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國不僅是一個歌劇藝術十分發(fā)達的國家,而且形成了一整套從招生到教學,從實習到就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從根本上保證了人才的學有所長和學以致用。鑒于此,本文簡要介紹了美國高校歌劇人才培養(yǎng)狀況,并結合中國高校歌劇教學實際,就獲得的啟示和借鑒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美國高校;歌劇人才;教學體系;啟示借鑒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01-0027-02
一、美國高校歌劇人才培養(yǎng)概況
美國是一個歌劇藝術較為發(fā)達的國家,圣弗朗西斯科歌劇院、肯尼迪藝術中心等世界歌劇院每年都在排演著各種歌劇作品,吸引著全世界的歌唱家和觀眾。與之相適應的是,美國高校歌劇教學也是十分完善的,形成了一整套科學、完善的歌劇人才培養(yǎng)體系。
首先是招生方面。與中國音樂、藝術類院校招生不同的是,美國高校較為重視老師的推薦信,作為快速、直觀了解學生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礎上,很多學校還會安排教師對考生上一節(jié)課,從而形成更加準確的判斷。其次是教學方面。除了樂理、視唱練耳、聲樂演唱等常規(guī)課程之外,美國高校多會聘請一些有著豐富經驗的歌劇演員、導演等進行授課,幫助學生了解歌劇業(yè)當下的發(fā)展形勢、如何參加歌劇院面試等。此外還會有專門的語言課程。這些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今后的就業(yè)都是至關重要的。再次是歌劇排演方面。美國高校的歌劇、音樂劇院系,每年都會排演四到五部歌劇。在具體的排演過程中,第一步是演員選擇。采用雙向選擇的形式,學生提出自己的角色意愿,再由教師進行選擇,一般一部歌劇會選擇兩組演員。第二步是角色學習。在明確了自己的角色之后,就要對角色排演進行準備,包含演唱、表演、臺詞等多個方面。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自學之后,由教師進行指導。第三步是歌劇排演。在角色學習任務完成之后,導演會統(tǒng)籌安排日程,各個部門陸續(xù)加入其中,包含舞美、服裝設計等。最后是藝術實踐方面。每年的9~12月,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夏令營或音樂節(jié),然后前去面試。而這些夏令營或音樂節(jié)的主辦方,多是一些歌劇院或資深導演,他們也會借此對學生進行考量,進行相應的人才儲備。很多學生也都是在夏令營或音樂節(jié)中被看中,畢業(yè)后順利就業(yè)。而在日常教學中,美國高校都會與當地的社區(qū)建立積極的聯系,定期與社區(qū)聯合舉辦一些音樂活動,同樣也給了學生鍛煉的機會??梢钥闯?,美國高校歌劇人才培養(yǎng)體系是較為科學和完善的,其中最關鍵的就在于,對于學習什么,通過何種方式促進和提升學習水平,今后主要從事何種行業(yè),以及如何加入到這個行業(yè)中等一系列問題,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是有著明確認知的,從而使人才培養(yǎng)質量得到了最大化的保障。
二、美國高校歌劇人才培養(yǎng)的啟示和借鑒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歌劇藝術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歌劇人才匱乏的問題也得到了凸顯,各地的多所院校也紛紛開設了相應的歌劇、音樂劇專業(yè),旨在使這一狀況得到有效緩解。但是由于歌劇在我國的發(fā)展歷史并不長,在歌劇人才培養(yǎng)上也沒有相應的經驗,所以在具體的培養(yǎng)過程中還存有很多不足。與美國高校相比,還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加強和完善。
1明確培養(yǎng)目標
培養(yǎng)何種類型和程度的人才,是高校專業(yè)教學首先要明確的問題。該目標的樹立主要有兩個原則,一個是學科性質,一個是市場需要,明確了這兩個原則,就要在教學中予以全面、認真的遵循。具體到歌劇來說,需要培養(yǎng)的是具有一定歌劇表演、編排、創(chuàng)作能力的綜合型人才,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應該圍繞著這個目標的實現而展開。但是從實際來看,目標的導向性并沒有凸顯出來,整個教學過程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機械的狀態(tài)。比如聲樂演唱方面,教師布置新曲目,學生課下練習,再次上課時由教師指出其中的不足??此剖且粋€按部就班的過程,但是對于為什么要學習這首曲目,學到怎樣的程度,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作用等問題,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缺少相應的認識。這種狀態(tài)下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很難實現清晰的自我定位,在就業(yè)中也會遇到相應的困難。所以應該向美國高校一樣,對學什么、怎樣學、學到什么程度、今后如何學以致用等都有明確的認識,以此為指導,一步步朝著目標的實現邁進。
