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尿毒清顆粒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和營養(yǎng)狀態(tài)的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1日住院或門診行血液透析治療的終末期腎病患者187例,隨機分為尿毒清顆粒治療組(觀察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微炎癥指標hs-CRP、IL-6、TNF-a以及營養(yǎng)狀態(tài)的影響。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MIS評分、hs-CRP、IL-6、TNF-a水平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尿毒清顆粒能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態(tài)炎癥因子水平、改善營養(yǎng)狀態(tài)。關鍵詞:尿毒清顆粒;微炎癥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態(tài);血液透析;終末期腎病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主要腎臟替代治療方法之一,的醫(yī)療負擔,已經(jīng)成為血液透析領域研究的重點課題[1]。心血管疾病是影響ESRD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導致血液透析患者高心血管事件的因素很多,但“微炎癥”是影響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微炎癥狀態(tài)是指患者沒有全身或局部感染的癥狀及臨床指針,但是存在持續(xù)的、低水平的炎癥因子水平增高,是尿毒癥患者特別是透析患者的重要臨床表現(xiàn)。尿毒清顆粒成分中還有多種有效生物活性包括,異黃酮、大黃素、芍藥苷等[2],這些有效成分可以多途徑改善腎臟功能,因此尿毒清顆粒被廣泛運用到腎臟病中。相關研究證實尿毒清顆粒在改善維持性透析患者改善微炎癥狀態(tài)中的臨床運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門診或住院就診,行維持性血透患者的患者187例,入選標準:①年齡在18~75歲維持性透析時間≥12個月,②所有患者均病情穩(wěn)定,近3個月無手術、出血、輸血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常規(guī)予以控制血壓、血糖、糾正貧血、鈣磷代謝紊亂、代謝性酸中毒等治療。所有患者以血流量200~300 ml/min,透析4~4.5 h/次,2~3次/w。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治療。尿毒清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服尿毒清顆粒,溫開水沖服,早晨8∶00,中午12∶00,下午18∶00各服5 g,22∶00服10 g,兩組治療療程3個月。
1.3觀察指標 ①微炎癥評價指標:采集患者外周血5 mL,進行直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②營養(yǎng)不良-炎癥評分:MIS評分量表由病史、體檢、體重指數(shù)(BMI)和實驗室指標4個方面組成,總共有10項指標,評分范圍0~30分為正常到營養(yǎng)不良,輕度營養(yǎng)不良為0~8分,中度營養(yǎng)不良為9~18分,重度營養(yǎng)不良為18~30分。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微炎癥指標和MIS評分改善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IS評分、hs-CRP、TNF-a、IL-6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患者MIS評分、hs-CRP、TNF-a、IL-6水平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慢性腎臟病已經(jīng)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慢性腎臟病的發(fā)病率約為10.8%,雖然目前醫(yī)療科技不斷進步,慢性腎臟病得到有效治療,仍有較多的而患者發(fā)展為終末期腎病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給血液透析患者家庭以及社會均帶來嚴重的經(jīng)濟負擔[3]。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尿毒癥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可能是“炎癥-營養(yǎng)不良-動脈粥樣硬化”的始環(huán)節(jié),因此緩解微炎癥可能能減少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維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是指患者并不存在全身或局部的感染,但血清炎癥指標持續(xù)存在低水平的升高[4]。
hs-CRP是臨床常用反應炎癥反應水平的急時相蛋白,臨床常用于反應機體炎癥狀態(tài)。TNF-α是炎癥反應過程中最先發(fā)生變化的炎癥因子,不僅直接參與炎癥性損傷,還能夠在局部招募多種炎癥細胞,TNF-a在評價炎癥反應中意義重大,因此本研究將其納入作為評價炎癥水平的指標;IL-6是內源性趨化因子,能夠介導組織局部炎癥反應的級聯(lián)放大,是炎癥反應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標,本研究也將其納入作為評價尿毒癥微炎癥狀態(tài)的指標[5];本研究中患者納入研究時,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MIS評分、hs-CRP、TNF-a、IL-6均有輕度升高,說明尿毒癥透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微炎癥狀態(tài),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IS評分、hs-CRP、TNF-a、IL-6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前兩組患者MIS評分、hs-CRP、TNF-a、IL-6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兩組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s-CRP、IL-6、TNF-a水平均明顯降低低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尿毒清顆粒有助于緩解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改善營養(yǎng)狀態(tài),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張路霞,王海燕.中國慢性腎臟病的現(xiàn)狀及挑戰(zhàn)——來自中國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的啟示[J].中華內科雜志,2012,51(7):497-498.
[2]張淳,黃燦茂,陳俊華,等.老年尿毒癥患者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影響甲狀旁腺激素及鈣磷代謝的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8):5130-5131.
[3]李劼.高通量血液透析對老年患者并發(fā)癥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與哲學,2012,33(10):27-28.
[4]Weber V,Linsberger I,Rcssmanith E,et al.Pyrogen transfer across high-and low-flux hemodialysis membranes[J].Artif Ol_gans,2004,28(5):210-217.
[5]郭敏,郭偉杰,杜躍亮,等.尿毒清顆粒治療慢性腎衰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17):50-51.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