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小就熱愛文字的人,到了40歲才想到要出書,這大約和我恬淡的性格有關。對文學,是單純而持久的熱愛,不需要理由,也無須證明,更不必經(jīng)營。所以20年的時光里,有感就寫,無感的時候,就珍藏于心,如同攜手一位知己,相視一笑,彼此了然于心?!液臀膶W,就是如此“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20世紀90年代在南陽初入職場的時候,青春正盛,才思也猛烈。記得處女作是出手兩篇不同的散文,同一日的《南陽日報》《聲屏周報》都刊登了,還接到了《聲屏周報》南春堂主編打來的鼓勵的電話,并且一下子收到了十幾封讀者來信。年少的心由此蓬勃,自此在文字里恣肆汪洋,一發(fā)不可收拾。那十余年里,我的詩歌、散文、小說在《聲屏周報》《南陽日報》《南陽晚報》《躬耕》上,在省文聯(lián)的《熱風》雜志上,在金融系統(tǒng)的《金融時報》《建設銀行報》上被人熟悉。在那個尚有閱讀的年代,很多南陽人記住了我,很多系統(tǒng)內(nèi)的同事們認識了我。還有一些粉絲到單位里找到我,要認識我。而我,是躲在文字后面的那個女子,只愿意安寧地和文字在一起,享受它的好。
如果通往夢想的路都是一帆風順的,這世界上該有多少擁擠的夢想成真?2000年前后,我經(jīng)歷了兩位親人的先后離世。一個原本只想在文字里逍遙的弱小的女子,肩膀上忽然壓上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在人生挫折的井噴期,我選擇了沉默度日,將文學夢深深埋進了心底。迷茫而彷徨的2004年,因為文字方面的才能,我艱難中得福,被睿智的上級領導青睞,工作獲得調(diào)動,離開南陽來到鄭州工作。起點低,背景薄,自此開始了十余年重新扎根發(fā)芽的生涯,傾精力于工作和生存?;畹孟駛€人,才配有夢想。而心里有夢想,才能活得像個人。好好工作,踏實生活,摒棄浮躁,磨煉心性。在今天回望來路,我慶幸自己人生的磨難來得比較早,因為年輕的時候,我們更有精力從生活的廢墟上站起來,也能較早有機會看清楚這世界的本來面目,既感受生活的寒涼,也得到意想不到的溫情,讓我覽盡生活風云后終于可以云淡風輕笑看紅塵。
有人說,人生是一座橋,你只能經(jīng)過它,卻不能擁有它。如是。行走在人生這座橋上,這十余年里,我再也沒有刻意去走關于文學的路,但是對于文字的愛是我始終不能改變的情懷。在出差的旅途,在緊張的會議間隙,我習慣了用詩歌的形式隨手記錄下零碎的心語。這些心語沒有想過發(fā)表,沒有想過給誰看,只是為了記錄下點點滴滴真實的心懷。因為人之一生,功名利祿最終都要返還給世界,唯有一路上悲歡離合的感受是自己的。曾經(jīng)留下過青春印痕的報紙編輯們也都還記得我,他們組織專版的時候有時會向我約稿,而我也一定不讓他們失望。如此,我也留下了長長短短的散文篇章。
當鬢邊開始出現(xiàn)零星的華發(fā),當青春的狹隘變成中年的寬闊,回望十年來世路,我的心里,是扎實走來后云淡風輕的從容與暢意。
2014年初,我生了一場病,在神思恍惚命懸一線的游離中,想到此生沒有愛過自己想愛的人,沒有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心里有一種深深的痛楚和遺憾。人生的長短不必在意,而活得是否盡興卻至關重要。我病中發(fā)愿:康復后,一定盡全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為這個世界貢獻一份自己能貢獻的美好,不負此生。有驚無險地康復后,我體會到生病是上帝的提示:人生無常,要趁早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那一年,我開始整理散落在電腦角落里十余年零散發(fā)表過的散文和那些長長短短心情圓缺的詩句?!o過去做一個完滿的總結,也為了再一次更好地出發(fā)。
文字整理好了,十幾萬的字,散文一冊,詩歌一冊。聽說我要出書,相近的朋友紛紛熱心相助。摯友史君聯(lián)系了南陽文聯(lián)副主席周同賓老師。周老師年歲已高,15年前就公開聲明不再給人寫序,而史君是老師學生,與老師感情深厚,他親自帶我拜見老師,匯報我的情況。老師信任史君人品貴重,知道他不妄言,遂欣然應允作序。另一位領導兼老師李君,惜我才華,知我人品,他搜羅自己的人際圈,聯(lián)系上尚在國外忙于公務的河南文學院院長助理、著名詩人萍子老師,拜托她給我的詩集寫序。李君說:要找就找與你心靈能夠相契的大師。萍子老師是詩壇巨擘,不輕易為人寫序。感于李君摯誠,接下我的詩稿,閱后與我心有戚戚,待到我倆相見,猶如前世親人相逢,老師對我的文字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使我熱淚滿襟。
