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拉機油路堵塞
拖拉機供油系統(tǒng)可分為低壓油路和高壓油路兩部分,一般來說,高壓油路各缸之間互相獨立,發(fā)生故障往往是個別缸;而低壓油路是一個總油道,一旦發(fā)生故障往往使整機不能工作。遇到油路故障,首先對燃油系統(tǒng)各部件和管道進行外觀檢查(有無明顯損壞,油箱存油是否充足等);然后再分別對低壓和高壓油路進行檢查。
1、拖拉機油路堵塞的常見原因
(1)柴油濾清器堵塞:柴油濾清器濾芯臟污,沒有及時更換或長期不清洗,會被燃料中的雜質堵塞,使之油路堵塞而不能供油。油管碰偏或管路接頭的濾網(wǎng),經長期使用未經常清洗,也會堵塞油路。
(2)油水分離器中結冰堵塞:冬季如果不能及時排除油水分離器中的污水,氣溫低于0℃就會使水在油水分離器中結冰,使油路堵塞。
(3)油箱蓋堵塞:油箱蓋上均裝有復活門,當其堵塞后,由于輸油泵不斷抽出油料,可使油箱形成真空,油料無法吸出。
(4)氣阻:發(fā)動機高溫加熱了靠近的柴油管路,使柴油汽化,產生如同管路進氣一樣癥狀,使燃料供給中斷。另外油管接頭不緊密或襯墊損壞,油管中存油少時,輸油泵從油箱中吸入空氣,以及油管破損、空氣滲入。
2、解決措施
當確認油路無損壞的情況下,用手抽動手油泵活塞,并擰松噴油泵上排氣螺塞放氣,通過泵油手感和觀察放氣出油情況,便可大致判斷出故障的性質和部位。泵油時抽壓手感輕松,排氣螺塞無油排出,為吸油管和輸油管與大氣相通,則故障在輸油泵至油箱一段。當泵油時感到抽起時吸力很大,且放松后活塞自動吸回,為之輸油泵吸油管堵塞,可拆下疏通。若輸油泵無故障,應拆下柴油濾清器出油管接頭,用手動輸油泵泵油,如無油或僅少量柴油流出,為之柴油濾清器堵塞,應清洗或更換柴油濾芯。
拖拉機經常在冷卻水溫60℃以下工作,會促使缸內未燃燒完的柴油與進入燃燒室的機油氧化生成棕黑色的膠狀物質,附在機件表面如噴油器等,極易使噴霧孔阻塞而影響正常工作。遇此情況可將噴油器拆下分解后用煤油清洗擦干,按規(guī)范進行裝配調整合格后,裝上拖拉機。
排除空氣之前,先檢查存油,油管存油不足時,應加滿后進行排氣。由于油箱至輸油泵這一段油路內柴油壓力低于外界大氣壓力,故這段油路漏氣檢查應在發(fā)動機停熄后進行,以免空氣被吸入燃料系統(tǒng)。輸油泵至噴油器這一段油路中的空氣排除,可在發(fā)動機運轉時進行,因這段油路內柴油壓力高于外界大氣壓力。排除空氣或向柴油箱內加注柴油時,必須注意柴油的清潔。排除油路空氣時,先將手油泵上下往復抽動,并旋緊柴油濾清器上的放氣螺塞,至放氣螺塞處溢出的柴油內無氣泡為止,再旋緊放氣螺塞。接著將手油泵上下往復抽動,并旋松噴油泵油腔上的放氣螺塞,溢出的柴油中無泡沫為止再旋緊。最后旋松高壓油管接頭,將供油齒條推在最大供油位置,利用啟動機轉動曲軸,至高壓油管接頭溢出柴油無泡沫為止,再擰緊管接頭。
拖拉機油路堵塞故障預防方法如下:定期清潔濾清器和濾網(wǎng):拖拉機的燃料系統(tǒng)是非常精密的機械裝置,對柴油的潔凈度要求非常高,不潔凈的柴油會很快地磨損噴油泵,噴油嘴等總成中的精密偶件,導致發(fā)動機工況變壞,因此必須定期清洗和更換柴油濾清器及管路中的濾網(wǎng)。按規(guī)定間隔里程清潔油水分離器,排出積存的污水和沉淀物。定期維護油箱,檢修油箱蓋復活門。排除氣阻;檢查管路固定情況;發(fā)現(xiàn)管路裂損變形予以修復,保證供油系統(tǒng)密封可靠。清洗維護高壓油泵及噴油嘴,并按規(guī)范予以檢修調整。
二、拖拉機滲漏柴油
柴油漏入油底殼:使用中經常會發(fā)現(xiàn)油底中混入柴油,引起機油增多現(xiàn)象。這種內漏現(xiàn)象是拖拉機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之一。作為動力來源的柴油不僅不能在燃燒室內充分燃燒做功,而是通過缸壁等各種渠道流入油底,顯然內漏柴油不僅減弱了發(fā)動機動力性能;而且嚴重影響和破壞了機油粘度、壓力和正常潤滑,加劇了發(fā)動機各總部機件的磨損。
低壓油路漏油:在低壓油路中,僅有從輸油泵至噴油泵段油路有可能漏油,而從油箱至輸油泵段油路壓力低于大氣壓力,因此有可能漏氣,但不會漏油。
1、拖拉機漏滲柴油的主要原因
拖拉機內漏柴油至油底的主要原因:是在其工作中柴油燃燒不良,通過活塞與缸壁之間的間隙流入油底。而柴油燃燒不好,一是柴油噴射壓力不足,噴霧狀況不良;二是氣缸汽密封不良,壓縮行程氣體壓力太低,不能使柴油和空氣的混合物達到壓燃著火的程度所致。
低壓油路外漏的主要原因:多為輸油泵頂桿嚴重磨損,油管破損,接頭緊固不良,噴油泵柱塞套定位螺釘密封不良,出油閥緊座上的低壓阻油膠圈老化,以及柱塞與泵體的接面不平整等。由于漏油多是從低壓油路的油管或零部件的內部向外滲,因此通過觀察油跡,即可確定滲漏部位。
2、解決措施
檢查噴油嘴安裝墊圈是否密封,校對或更換高壓泵和噴油嘴,更換汽缸墊;檢查調整供油正時;檢查氣門和氣門座密封情況;調整氣門間隙;檢查噴油嘴噴霧情況,必要時調校高壓油泵及噴油嘴;檢查活塞配缸間隙,必要時更換活塞、活塞環(huán)或缸套;檢查低壓油路各部件或油管,發(fā)現(xiàn)外滲,查明原因后予以修復。
(作者單位:166300 黑龍江省林甸縣農機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