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0月15日,習仲勛出生于陜西富平縣淡村鎮(zhèn)習家莊的一所農舍里。青年時代的習仲勛,立志要救民于水火。1928年4月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后從事農民運動。
1930年2月,年僅16歲的習仲勛,遵照中共武字區(qū)組織指示,打入長武縣國民黨部隊從事兵運工作。習仲勛利用營委書記的身份在進步士兵中宣傳革命,培養(yǎng)骨干,發(fā)展秘密黨員,建立黨組織,肩負起領導兵運工作的主要責任。
1932年2月,劉志丹、謝子長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抵達照金。8月,剛剛領導完兩當起義的習仲勛,在照金鎮(zhèn)楊柳坪一帶見到了劉志丹、謝子長,兩位革命前輩對年輕的習仲勛產生了深刻影響。9月,陜甘游擊隊打了一場勝仗,決定乘勝向南打游擊,建立革命根據地。臨行前,謝子長給習仲勛交代了任務:“你留在照金一帶做農村工作,建立根據地,并在發(fā)展農民運動的基礎上,建立陜甘工農游擊隊第七支隊?!眲⒅镜ひ矅诟浪骸澳闶顷P中人,還種過莊稼,能跟農民打成一片,你一定要做好根據地的開辟工作。隊伍走了,你們會遇上很大困難,只要政策對頭,緊緊依靠群眾,困難是可以克服的?!?/p>
當時的情況確如劉志丹的估計,隊伍走后,不久就有人叛變,情況一度危急。習仲勛輾轉于渭北的富平、三原一帶,堅持戰(zhàn)斗。他和劉志丹、謝子長等人建立的照金陜甘邊革命根據地,成為我國北方地區(qū)第一個山區(qū)革命根據地。
1934年11月,陜甘邊蘇維埃政府在南梁成立,21歲的習仲勛當選主席。他雖然年輕,但辦事老練,有板有眼,又能謙虛問政,因而深得大家的敬重。他在擔任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主席期間,發(fā)行邊區(qū)貨幣,創(chuàng)建學校,還創(chuàng)辦了政府機關報《紅色西北報》,制定的各項政策也深受群眾的歡迎和擁護。因此,邊區(qū)群眾都親切地叫他“娃娃主席”。
在劉志丹、習仲勛的領導下,陜甘邊區(qū)的軍民與陜北紅軍緊密配合,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兩次“圍剿”,在20多個縣建立了工農民主政權,使游擊區(qū)擴大到30多個縣。長期分離的陜甘邊區(qū)和陜北根據地連成一片,合并成西北革命根據地,習仲勛任中共西北工委領導成員,并繼續(xù)擔任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主席。
1935年初春的一天,劉志丹的家被抄,劉志丹的父母和妻女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捕,不得不跑到深山里躲起來。得知此事,習仲勛馬上派人去找。派去的人見到劉志丹一家老小,告訴他們:“我們是奉習主席的命令來接你們進邊區(qū)的?!眲⒅镜さ膼廴送饦s雖沒有見過習仲勛,但聽到“習主席”,卻感到特別親切。
同桂榮等人被接到邊區(qū)政府所在地荔園堡后,習仲勛立即趕來看望他們。同桂榮發(fā)現他特別年輕,還一臉的稚氣,就在心里說:“這可不就是個娃娃!”習仲勛見了劉志丹的父親就稱“伯父”,見了劉志丹的愛人叫“嫂子”,把劉志丹的女兒貞子抱在懷里逗樂,馬上叫人感到和氣可親。劉志丹的父親給習仲勛說了些感謝的話。習仲勛說:“伯父是地方名人,支持革命,又是志丹同志的父親,我們應該照管?!眲⒅镜Ω赣H說:“仲勛雖年輕,但辦事很周到?!?/p>
1935年,中央紅軍抵達陜北根據地。當時,很多墻壁和大樹上張貼著《陜甘邊區(qū)蘇維埃政府布告》,下面署名“主席習仲勛”,毛主席看了印象特別深刻。在瓦窯堡,當毛主席從被“左”傾機會主義分子關押的同志里認出習仲勛時,感到特別驚訝:“這么年輕!”此時,習仲勛年方22歲。
后來,毛主席多次評價他“年輕有為”“能負重任”,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
(責任編輯:黃夢怡;參考資料:《習仲勛的故事》陜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娃娃主席”習仲勛 締造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