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一年四季有花。初春二月,最早開的常常是苦楝。淺淺淡淡的粉紫在高大喬木青翠葳蕤的葉間搖晃,灑下一片迷離、朦朧、淺紫的光。如果是坐火車,走花東縱谷,過了瑞穗,一路上都是早春苦楝的花,它們爛漫搖曳,輕盈而且歡欣。
苦楝之后,通常是白流蘇。也是小小的花絮,團團簇簇,遠(yuǎn)看像雪花紛飛,迷離成一片。
木棉花開的時候,通常已近立夏了。木棉花色艷而肥大,開在葉子稀疏、橫向生出的長枝上,一朵一朵像燃燒的火焰,強烈而醒目;掉落到地上,也“啪”的一聲,冷不防驚動樹下走過的行人。
苦楝、流蘇花蕾都細(xì)小,在風(fēng)中飄零消逝,常去得無影無蹤。沒有覺察,抬頭看樹上濃綠葉蔭、茂密扶疏,已不見花的去向,已沒有了初春的蹤影。
木棉花掉落地上,不輕易消失。一個完整厚重的花形、觸目驚心的顏色經(jīng)人踩踏,常常粘在人行道水泥地上,許久許久,臟了爛了,還是不容易去得干凈。
木棉過后,就輪到莿桐了。比木棉更濃烈的紅,每一朵花像一只側(cè)面的鳥,飛揚著羽翅。童年時臺北多莿桐,孩子們也喜歡摘莿桐花做成飛鳥,因其花瓣如鳥之翼吧。不知為何莿桐在市區(qū)里不多見了,我散步的河邊倒有幾株,那艷麗的紅色仿佛在提醒夏天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