悟到冰火兩重天的痛楚與歡樂,使人感受到依戀、愛慕、憐惜、嫉妒、怨恨、恐懼等人生的萬千滋味。唯有經歷了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我們的人生才是完整無缺的;唯有經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愛情,我們的人生才是完美無憾的。因此,愛情,這個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常常謳歌的字眼,這個被莎士比亞譽為“像那以愛坡羅的金發(fā)為弦的天琴一般和諧悅耳”5的美妙的東西,是人類認識自我、體悟人生的最好途徑,亦是人類探索生命本質、叩問生命真諦的最佳渠道!

        (二)愛情的最高境界是靈魂相交

        有人說,女人的愛往往關乎情,男人的愛往往關乎欲,這意味著:女人把情看得重于欲,男人則把欲看得重于情。在愛情中,男人更注重女人身體的美感,更在意與女人肉體的交合。路文彬卻與眾不同,他非常注重男女間精神的交流與靈魂的溝通。在小說《你好,教授》中,他借戈德遠的口宣稱:兩性間的愛“首先指向的是靈魂交流,其次才可能落實到身體上的交流”6。

        肉體之愛是最容易滿足最經不住時間考驗的,因為“肉體永遠比心靈容易倦怠,也更容易衰老……唯有源自心靈的激情面對的才是成熟和永生”7。他認為,愛爾蘭詩人葉芝的詩《當你老了》道出了愛情的最高境界:“多少人曾愛你歡樂優(yōu)雅的時光,愛你的美貌,帶著真假莫辨的愛意;卻有一人曾愛你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臉上那衰變中的哀傷……”8

        來自靈魂的愛最為持久,它可以在愛人移情別戀之后仍然存在,也可以在愛人肉體消滅之后依然苦苦守候,甚至可以與天地同壽日月齊光;來自靈魂的愛也最為專注,任她佳麗三千,我只愛你一個,任他弱水三千,我只取其一瓢。正因為有了這種愛,霍蘭先生才沒有拋棄人老珠黃的妻子而與年輕漂亮的女學生遠走高飛,簡·愛才可以拋卻圣約翰太太優(yōu)越的社會地位而回到一貧如洗并眼瞎手殘的羅切斯特身旁;也正因為有了這種愛,包法利先生才可以在出軌的艾瑪死后多年仍然守候著對她的愛,吉利亞特才主動放走苦苦等待一生的愛人與其情人后投水自殺!9正因為這愛關注的是靈魂,才不在意愛人容顏衰老或者肢體殘缺,才不在意愛人貧窮還是富有;也正因為愛人是自己靈魂的唯一所系心中的唯一所歸,這愛才更熾熱更專注容不下他人容不得一切,心中眼中唯有自己的愛人,愛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愛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愛人就是自己的一切,就是自己生命的支柱和生存的意義。正如《菊花香》里承宇對美姝所言:“我的愛不會因任何人而動搖,我的愛根本不可能動搖,因為,我是一棵樹,只有把根扎在你心里才能活下去?!?0這種來自靈魂的愛是任何力量無法撼動的,這種來自靈魂的愛也是時間歲月無法消磨的,它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具有感天動地的魅力!這是人間愛的極致、美的極致,也是幸福的極致!

        二、對文學的批評

        (一)文學應表現(xiàn)愛、希望與自由

        由于政治的禁錮,我國“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文學以革命樂觀主義為主調,文壇充斥著太多的表現(xiàn)光明與希望的作品,人們產生了極度的審美疲勞。因而新時期以降對此有一個強烈的反撥,那就是以表現(xiàn)復雜的人性和苦難的人生為主。在這種語境下,文壇一窩蜂地涌現(xiàn)出“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新寫實小說”“婚變文學”等表現(xiàn)出對愛情絕望、對人性失望、對人生無望的作品,仿佛不表現(xiàn)愛情的破裂就落伍于時代,不表現(xiàn)人性的丑惡就沒有深度,不表現(xiàn)人生的悲劇就不夠深刻。面對價值觀如此混亂的文壇,路文彬大為不滿,他憤激到幾乎不讀當前國內文學作品的程度,“原因就在于他們既不單純也不深邃。由于缺乏起碼的學術素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作總是匱乏境界,始終擺脫不掉一種私人情緒的糾纏。在他們的作品里,仇恨太多,仁愛太少;諷刺太多,幽默太少;陰霾太多,陽光太少”11。他主張成熟的文學作品應該給人以愛、希望與自由,應該“讓大眾明白愛與信仰的力量”12,“應當有助于為社會塑造健全的人格”13。為此,他宣稱:“我只愿為愛和自由進行自己的研究和寫作,這就是我活著的理想和信仰。”14

