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躍,黃引達,徐 丹,代婷婷,蘭 恬,趙 妍,李大偉,趙曉波,張 昕
(1.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北京 100084;2.萬達商業(yè)規(guī)劃研究院,北京 100022)
基于圖像的商業(yè)綜合體夜景之照明設計師調查
于 躍1,黃引達2,徐 丹1,代婷婷1,蘭 恬1,趙 妍1,李大偉1,趙曉波1,張 昕1
(1.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北京 100084;2.萬達商業(yè)規(guī)劃研究院,北京 100022)
商業(yè)綜合體是城市重要的活動空間,其夜景照明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除相關技術指標外,照明設計師的效果評價依據(jù)則鮮有研究。本研究嘗試一種基于圖像及電子問卷的研究方式,由職業(yè)照明設計師做出主觀評價,并使用SPSS軟件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商業(yè)綜合體;媒體立面;基于圖像評價;夜景照明
商業(yè)綜合體是將商業(yè)、辦公、居住、酒店、餐飲、娛樂等多種城市生活空間進行整合而成的建筑群。綜合體建筑是當今建筑空間發(fā)展的一大趨勢,綜合體內部多種功能間相互協(xié)調平衡、相互激發(fā),使得建筑更加能動地發(fā)揮其職能和功效,因此能產(chǎn)生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1]。近年來商業(yè)綜合體建筑在我國的發(fā)展非常迅猛,2014年國內主要城市的商業(yè)綜合體數(shù)量達885個,綜合體存量面積超過3.3億平方米,較2013年增長24.47%;2015年商業(yè)綜合體年供應量約為1 200個,存量面積約3.6億平方米,預計2016年將突破至4.3億平方米[2]。
燈光效果是商業(yè)綜合體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元素,其照明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傳統(tǒng)的照明方式,即外部投光或內透光;另一種為近年來迅速發(fā)展的媒體立面。媒體立面技術主要指由人工光構成視覺信號并傳遞信息,從而實現(xiàn)媒體表皮的技術手段[3]。媒體建筑的實現(xiàn)需要建筑設計、燈光技術、多媒體內容、互動技術等多要素的整合。較之傳統(tǒng)照明方式,媒體立面可以表達精確的信息及動態(tài)的效果,并且提供互動的可能性,即公共人群可以對媒體立面表達的信息作出回應并參與媒體立面的內容呈現(xiàn),吸引更多的潛在消費力量。與媒體立面結合的商業(yè)綜合體建筑是商業(yè)建筑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
媒體立面潛在的負面效應是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光污染。光污染泛指影響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正常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娛樂帶來不利影響,損害人們觀察物體的能力,引起人體不舒適感和損害人體健康的各種光[4]。設置媒體立面的商業(yè)綜合體應在照明強度及色彩變化速率等方面謹慎設計,盡可能避免對周圍環(huán)境及居民造成不利影響。
近年來,國內學者在商業(yè)綜合體夜景照明及媒體立面領域進行了有意義的研究。林怡、郝洛西[3]剖析了LED照明技術與媒體立面設計要素之間的關系。葉世琴、常志剛[5]探討了如何把現(xiàn)有的高科技手段更好地運用到當代媒體建筑中。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商業(yè)綜合體夜景照明的設計方法和實踐應用,對現(xiàn)場效果的評價方法研究甚少。
對商業(yè)綜合體夜景照明評價的調查可分為:①被試人群在現(xiàn)場的主觀評價和客觀測量;②被試人群(職業(yè)照明設計師)基于項目圖像信息進行評價。本系列研究的調查方案見表1,本文介紹方案2的研究內容。如何高效率的獲得照明設計師的評判結果是本研究的目的。
表1 商業(yè)綜合體夜景照明效果的調查方案
2.1 建筑與夜景圖像的選擇
選取亞太地區(qū)具有照明代表性的商業(yè)綜合體建筑作為研究對象,包括大陸、香港、澳門、臺灣、韓國、新加坡等地的27座商業(yè)綜合體。所選項目按照明方式可分為三類,其分類方式和樣本數(shù)量見表2。
表2 選取項目的照明屬性與地域分布
1.2 照明設計師的選擇
12家國內知名的照明設計事務所(詳見表3)參加了本次調查,其中具有豐富項目經(jīng)驗的70位職業(yè)照明設計師完成了評價問卷。
表3 參與本調查的照明設計事務所及設計師數(shù)量
上述設計師基于案例圖像,針對“綜合設計品質”對被調查對象進行檔次劃分,依SD法分為五檔,即1(差)、2(及格)、3(中)、4(良)、5(優(yōu))。
圖1所示為樣本標準差與評價均值的分布,標準差越大表示設計師對調查對象的分歧越大,評價均值越大表示設計師的評價越高,由圖1可知設計師對于優(yōu)劣兩端的評價共識較高,評價越趨于居中則共識越少。圖2所示為主觀評價均值的頻率分布,可知照明設計師有比較明確的“認同”、“不認同”的評價標準。
