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卡地斯城的姑娘》是一首經(jīng)典的法國香頌,這里選擇了五個不同歌唱家演唱的經(jīng)典音響版本,在演唱的速度、歌詞、調(diào)高、旋律的處理以及人物角色表現(xiàn)的角度等方面進行對比,并通過這些對比獲得關于二度創(chuàng)作和花腔演唱及訓練的感悟。
[關鍵詞]版本;演繹;二度創(chuàng)作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01-0056-02
香頌是法國通俗歌曲和情愛流行歌曲的泛稱,歌詞甜美浪漫,旋律總能激起人們對浪漫情調(diào)的向往和對流逝歲月的美好記憶?!犊ǖ厮钩堑墓媚铩肪褪且皇捉?jīng)典的法國香頌,它節(jié)奏歡快,旋律朗朗上口,不但如此,還是許多聲樂大賽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作品,可見其歌曲的經(jīng)典程度。
一、歌曲與版本簡介
《卡地斯城的姑娘》由法國作曲家德立布作曲,在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的《聲樂曲選集外國作品(一)》中,有兩段歌詞,第一段講的是一群人在草地上跳舞,卡地斯姑娘們在表現(xiàn)自己的身材和美麗,喜歡別人奉承她們。第二段講的是在一個星期天的晚上有一個貴族人手叉著腰問她們:“你們誰對我有意,我就給你們大把的金銀?!倍ǖ厮构媚镎f:“趕你的路吧,貴族大人,卡地斯姑娘不稀罕金和銀?!睆母柙~上,不難看出,歌曲在表現(xiàn)卡地斯姑娘美麗風騷的同時,又表現(xiàn)了她們不貪慕虛榮的一面。下面是五個世界上著名的歌唱家的演唱版本。
二、歌唱家簡介
馬多·羅賓(Mado Robin),法國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有世界超級花腔女高音“法國夜鶯”的美譽,也有人稱之為純粹的花腔女高音。她是20世紀美聲體系中唱得最高的
兩個女人之一(另一個是Erna Sack),她能夠輕松愉快地唱出比high-C高八度的音,而且音越高控制力越強,但她
從不濫用高音,是一位無與倫比的花腔女高音。
安赫萊斯(Victoria de Los Angeles),西班牙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音域?qū)拸V,嗓音流暢、柔美又靈活,高音區(qū)鮮明而有光彩,中聲區(qū)熱情而富于迷人的魅力。她除了能演唱抒情和花腔女高音的角色外,還能演繹花腔技巧很難的女中音角色,她被譽為20世紀最佳女高音歌唱家之一,1992年還曾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獻唱。
迪里拜爾(迪里拜爾·尤努斯),擁有中國—芬蘭兩國國籍,為中國目前唯一認可的雙重國籍的中國公民,抒情花腔女高音。1993—1996年被世界著名歌劇導演強卡羅·德·莫納柯聘為德國波恩國家歌劇院的獨唱家。1997年和1998年兩次獲得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尼爾森設立的大獎——瑞典最佳歌劇演員獎,歐美各國音樂評論家稱她的演唱是藝術與技巧最完美的結(jié)合,被瑞典、芬蘭譽為“國寶”,現(xiàn)為芬蘭國家歌劇院、瑞典馬爾莫歌劇院的終身獨唱演員。
巴托莉(Cecilia Bartoli),羅馬人,女中音歌唱家(也有人稱其為次女高音),是世界上少有的花腔女中音之一。1992年,她同時榮獲《時代》《美國音樂》《BBC音樂雜志》授予的年度最佳古典藝術家獎。巴托莉擁有令人不可思議的技巧和音域,她能夠唱夜后,可見音域之廣之高,同時她又能唱戲劇性很強的角色,還能演好喜劇,這些素質(zhì)綜合起來,使巴托莉成為20世紀末女中音人才中的佼佼者。
易希(Izzy Stradlin),英國人,被稱為“新世紀最美的跨界抒情女聲” ,早年就讀于英國聲譽卓著的吉爾德侯音樂與戲劇學校,十八歲更獲得青年吉爾德侯聲樂大獎;學院的環(huán)境讓易希成為一個純熟鋼琴家的同時也接受了正統(tǒng)的古典作曲訓練;二十五歲時,被提名為古典全英音樂獎(Classical BRIT)最杰出女藝人。她對于這首古典歌曲使用了流行音樂的編曲并進行了重新的詮釋和演繹。
三、版本比較與分析
對于這首歌的演唱版本其實有很多,之所以選擇這五個版本,是因為這五個歌唱家都是世界上知名度很高,又分別為不同國家、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歌唱家,同時在歌曲的伴奏和配器上也有所不同,對于歌曲的演繹和體現(xiàn)也都有較大差異。具體的比較如下:
第一,演唱的速度不同。偉大的歌唱家卡魯索說過:“速度是音樂的生命?!毖莩呖刂扑俣燃捌渥兓菫榱烁鼫蚀_更細致地反映情感的變化。但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不同,理解不同,所以相同的歌曲,每個人所演唱出來的速度也會有所差別。對于這首歌曲,迪里拜爾、安赫萊斯和馬多·羅賓的速度最快,前半部分迪里拜爾和安赫萊斯的演唱還要稍快一些,而后面“啊”的那部分都要比馬多·羅賓慢很多,處理的也要更細致一些。然后是巴托莉,最慢的是易希的演唱。