        筆者十分贊同路文彬的主張,文學要表現(xiàn)永恒的人性,這人性里不排除有惡,但更多的是善;不排除有恨,但更多的是愛;不排除有專制的欲望,但更多的是對自由的渴求。如果沒有愛、希望與自由,愛情何以產生?婚姻何以構建?人類何以繁衍?文明何以延續(xù)?成熟的文學作品應該給人愛與溫暖,給人憧憬與希望,鼓起人生活的勇氣,激起人對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敻覃愄亍っ浊袪柕摹讹h》為何至今還有人為之瘋狂和癡迷?夏洛蒂·勃郎特的《簡·愛》為什么到今天還有打動人心的魅力?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yī)生》緣何還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15主要就是因為這些作品有對愛的美好希冀、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對自由的無窮向往。鑒于此,中國當代作家應該仔細審視自己的文學作品,重新建構自己的文學價值觀,多創(chuàng)造一些充滿希望與愛的文學,多創(chuàng)作一些表現(xiàn)自由與美好人性的文學?!安唤o人以希望的文學是惡毒的文學”16,不表現(xiàn)愛與自由的文學也只能是低俗的文學。愛、希望與自由,應該是文學最值得書寫的永恒的主題;傳遞愛的火焰、燃起生命的希望、鼓起人追求自由和真理的勇氣,應該是文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文學批評應具備人文關懷

        中國當下的文學批評步入了兩個怪圈:一是把簡單的東西往復雜里繞,繞得你不知所云,繞得你云里霧里,“明明是‘消除,他們偏偏要說‘消解;明明是‘閱讀,他們偏要說‘解讀;‘當前他們放著不用,硬要用‘當下;還有什么‘文本‘代碼‘話語‘碎片之類……今天搬來‘結構主義,明天再拿來‘解構主義;早上告訴你‘新批評,晚上又大談起‘新歷史;明天拋出個‘后現(xiàn)代,后天又亮出個‘后殖民……那一招一式分明是要把讀者往糊涂里整,這樣他們也就愈發(fā)顯得高深莫測,讓人不敢小覷”17。王彬彬也有類似的看法:“三繞四繞,把一個偽問題繞成真問題;五繞六繞,把一個小問題繞成大問題;七繞八繞,把一個常識性的問題繞成一個全新的問題,仿佛是自己第一次提出似的。在繞來繞去中,顯得高深莫測?!?8批評不再是溝通作者和讀者的橋梁,不再擔當為讀者指點迷津的使命,而成了批評家賣弄學識、演練思想的戰(zhàn)場。二是與人生無關與情感無涉。當下大多的文學批評,除了空洞的西方理論術語,除了生拉硬扯連篇累牘的引文,幾乎與人們的情感、生活沒有什么關聯(lián)。這些面目冰冷形如死尸的文字讀起來味同嚼蠟,非但引發(fā)不了讀者的閱讀欲望,提高不了讀者的閱讀品味,反而會降低他們的閱讀興趣,遏抑他們對文學的熱情。對于這種批評現(xiàn)狀,路文彬深惡痛絕。他認為:“教學也好,研究也罷,無一例外地都應指向關懷的本質。缺失關懷實質的成果不管多么精彩,皆無法掩飾其靈魂的空洞與虛偽。所以,很久之前我便已開始堅決拒絕閱讀當下中國學院派炮制出來的冰冷文字,甚至將其視為垃圾唯恐避之不及。在我看來,最終不是指向人生真諦的研究,就如同僵尸一般令人無可面對?!?9

        我們國家并不是沒有好的文學批評,并不是沒有飽蘸感情、關懷人生、明白曉暢的文字。梁啟超先生的《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陶淵明之文藝及其品格》《情圣杜甫》《屈原研究》等文章,情感是多么豐沛,氣勢是多么磅礴,行文是多么流暢,文字是多么平易,真可謂是一瀉千里、一氣呵成、一馬平川,讀起來讓人精神振奮、熱血沸騰,能激起人生活的熱情,鼓起人奮斗的勇氣!路文彬的批評也是如此。他的《悲劇精神的缺失》《魯迅:從怨恨到自賤》《憂郁氣質的時代逐棄》等文,都蘊含著濃烈的情感,閃耀著思想的火花,直面人生和生命的本質。劉勰有言:“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辭以入情。”20筆者想再加上一句:“評文者著情以入文。”只有打動自己的文字,才能打動別人;只有關懷人生指向生命真諦的研究,才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三、對教育的探討

