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疼痛評估及護理干預對胃腸手術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方法 將80例行胃腸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外科護理,干預組采用疼痛專項干預護理,比較兩種護理結局。結果 干預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給予胃腸手術患者專項疼痛干預護理,可以改善患者預后情況,降低術后疼痛情況,值得臨床護理借鑒使用。
關鍵詞:胃腸手術;疼痛護理;胃腸功能
胃腸手術是普外常見手術,術后并發(fā)癥較多,且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皮膚縫線、傷口腫脹、留置引流管等原因使得術后患者疼痛難忍。手術疼痛屬于人體組織損傷與修復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心理和生理反應[1]。疼痛不僅影響患者情緒,還會引出其他并發(fā)癥,研究影響術后的康復效果。本研究旨在探究疼痛評估及護理干預對胃腸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干預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20~75歲,手術類型:胃腸穿孔修補3例,闌尾切除術2例,胃腸癌根治術26例,腸梗阻5例,其他4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1~72歲,手術類型:胃腸穿孔修補4例,闌尾切除術3例,胃腸癌根治術25例,腸梗阻4例,其他4例。經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在年齡分布及性別構成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組間可比性。
1.2病例收集 本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行腸胃外科手術患者,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每組40例。
納入標準:意識清晰者;依從性良好者。
排除標準: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肝腎功能不全者;意識不清晰者,文盲或溝通困難者等。
1.3護理方法 ①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胃腸外科術后護理及常規(guī)鎮(zhèn)痛藥。干預組給予疼痛專項干預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②術前向患者講解疼痛評估方法。教會患者如何自我評估疼痛。評價疼痛常采取語言評價量表(VDS),如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主訴疼痛分級法(VRS)、視覺模糊評分(VAS)、數字評價量表(NRS)。本次研究我們使用的是語言等級評分定量表(VRS)[3]描繪疼痛。護士嚴格按照VRS評價疼痛的詞語來教會患者自我評價方法,并認真聽取患者主訴,收集數據,進行準確的疼痛評估。②術后早期護理?;颊咝g后蘇醒后改為半臥位,從而減少對腹部的拉伸,可以適當進行床上軀體運動,術后24~48h后鼓勵患者下床運動,從而促進身體康復,刺激胃腸道反射,減輕腹脹。③腹部疼痛按摩。術后6~8h可以協(xié)助患者進行腹部按摩,從而改善腸道血液循環(huán),具體方法: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沿切口兩側自上而下按摩[2],每次約10~15min,進行2~3次/d。④預防疼痛護理。術前術中預防性運用止痛藥,協(xié)助患者選擇舒適體位,避免體位刺激牽扯傷口;妥善固定引流設備,減少引流管的牽拉引起的疼痛;進行護理操作時動作輕柔;指道患者咳嗽時用手按住切口,并掌握好呼吸節(jié)奏。⑤鎮(zhèn)痛泵留置。留置鎮(zhèn)痛泵,并選擇0.125%~0.150%布比卡因100mL加上0.2mg0.3%芬太尼再加0.9%生理鹽水100mL持續(xù)微量輸入。留置平均時間(69.25±15.2)h。
1.4觀察指標及臨床判定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用語言等級評分定量表(VRS)描繪疼痛強度的詞語口述表達疼痛程度。疼痛分為3級(1級輕度疼痛、2級中度疼痛、3級重度疼痛),等級越高表明越疼痛。
1.5統(tǒng)計分析數據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20.0進行分析比較,卡方檢驗分析計數資料,t檢驗分析計量資料,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胃腸功能恢復情況 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干預組腹脹腹痛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以及肛門排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評估情況 經不同的護理干預,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評分差異顯著,見表2。
3討論
國際疼痛研究協(xié)會把疼痛定義為:與實際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相關或可以用組織損傷描述的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體驗。術后疼痛是困擾外科手術患者的一個突出問題,屬急性疼痛,是手術創(chuàng)傷、焦慮等的綜合反應。
隨著生物一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發(fā)展,提高患者身心整體健康水平已經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任務。這就要求醫(yī)護人員在工作中應轉變觀念和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注意疼痛程度評估指標、治療方法的選擇,合理使用鎮(zhèn)痛藥物,加強全社會對疼痛治療宣傳、認識及關注。
胃腸術后疼痛時常見問題之一,疼痛給患者軀體及身心帶來不良影響,嚴重影響患者康復進程。此外,當疼痛發(fā)生時一定程度上加重原發(fā)病缺血和水腫狀態(tài),從而引發(fā)蛋白質合成緩慢,不利于術后傷口恢復,并無形增加并發(fā)癥。傳統(tǒng)對于胃腸道手術的護理認識度不夠,僅是機械按照醫(yī)囑給予患者一般護理。根據傳統(tǒng)護理的缺陷,我們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及護理,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給予針對性護理服務。通過術前指導疼痛評估的方法、腹部疼痛護理以及術后早期護理、置留鎮(zhèn)痛泵等方法,提高患者適應度,降低疼痛程度。經過以上系列的疼痛護理后,患者術后腹脹腹痛緩解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以及肛門排便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在對疼痛評估中,干預組術后疼痛減輕程度顯著優(yōu)于一般護理的對照組,論文研究結果與前人[4,5]報道的結果基本一致,共同說明疼痛護理干預在胃腸術后中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護理干預研究,我們認為,給予胃腸手術患者專項疼痛干預護理,可以改善患者預后情況,降低術后疼痛情況,值得臨床護理借鑒使用。
參考文獻:
[1]黃霄.對80例癌癥患者疼痛的評估及護理干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3,13(10):330-331.
[2]李淑君.個性化心理護理在胃腸外科大型手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8):83-84.
[3]許琴曾艷.心理干預在術后疼痛中的臨床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3,13(1):142-143.
[4]黃恩敏.護理干預對減輕胃腸外科術后疼痛患者57例的影響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3(8):133-134.
[5]胡鴿,肖芳,王雪露.護理干預在腸道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2):64-65.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