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地與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水及土壤通透性良好,前茬無殘留藥害的大豆、小麥茬。避免連作,以利于均衡利用土壤養(yǎng)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實行秋整地,沒有深翻基礎(chǔ)的地塊要進行深翻,一般深度20~25cm,翻后需耙耢達(dá)到平整細(xì)碎土塊、地面平整、耕層上虛下實,團粒結(jié)構(gòu)多、土質(zhì)松散適度。
2播種
2.1播期。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7~8℃,土壤深5cm溫度達(dá)到5℃時播種。在5月15日之前播種完畢。
2.2播種質(zhì)量。采用機械精量播種。播種要做到播種均勻、播深一致,百米誤差不超過5cm,不重播、不漏播、播到頭、播到邊。鎮(zhèn)壓后播深達(dá)到3~4cm,覆土均勻,播后及時鎮(zhèn)壓。
2.3播種量。播種密度為畝保苗5500~6000株。
3施肥
最好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做到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施用。起壟同時公頃施入底肥量磷酸二銨150~175kg,尿素100~120kg,硫酸鉀100~150kg。底肥施在種下12~15cm。沒有起壟夾肥的,化肥作種肥隨播種施入,種肥施于種下5cm,側(cè)3cm處,應(yīng)種、肥分開施入,避免燒種燒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每公頃追施尿素150~200kg。
4田間管理
4.1化學(xué)除草
4.1.1播后苗前土壤封閉處理。播后3~5天進行藥劑封閉滅草。每公頃選用90%乙草胺1.5~1.8L,或72%異丙甲草胺1.5~2L,或96%精異丙甲草胺1.5L防除禾本科雜草,加入75%噻吩磺隆20~30g。兌水250kg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天旱時要加大用水量。
4.1.2苗后莖葉處理。玉米出苗后3~5葉期及時進行苗后化學(xué)除草,每公頃用40%煙嘧磺隆懸浮劑1000~1500ml,或者4%煙嘧磺隆750~800ml+38%莠去津2000ml或者用55%硝磺﹒莠去津1200~1500ml,兌水200kg田間莖葉噴霧。
4.2加強中耕。玉米出苗后要進行壟溝深松或鏟前深趟一犁,起到疏松土壤、提高地溫,促進德美亞1號玉米幼苗生長。當(dāng)3片葉時進行第二次中耕,這次中耕以壟溝深松為主,深松深度要達(dá)到25cm以上,通過深松能有效地提高土壤的透氣、透水性能,能夠促進玉米根系深扎。在玉米6~8葉的時候結(jié)合追肥進行第三次中耕,在不壓苗的前提下要盡量多培土、培嚴(yán)土、封嚴(yán)壟,追肥位置位于壟幫距離植株8~10cm處。
4.3防治病蟲害
4.3.1 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與玉米品種感病程度、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條件有關(guān)??諝鉁囟?0~25℃、田間相對濕度90%以上利于大斑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當(dāng)氣溫高于25℃或低于15℃,相對濕度小于60%時,只要持續(xù)幾天病害就受到抑制。在玉米9~12展葉期,每公頃用25%丙環(huán)唑乳油600ml,或者用400g/L氟硅唑乳油37.5~75ml兌水200kg噴霧,能夠有效預(yù)防大斑病。
4.3.2玉米螟。玉米螟的危害以穗期危害損失最為嚴(yán)重。在雄穗打苞期或雄穗10%抽穗時,每公頃用48%毒死蜱乳油1500~2500ml、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300ml、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ml兌水葉面噴施。
4.3.3蚜蟲。蚜蟲以成、若蚜群集于葉片背面、心葉、花絲和雄穗進行取食,蚜蟲能分泌“蜜露”,在被危害部位形成黑色霉?fàn)钗?,影響光合作用;在雄穗上會影響授粉而造成減產(chǎn);危害嚴(yán)重的植株,果穗籽粒不飽滿、瘦小,禿尖較長。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拌種,或70%噻蟲嗪種衣劑包衣對苗期蚜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心葉期,在蚜蟲盛發(fā)前,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1.5~2kg,或15%毒死蜱顆粒劑300~500g/畝,按1:30~40比例拌細(xì)沙土均勻撒于心葉內(nèi),還能兼治玉米螟。當(dāng)發(fā)現(xiàn)玉米田蚜蟲較多時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劑6000倍液等噴霧防治。
4.4噴施化控劑。玉米植株比較高大,生育期間要噴施化控劑,控制株高。噴施化控劑能降低玉米穗下部節(jié)間的長度,降低株高,既能起到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作用,同時由于株高降低,也減少了秸稈量,降低了玉米收獲后的秸稈處理難度?;貏┛刹捎糜駥氊S、噸田寶、小胖墩等,但一定要嚴(yán)格按照說明使用時期和施用量噴施,不能隨意改變使用時期和用量。噴霧時,在植株上部噴施,一帶而過即可,不要重噴,以免因施用量過大而過度矮化,降低玉米產(chǎn)量。
4.5其他管理措施。玉米生育后期,即8月中旬要拔凈田間大草,避免雜草與玉米爭奪養(yǎng)分、水分,增加田間通風(fēng)、透光,利于玉米灌漿、成熟。
5收獲
德美亞1號玉米適合采用機械收獲。收獲方式有兩種,一是摘穗收獲,有曬場的種植戶可采取摘穗收獲。收獲后,將玉米果穗在曬場進行晾曬,當(dāng)含水量降到25%以下時,再進行脫粒。這種收獲方式,收獲時期不受玉米籽粒含水量的限制,達(dá)到蠟熟期就可以進行收獲,且收獲損失小。另一種收獲方式是直接脫粒收獲。建有烘干塔的種植戶可采取直接收獲,在玉米籽粒含水量降到30%以下時,進行機械聯(lián)合脫粒直收,收獲后烘干儲存。如果沒有烘干設(shè)備,可以延后收獲,根據(jù)籽粒脫水情況和土壤封凍情況酌情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