        (一)反對孩子上興趣班

        自1980年我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來,孩子成了父母的心肝寶貝,成了整個家庭唯一的寄托和希望,因而如何教育孩子便成為中國父母最為頭疼和焦慮的事情。隨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教育理念的普及及各種興趣班的興盛,把孩子送入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便成了中國父母的普遍選擇,在這種狀況下,孩子痛苦不堪,家長疲于奔命。針對這種背離科學的教育方式,路文彬當頭棒喝:“我更愿意給這些個興趣班的名稱前面再加兩個字,那就是‘扼殺……明明就是‘扼殺興趣班嘛。因為站在這些班里講臺上的那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老師,個個都是能說會道的商人,孩子們在他們的眼里無非就是客戶和鈔票。這里只有利益,沒有教育?!?1他認為,與其花錢把孩子送入興趣班,不如交給免費的大自然:“大自然可以教給他的,是所有的老師和書本都無法教給他的?!?2大自然的清風明月、鮮花野草能啟迪孩子對美的感悟,能豐富孩子對世界的認知,能養(yǎng)就孩子從容自信的氣質與風度。此外,他特別強調父母和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要知道,你的孩子在老師的眼里不是唯一的,只有在你們父母的眼里才是唯一的。一個與眾不同的優(yōu)秀的孩子取決的與其說是老師和學校,不如說是父母和家庭?!?3

        路文彬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實踐他的教育理念的。他平日居于首善之區(qū)北京,每逢寒暑假及其他節(jié)假日必定和妻子帶著女兒遠赴山東威海,鼓勵女兒跟鳥獸蟲魚對話、跟星星月亮交朋友,讓女兒在藍天白云、碧海金沙中快樂成長。另外,他也特別注重陪伴女兒。自女兒出生之后,他拒絕了所有出國的機會,推掉了無數(shù)學術會議,放棄了若干學術講座,除了必要的教學工作,幾乎不邁出家門一步,只一心一意在家陪伴女兒成長。當然,他的陪伴不是低質量地陪女兒吃飯睡覺,而是精心為女兒挑選世界名著、營造閱讀氛圍、設計親子游戲、開發(fā)女兒的潛能、激發(fā)女兒的創(chuàng)造力……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女兒沫沫,果然身心健康、與眾不同,不僅氣質優(yōu)雅、氣度從容,而且恬美活潑、明凈可人,在心智的發(fā)育上遠遠超過了同齡人。沫沫之所以能如此優(yōu)秀,主要歸功于路文彬正確的教育導向。

        (二)鼓勵學生注重心靈需求

        自20世紀70年代中國教育便開始重理輕文,“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那個時代人人耳熟能詳?shù)目谔枴_@些年雖已對數(shù)理化不再如此狂熱推崇,但計算機、經濟、法律、土木工程等又成了熱門專業(yè),人人蜂擁而上,個個趨之若鶩。據(jù)調查,大學生選這些專業(yè)大多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好就業(yè)能掙錢。針對這種重現(xiàn)實利益輕精神需求的擇業(yè)傾向,路文彬是反其道而行之,他希望女兒長大后能從事獲得較高精神滿足度的職業(yè):“或許,唯一需要我利用自己的意志去影響她的,就是但愿她將來不會選擇經濟、法律或者醫(yī)學等這樣的實用學科作為自己一生的職業(yè)。因為我堅信,這些過于實用的學科對于人的精神能夠給予的只會是降低和遏抑,除非你對它們進行的是純粹理論性的研究。”24他認為,人生于世,精神上的需求和滿足才是最重要的,決定一個人生活幸福的最關鍵因素,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所謂成功,不是掙錢的多寡,而是自己精神的滿足程度。故而,當有學生請教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時,他并沒有給予學生具體的指點,而是建議學生按照自己的心靈需求進行選擇:“你人生的導師早已存在于你的心靈當中;只需多多關注自己的心靈,獨自向自己的心靈挺進即是?!?5