2進行全面培養(yǎng)
歌劇是一門綜合性的舞臺藝術,對于表演者的演唱、臺詞、表演、舞蹈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通過對美國高校歌劇人才培養(yǎng)分析也可以看出,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都會由相應的教師進行指導。但是反觀國內教學,仍然是以聲樂演唱教學為主。這也是受到現實條件制約的,在師資力量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像美國一樣多位教師指導一個學生。對此應該從多個環(huán)節(jié)入手,予以有針對性完善和補充。比如在課程設置上,除了必修課程之外,更要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盡可能地擴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而且重點要突出課程之間的聯系性,雖然當下的課程設置基本是合理有序的,但是缺乏系統(tǒng)性和實效性,給人以隨意和凌亂的感覺。以歌劇鑒賞為例,既有外國劇目的鑒賞,也有中國劇目的鑒賞,看似十分全面,但是課程卻是在不同學年中開設的,這種時間跨度使學生很難對兩者進行比較,實效性也大打折扣。又比如重唱課,這是一門技術性學科,需要在課后及時加以實踐,以鞏固自己的技術。而現實的情況是,歌劇表演實踐被劃為了一個專門的模塊,只在某一個學年中集中進行,致使技術的掌握出現了遺忘和退步。因此需要在課程的聯系性方面下功夫。在師資建設上,不能僅局限于校內,可以廣泛邀請一些音樂表演團體中的表演者擔任兼職教師,必要時還可以成立名師工作室等。此外,還可以將不同類型的院校聯合起來,以合適的形式進行聯合辦學。如音樂學院、舞蹈學院、戲劇學院等,都分別具有和歌劇相關的院系,通過聯合形成合力,培養(yǎng)出全面的歌劇人才。
3豐富藝術實踐
歌劇是一門綜合性的舞臺表演藝術,所培養(yǎng)出來的歌劇人才,也應該具備相應的舞臺表演能力。而如何實現舞臺表演能力的提升呢?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各種表演活動的參與。但是從實際來看,多數院校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上還有著很大的缺失,學生既沒有實踐的意識,也沒有實踐的機會,使原本實踐性極強的學習變成了紙上談兵,既不利于學生的就業(yè),也不利于歌劇藝術的長遠發(fā)展。對此需要得到學校和教師的充分重視。具體來說,在學校內部,要建設和完善各種實踐設施,如音樂廳、排練廳、音響設備等,充分滿足各類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同時要與當地的一些文藝團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定期安排學生進行實習,使之成為學校的校外實踐基地。而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關系,盡可能多地為學生爭取到上臺表演的機會,并對實踐結果進行認真的總結和反饋,真正體現出實踐的意義。只有接受過實踐的鍛煉,才能真正為今后的就業(yè)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人才是一門事業(yè)興旺發(fā)達的基礎。雖然近年來我國的歌劇藝術事業(yè)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各地高校也紛紛開設了歌劇、音樂劇相關專業(yè),但是在人才數量和質量上仍然有著較大的缺口,這顯然是不利于中國歌劇長遠發(fā)展的。通過對美國高校歌劇人才培養(yǎng)的分析,能夠起到對比和借鑒的作用,進而有針對性地予以補充和完善。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對于中國而言,歌劇無疑是一門年輕的藝術,所以在歌劇人才培養(yǎng)方面,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勢必會遇到多種問題,唯有通過多學習,多借鑒,多思考,多探索,以堅定的信心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才能有所收獲。
[參 考 文 獻]
[1]孫冬冬.歌劇表演教學宏觀思考[J].大舞臺,2012(09).
[2] 厲聲.對歌劇演員進行專門培養(yǎng)的必要性[J].人民音樂,1984(08).
(責任編輯: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