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勞動力流通日益頻繁,隨之而來的就是老人和孩子的撫養(yǎng)問題。因為長期與父母分居,孩子與父母產(chǎn)生疏離感,這讓父母焦慮的同時,也困擾著孩子。
孩子就是孩子,在許多方面都不成熟,尤其是在心理上更需要家長的幫助和開導,需要家長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和交流不但可以增進相互間的感情,還有助于孩子釋放壓力、調整心態(tài)、平和情緒。通過密切的溝通和交流,家長可以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采取相應的對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針對這位小讀者來信中所提到的問題,有關專家建議應該從兩方面來著手處理:
父母方面:一、要意識到和孩子交流、溝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想方設法和孩子多交流、常溝通。平時遠在外地,可以選擇網(wǎng)絡或者電話的方式與孩子保持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走向。二、注意營造良好的、和諧的談話氛圍,鼓勵并引導孩子將心里話告訴自己。三、學會傾聽。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往往只顧自己“暢所欲言”,這其實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發(fā)展下去就會演變成為最常見的錯誤——說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們也希望自己的話能被好好傾聽。四、少提空洞的要求,多談具體的建議。當孩子遇到困難找你傾訴的時候,要給孩子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讓孩子對你產(chǎn)生信任感。
孩子方面:一、要理解父母為了生活背井離鄉(xiāng)的辛苦。父母在外面辛辛苦苦地賺錢是為了讓家庭成員過上更富足的生活,這一點是溝通的基礎。二、本著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與父母長輩溝通,切忌心懷反抗的心理及不合作態(tài)度。三、當父母的建議與自己的想法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切忌中途打斷,斷章取義地反駁對方。要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要講究方式方法。四、平時要多與父母溝通聯(lián)系,關心父母的起居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