        路文彬的這些做法與時人大相徑庭,一般父母或老師在遇到這種問題時,不是鼓勵孩子選擇熱門專業(yè),就是根據(jù)自己的人生經驗對他們的未來道路橫加指點。路文彬卻恰恰相反,不但鼓勵女兒從事冷門專業(yè),而且鼓勵學生輕現(xiàn)實利益重心靈需求。這種關注靈魂、順應天性的教育理念,與那種注重利益、違背天性的教育理念比起來,哪一種層次更高?哪一種更能讓受教育者獲得幸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固然,對于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獲取幸福等問題,我們很難作出統(tǒng)一的回答。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金錢的增多并不一定意味著幸福值的提升,事業(yè)的成功也并不一定能帶來靈魂的安寧,幸福與否主要取決于你自己的心理感受。我國著名哲學家張君勱曾經說過:“蓋人生觀,既無客觀標準,故惟有返求之于己。而決不能以他人之現(xiàn)成之人生觀,作為我之人生觀者也?!?6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是上天造就的獨一無二的生命,沒有人比你自己更知道你最需求什么渴望什么,也沒有人比你自己更知道你的靈魂皈依何處才最幸福,聽從內心的召喚、追隨靈魂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直覺行事總是沒錯的。

        四、對旅游和居住的思考

        (一)沒有心靈引領的旅途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衣食住的問題解決之后,接下來考慮的便是旅游的問題。近幾十年,旅游公司遍地開花,旅游勝地被大力開發(fā),各種名目的旅游層出不窮,什么紅色旅游、影視旅游、生態(tài)旅游、鄉(xiāng)村旅游、民俗旅游、工業(yè)旅游、體育旅游……旅游休假成了國人最熱衷的休假方式。假期的人們,馬不停蹄地奔赴一個又一個旅游景點,“一日看盡長安花”是人們旅游的典型心態(tài)。旅游,不是為了尋找心靈的安寧,而是為了獲得視覺的滿足。

        針對國人這種行色匆匆的旅游現(xiàn)狀,路文彬冷靜地予以批評:“那些酷愛旅游的人們啊,雙腳總是馬不停蹄地將一個又一個地方拋至身后,雙眼總是目不暇接地操勞于浮光掠影的瀏覽……那急促的腳步和忙碌的眼神,分明是在向我們示意,他們正受制于一種強烈欲望的誘惑和驅使。在這種強烈欲望的誘惑和驅使之下,他們來了,他們看了,然后他們走了。那么,他們又從中收獲到了什么呢?我想,就是疲憊的滿足吧。但我要說的是,那僅僅是因為興奮而產生的疲憊,它與安寧無關。安寧屬于心靈的事情,而這樣的興奮卻只是來自于肉體的緊張?!?7

        時下國人對旅游的熱衷確有追風之感,確有浮躁之勢,多數(shù)人旅游不是為了求得心靈的豐富和寧靜,而是為了求得視覺的刺激與虛榮的滿足。網(wǎng)上流行的一個段子較為形象地描述了國人旅游的情況:“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回家一問,啥都不知道?!倍巫与m然有些粗俗,但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國人旅游的病癥。我國古人雖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tǒng),但也有“智者不遠游”的古訓。旅游并不能使心靈往更深處開拓,因為旅行腳步太過匆忙,旅游景點太過喧囂,“視覺極度迷戀的喧囂與擁擠,恰恰是心靈的大忌啊……寧靜以致遠,心靈唯有在最幽靜的時刻方能走得最遠……所以,心靈向來拒斥眼睛所依賴的那種旅游”28。因此,要想使心靈走得更遠,必須使心靈保持寧靜,只要心情安帖寧靜,居于家中夜聽雨打芭蕉聲,一點也不亞于匆匆趕火車住旅店看風景的享受。

        路文彬對旅游的看法雖不無偏激之處,但他的這一主張對目前犯有狂熱旅游癥的國人來說無疑是一貼良藥或者說是鎮(zhèn)靜劑,能警醒那些匆匆奔赴于旅行途中的人們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旅游的妙處;能提醒那些“忙忙碌碌且嘈嘈”趨之若鶩于名山大川的人們停下腳步,叩問一下自己的內心:旅游是發(fā)自內心的需要還是受外界虛榮的推動?亦能提醒人們把時間和精力付諸旅游的同時,也留一些閑暇給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心靈的充實勝過一切。一旦心靈是充實的,閑居家中讀書觀花看雨聽風,勝過游覽任何風景名勝,而一旦心靈是空虛的,游多少名山大川、多少人文古跡也無用。