兩位文壇前輩聯(lián)袂寫序,使我有了做好此事的信心。我在南陽工作時候就呵護我成長的一位兄長般的領導幫我聯(lián)系中州古籍出版社南陽分社出版的熟人商談出版事宜,沒想到我的責任編輯竟然是我初寫文章時候就對我厚愛有加的原《南陽晚報》編輯湯溯老師。老師與我心意共鳴頗深,過程中殫精竭慮,力求做出質(zhì)量上乘的精品。而給我配插圖的摯友王慧玲,與我同年同月出生,初涉文壇時候,我倆因為文章經(jīng)常發(fā)表在同一家媒體,同樣受到主編賞識,被主編介紹認識,自此20年相伴同行一路從南陽到鄭州。在我經(jīng)歷人生低谷的時候,慧玲也經(jīng)受著生活的其他磨難?;哿岫嗖牛殬I(yè)是英語老師,業(yè)余精通咖啡、插畫、播音主持。在生活的捉弄下,我們都曾折疊起夢想的翅膀,臣服于命運的淫威,而當我想要重新出發(fā),我依然最想和她同行。我讓慧玲給我配插畫,我說:只有你,能畫出我的狀態(tài),能畫出我想要的感覺。其時,慧玲父親正纏綿于病榻,稚子學業(yè)繁重需要照顧,而她滿口應允,百忙之中精心琢磨,繪出這一幅幅美好圖畫為我增色。看到插畫草稿的時候,我就驚喜不已。我對慧玲說:愿此書記錄和承載你我的成長與友誼。
正是這一份份支持和理解,讓《虹笙文集》在2017年初順利面世。手捧新書,仿佛抱著自己孕育已久剛剛誕下的嬰兒,它潔白的封面,素凈的裝幀,散發(fā)著新生命的芳香與希望,承載著一段段被光陰洗凈的成長故事。
慧玲說:厚積已久。愿你以后一年出一本書,有一天可以著作等身。
在這個世界上,如今已經(jīng)有太多的人太多的話我不會在意,而慧玲的話我在意。因為這一路風急雨大,她知道,我是怎么走過來的,我也知道我要到哪里去。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依然明月在,相攜彩云歸。
書名:《虹笙文集》
作者: 虹笙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內(nèi)容簡介:《虹笙文集》包括詩集《在最美的光陰里》和散文集《向著太陽走》,是作者虹笙十幾年心血浸潤的作品集,記錄了作者成長的歷程和青春的蛻變。著名作家周同賓作序贊嘆,極傳神地寫出了該書的神韻:“茶一杯花一朵詩一集,從容笑對流年。”河南省文學院專業(yè)作家、院長助理、著名詩人萍子如是作序評價,歌唱一般道出了該書的美好。懷著對世間一切美好的追尋,人生與光陰同行,有詩有文有遠方,一冊在手,置于案頭,靜讀細品,歲月靜好,心意共鳴,本文集堪為佳作。
訪談
《理財》:虹笙老師是金融領域的大拿,在文學領域的造詣也很深厚。這讓我想起來最近有句非常流行的話,“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感覺你的生活在這個方面規(guī)劃得特別好,請分享一下您的經(jīng)驗。
虹笙:太多人的問題是,眼睛只關注于眼前的生活,卻沒有讓心奔馳于詩歌和遠方的田野。
如果你足夠愛一個人,你不會因為忙碌不聯(lián)系她(他);如果你足夠喜歡做一件事,你也不會因為忙碌而忘記去做。“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不管是忙碌還是清閑,生活始終都有它的清風和明月。
我的包里常年會帶一個小小的本子,一支筆。出差的路上,工作的間隙,見過的人,走過的路,讀過的書,三言兩語的感悟,會簡單記錄下來,留下點滴的心痕。有時間的時候,覺得三言兩語沒有寫透的,再展開來寫。我們活著,我們忙??晌覀兪欠駟栠^自己一句:我們?yōu)槭裁椿钪覀優(yōu)槭裁疵??最起碼我知道自己是要有意思地活著,工作和生活的忙碌都是為了讓我活得更美好。所以,我既享受工作的忙碌,也享受生活的操勞,在這操勞與忙碌里,清風依然是清風,明月依然是明月,我從不會忘記給明月一個微笑,給清風一個回眸,每天給自己10分鐘與心靈單獨相處的時間。寫作,就是我給明月的那個微笑,給清風的那個回眸,是我熱愛生命、擁抱生活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