第二,演唱的歌詞不同。所有版本的演唱第一段歌詞都一樣,但第二段歌詞馬多·羅賓和巴托莉唱的是一樣的(除了馬多·羅賓最后“啦”的部分唱了前一句的歌詞);迪里拜爾和安赫萊斯演唱的就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聲樂曲選集外國作品(一)的這個版本;最后是易希,她演唱了三段,前面所說的幾個歌唱家唱的所有歌詞她都唱了。
第三,調(diào)高的不同。這首歌曲是#f小調(diào),馬多·羅賓、迪里拜爾和易希都是演唱的這個調(diào),而安赫萊斯演唱的是f小調(diào),巴托莉演唱的是e小調(diào)。
第四,旋律的不同,尤其是結(jié)尾部分的旋律演唱以及處理有很大差別。1馬多·羅賓的版本,她結(jié)尾演唱的是她的最強項:高音和跳音。(她是把音先翻唱到High #C,然后從High #C開始半音半音地向上進行跳音演唱直到High #f結(jié)束)。2安赫萊斯的版本,她的整首作品較其他人的版本來說,是跳音演唱最多的一個,在26-28小節(jié)畫了連線的地方,她仍然是做了跳音的處理,結(jié)尾部分“啊”是先彈舌進入,然后仍然是不顧譜面的連線,繼續(xù)做跳音處理,最后翻到High c然后下滑音演唱,結(jié)束在小字二組的 f音上,我個人感覺這樣處理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卡地斯城姑娘風騷的韻味。 3迪里拜爾的版本,她也在原有譜子上翻到High# C,但最后并沒有唱跳音,而是彈舌結(jié)束在小字二組的# f音上了。4巴托莉的版本,她的這個版本也是這幾個版本中唯一一個鋼琴伴奏的版本,她結(jié)尾的處理和迪里拜爾的有點像,也是翻到小字二組的b,但最后沒有彈舌,而是嚴格按譜子演唱結(jié)束的。5和譜子上的旋律最不一樣的應該就是易希的版本了,可以說她把這首歌都給改編了,前半部分的旋律已經(jīng)改變,后面的花腔部分更是全部省掉了。
第五,人物角色表現(xiàn)的角度不同。這首作品,就是要塑造一個活潑的、風騷的、驕傲的、不為金錢所迷惑的女人的形象,那么聲音就應該有那么一點輕佻、挑逗的味道。我個人更喜歡安赫萊斯和迪里拜爾的演唱,覺得她們的表現(xiàn)和處理更到位一些。巴托莉由于是女中高音,她的音色要更厚重一些,所以感覺聲音中驕傲、神氣的成分要更多一些。易希的演繹無論在改編和配器上都更現(xiàn)代,音樂有種空靈、優(yōu)美的感覺,更像是個音樂小品,而她作品所表現(xiàn)的卡地斯姑娘的氣質(zhì)里,也明顯帶有挑逗的氣質(zhì)。這樣的改編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起到了音樂普及的作用。
每一位歌唱家的演唱都是一個二度創(chuàng)作的過程,簡單地說,就是作曲家創(chuàng)作后由演唱者解讀分析繼而演繹出來。就如這五位歌唱家對《卡地斯城的姑娘》這個作品的演繹都各不相同,但無論怎樣,只要能忠于作曲家創(chuàng)作,再根據(jù)自己的綜合條件,揚長避短,然后找到適合自己的演唱方式,便可以形成獨特的個人演繹風格。比如這首作品結(jié)尾處的處理,五個版本都沒有完全按照譜面來演唱,前四個版本都是在第60小節(jié)把音又往上翻了一個純四度,這樣對于整個作品表現(xiàn)張揚的卡地斯姑娘更貼切,還有每個人對結(jié)尾處理的不同,也是基于她們對于作品的理解再結(jié)合自身的優(yōu)勢來演唱的。像安赫萊斯和巴托莉,她們并不是唱不了High#C ,這個音對她們來說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可以唱得更高,可為什么她們要降調(diào)來演唱呢?我覺得這就是因為她們是根據(jù)自己的嗓音條件,用最漂亮的音區(qū)的音色和最適合自己的演唱方式來演繹作品。再比如:馬多·羅賓,她是個純粹的花腔女高音,最擅長的就是高音和跳音的演唱,于是她對結(jié)尾的處理就變成從High #C開始半音半音地向上,進行跳音演唱直到High #f結(jié)束,這最適合她的嗓音條件和演繹方式。易希的演唱版本可以算得上是三度創(chuàng)作了,她用自己的理解把原作品改編了以后再用適合自己的方式演繹出來。
因此,今后我們在演唱歌曲,一定要在正確認識自己嗓音條件的同時,揚長避短,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演唱版本做參考,取其精華,找到適合自己的演唱方式,形成獨特的個人演繹風格。
[參 考 文 獻]
[1]羅憲君.聲樂曲選集·外國作品(一)[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
[2] 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3] 韓斌.20世紀歌唱大師[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