        (二)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這些年中國城市的建筑業(yè)飛速發(fā)展,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城市與城市之間似乎在開展著建筑競賽,比誰建設的小區(qū)多,比誰建筑的樓房高,仿佛誰建筑的樓房多誰就更發(fā)達,誰建筑的樓房高誰就更現(xiàn)代化,而至于樓房的舒適度、宜人度、綠化度似乎卻不在重要考量之列。

        高樓里擠滿了喜歡居住在城市的人們,為了能夠呆在車如流水馬如龍的城市,為了上班和休閑的便利,住什么樣的房子也在所不惜。因此,地下室供不應求,“膠囊公寓”也應運而生,“蟻族”成了城市的新鮮一族,“寧要城市一張床,不要農村一套房”是蟻族的流行口號,這口號帶有幾分豪氣也帶有幾分悲涼。

        貪戀大城市的窮人們講究不起住房的舒適和綠化,而富人們則又過度追求豪華,家被裝修成了賓館或酒吧的樣子,富麗堂皇,金碧輝煌,卻唯獨不考慮是否有山水相伴,是否有花鳥相依。

        路文彬認為:“這些人是大地上無根的棲居者,迷失的生活在嚴重削弱著他們內心力量的地方?!?9這些人也是不了解居住的真諦者,“由于不了解居住的真諦,結果我們對于住宅的要求僅僅是它的位置是否足夠便利,讓越發(fā)集中的人群肆意吞噬著個人獨處的空間。正是源于遠離了居住之道的這種認識,我們的住宅不是過于密集,便是距離大地過于遙遠。總之,住宅被我們設計成了隔絕于自然的樣子,酷似某種刻意的自我放逐。采光、通風、地氣以及周邊環(huán)境等等一切與自然息息相關的因素,都被我們視為理當向便利讓步的擇居條件”30。真正懂得居住之道的人們是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的人們:“居住的實質則是自由地棲息于自然之中。所以,一處真正的住宅毫無疑問地是屬于大自然的一部分,四處要有花草樹木,要有蟲鳴鳥啼,甚至還要有溪流河湖……或者,如詩人海子所憧憬的那樣:‘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1

        房子周圍有花草相伴,有蟲鳥作陪,有山水可依,才是理想的棲居之地。不過,能夠棲居在這種地方的人,得能耐得住寂寞,得能守得住冷清,得有充實的心靈作底。路文彬就是這樣一位喜愛孤獨寂寞但內心豐富充實的人。他不貪戀北京大都市的繁華,而唯鐘情于威海這個山水小城的清幽、寧靜與美麗。他在威海買的房子就實現(xiàn)了海子的夢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蔽輧瓤梢姾?,舉頭可望月,出門可見花,移步可上山,這相比于霧霾嚴重的北京,相比于喧囂吵嚷的北京,哪一處是更理想的居住之地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理想的居住之地是棲居于自然之中,棲居于大地之上,就像荷爾德林所說:“充滿勞績,但人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2

        結 語

        路文彬的隨筆,處處洋溢著熾熱的情感,閃耀著思想的火花。中國人寫文章講究情感的節(jié)制,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路文彬卻沒有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感,而是任其自然流淌;中國人寫文章人云亦云者多,有獨特觀點者少,但路文彬的文章卻處處可見與眾不同的觀點,處處可見與時人相左的想法。他的隨筆,絕對能感染人打動人,絕對能讓人耳目一新腦洞大開。

        在當今中國,最不缺的就是追名逐利、趨財愛勢、隨波逐流之人,最缺的就是堅守理想、熱愛文學、特立獨行之人。即使在以清高聞名的學術圈,像路文彬這樣埋首創(chuàng)作、不計名利、注重精神、堅信愛情、對文學懷有狂熱的愛、對學生懷有舐犢之情、對旅游和居住有獨到觀念的能有幾位?正所謂“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楚辭·漁父》),這種清高出塵的生存狀態(tài)造就了他的孤獨。他曾感慨:“多年來,在這個國家,那份沉重的孤獨感無時無刻不在伴隨著我,原因即是在這個國家里我找不到任何能夠和我對話的人?!?3這種“遺世而獨立”的生存狀態(tài)也成就了他的創(chuàng)作。迄今為止,他不僅出版了《閱讀愛情》《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被背叛的生活》三部隨筆,《流螢》《天香》《你好,教授》《水晶》四部小說,《歷史想象的現(xiàn)實訴求—中國當代小說歷史觀的承傳與變革》《視覺時代的聽覺細雨—20世紀中國文學倫理問題研究》《視覺文化與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性失聰》《理論關懷與小說批判》《歷史的反動與進步的幻象》五部文學評論著作,而且翻譯了《迷失的男孩》《我母親的自傳》《安琪拉的灰燼》《女性與惡》等十余部著作。