圖1 樣本標準差與均值分布圖Fig.1 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mean value distribution
圖2 樣本評價均值的頻率分布圖Fig.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ample assessment means
將分析結果與表2結合,將研究對象按照明方式和區(qū)域的評價結果匯總為表4。
表4 按照明方式和區(qū)域的評價結果匯總表
上述結果對于商業(yè)綜合體夜景照明設計的啟示意義如下:
1)媒體立面并非是營造高質量商業(yè)綜合體夜景照明氛圍的唯一最佳方式,傳統(tǒng)照明在設計得當?shù)那疤嵯乱廊豢梢赃_到理想效果。媒體立面與傳統(tǒng)照明相結合的混合照明方式也可獲得較好的評價結果。
2)職業(yè)照明設計師對于商業(yè)綜合體夜景照明優(yōu)劣兩端項目的評價具有較高共識,具有較為清晰的“認同”和“不認同”的評價標準。
表5為評價均值前五位與最后一位的項目信息,此六項目均為標準差較低的調查對象,設計師的分歧較小。從圖像分析,均值最高五個項目的建筑表面均有較為清晰的重點照明區(qū)域(或元素),且與非重點照明區(qū)域有較為柔和的亮度過渡,重點照明區(qū)域與整體的亮度對比度不高,其色彩飽和度也處于較為舒適的水平??梢?,圖像的亮度層次、亮度過渡的表現(xiàn)、亮度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是職業(yè)照明設計師的主要評價依據(jù)。
表5 部分調查結果展示
本研究嘗試以基于圖像的方式對商業(yè)綜合體照明項目進行主觀評價,可有效壓縮時空成本,提高調查效率。但是二維圖像或影像無法全面的反映人們對三維空間的真實感受,比如現(xiàn)場的眩光感受。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可以使用更接近真實感受的虛擬現(xiàn)實技術降低與真實場景間的評價誤差。
[1] 韓冬青,馮金龍.城市-建筑一體化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2] 2016—2021年中國商業(yè)綜合體行業(yè)全景調研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R].深圳:中研普華管理咨詢有限公司,2015.
[3] 林怡,郝洛西.基于LED照明技術的媒體立面設計[J].照明工程學報,2010,21(5):95-100.
[4] 何秉云.光污染的產(chǎn)生、影響和治理[J].照明工程學報,2013,24(增刊):66-71.
[5] 葉世琴,常志剛.商業(yè)建筑中LED媒體立面應用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4.
A Lighting Designer’s Survey Based on Image of Commercial Complex Nightscape
YU Yue1, HUANG Yinda2, XU Dan1, DAI Tingting1, LAN Tian1, ZHAO Yan1,LI Dawei1, ZHAO Xiaobo1, ZHANG Xin1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2.WandaCommercialPlanning&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00022,China)
Commercial complex is an important activity space of city, its nightscape light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attract consumers. Considering its importance and complexity, the assessment of its resul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study attempts a new assessment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image and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made a subjective evaluation from professional lighting designers.The SPSS software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urvey data.
commercial complex; media facade; assessment based on image; nightscape lighting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478236);萬達商業(yè)規(guī)劃研究院委托課題
TM923
A
10.3969/j.issn.1004-440X.2016.0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