        在當前應試為首的教育體制下,會做評論的人比比皆是,但會做評論且能創(chuàng)作小說的人廖若晨星,會做評論、能創(chuàng)作、又懂翻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當今時代,寫隨筆的人也很多,但能寫到如此情深意濃、如此真摯動人、如此具有思想深度和力度的還非常少見。相信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漸富足,人們會更多地關注精神生活,那時人們會發(fā)現(xiàn):路文彬的作品不僅可以補足當今人們愛情的匱缺、理想的匱乏、靈魂的貧乏,更可以滿足他們對愛情的追尋、理想的追求、靈魂的追問,相信路文彬會不再如此寂寞和孤獨。但是,筆者不知道,喜愛孤獨和寂寞的他是否容忍得了人們對其作品的誤讀、對其寧靜生活的騷擾呢?

        1見路文彬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geerjushi.

        2路文彬:《親愛的,我想你—關于愛情的30堂課》,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88頁。

        3路文彬:《被背叛的生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30頁。

        4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34頁。

        5莎士比亞:《愛的徒勞》,朱生豪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年,第75頁。

        6路文彬:《你好,教授》,合肥:時代出版?zhèn)髅焦煞萦邢薰尽不瘴乃嚦霭嫔纾?010年,第111頁。

        7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1—22頁。

        8此處引用的葉芝的詩乃路文彬翻譯。

        9路文彬的《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和《閱讀愛情》里有對這些愛情的詳盡分析。

        10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34頁。

        11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56頁。

        12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59頁。

        13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59頁。

        14路文彬:《被背叛的生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54頁。

        15路文彬的《閱讀愛情》里對此有詳細的分析。

        16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257頁。

        17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88—189頁。

        18王彬彬、蔡翔:《<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象(1949—1966)>雜論》,《當代文壇》2012年第3期。

        19路文彬:《學院派研究的應有突越—于小植<中國文學作品的透析與中國意向的突圍>序》,《創(chuàng)作評譚》2016年第3期。

        20劉勰:《文心雕龍·知音第四十八》,王志彬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555頁,第8頁。

        21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66頁。

        22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69頁。

        23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62頁。

        24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68頁。

        25路文彬:《被背叛的生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88頁。

        26張君勱、丁文江等:《科學與人生觀》,長沙:岳麓書社,2012年,第6頁。

        27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29頁。

        28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29—130頁。

        29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52頁。

        30路文彬:《被背叛的生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4—5頁。

        31路文彬:《被背叛的生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5—6頁。

        32路文彬:《被背叛的生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5頁。

        33路文彬:《是誰傷害了我們的愛》,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65頁。

        [作者單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文法學院]

        猜你喜歡
        出版社心靈愛情
        內卷
        科教新報(2024年4期)2024-03-17 09:48:21
        《甜蜜蜜》:觸碰愛情的生存之歌
        不談愛情很幸福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30
        我等待……
        讀者(2021年5期)2021-02-05 02:52:39
        心靈真正的荒涼來自太多的快感
        海峽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18
        擴充心靈的“兼容性”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2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華人經濟(2017年6期)2017-08-18 04:10:14
        喚醒心靈
        讀者(2017年8期)2017-03-29 08:45:29
        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全國新書目(2014年7期)2014-09-19 20:45:40
        在大地上尋找心靈的棲息
        综合国产婷婷精品久久99之一 | 国产精品国产传播国产三级| 日韩av一区二区蜜桃| 男人国产av天堂www麻豆|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3|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网站| 国内少妇自拍区免费视频| 国产特级全黄一级毛片不卡|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 九一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女同av免费在线播放| av天堂最新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九色| 日产精品毛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综合伦理| 十八禁无遮挡99精品国产| 女女互揉吃奶揉到高潮视频 | 欧美大片aaaaa免费观看|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无码伊人久久大蕉中文无码|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日本高清aⅴ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免费观看| 最新在线观看免费的a站国产| 自拍偷拍 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淑女出招| 国产小屁孩cao大人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闺蜜国产在线| 国产69精品麻豆久久| 国产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无套内射视频6|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久九九久视频精品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麻豆╳╳╳乱女另类| 热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