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探討精確施肥的增產效應,通過采用大田試驗,以當地品種鹽豐-47為材料,設置6個處理,研究精確施肥對水稻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以及水稻主要生育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精確施氮高產處理產量高達11365.05 kg/hm2,較常規(guī)施氮對照處理和無氮空白處理分別增產7.10%和60.09%;精確施氮提高每穗粒數和千粒重,而穗數和結實率略有下降;精確施肥水稻主要生育指標得到明顯改善,成穗率較常規(guī)施肥對照處理增加2.41%。精確施肥不僅能節(jié)省氮肥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還是水稻生產實現豐產高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技術措施,應用前景廣闊。
關鍵詞:大洼縣;水稻;精準施肥;氮肥
1.水稻施用過多氮肥的危害
氮肥是水稻生長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元素之一,對提高作物產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施用過量,會適得其反,以下是水稻施用過多氮肥的危害,希望農民朋友正確認識,科學施用。 ①分蘗期施用氮肥過多,地上部生長過旺,根系生長緩慢,很多分蘗因無根供養(yǎng)而形成無效分蘗,造成癟粒。 ②生長期氮素過多,水稻植株生長茂盛但軟弱,株形相對增高,造成早期下部蔭蔽,下部濕度和溫度相對提高,通風不好,給病蟲害提供條件,易發(fā)病蟲害。 ③氮肥過多,水稻體內大量積累硝態(tài)氮引起中毒,下部葉片枯死早,跟易老化,無效分蘗的莖桿就會倒伏,帶來嚴重減產。 ④氮肥施用過多,大米中蛋白質含量增加,導致品質不好口感差。 因此在水稻生產栽培過程中必須科學地增施有機肥、磷、鉀肥,不可偏施氮肥,更不能施氮過量。
在農業(yè)生產中,氮肥施用量過高,造成資源浪費,農產品品質不高;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發(fā)展高產、優(yōu)質、高效、安全、生態(tài)水稻生產,我們大洼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在試驗示范基地,進行了稻田氮肥不同施量的試驗,目的是找出氮肥施用的最佳量和施用方法。為水稻高產高效提供科學的施肥依據。
2 材料與方法
2.1試驗材料
2.1.1試驗地概況 試驗田設在大洼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農業(yè)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土壤類型鹽漬型水稻土土,耕層土壤 0~15cm,土壤肥力中,含有機質 17.3g/kg,堿解氮105mg/kg,有效磷 12.8mg/kg,速效鉀182mg/kg,p H 值為 8.4。
2.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6個處理,小區(qū)面積60m2。小區(qū)不設重復。
2.1.3 試驗作物為鹽豐47。
2.2試驗方法
試驗田水稻育苗時間為4月16日,5月27日插秧,葉齡4.1 葉,插秧規(guī)格為30cm×16.7cm,每穴 5~8 株。
2.2.1肥料施入量:
磷肥、鉀肥6個處理的用量相同。每小區(qū)施用過磷酸鈣3公斤/60m2,硫酸鉀1.6公斤/60m2。氮肥用量折算為60m2尿素用量:
處理1: 0公斤/60m2 處理2:0.8公斤/60m2 處理3:1.6公斤/60m2
處理4:2.3公斤/60m2 處理5:3.1公斤/60m2 處理6:3.9公斤/60m2
2.2.2施肥方法:
全部磷肥、70%鉀肥、20%氮肥做底肥5月24日,追肥返青肥20%氮肥6月3日,分蘗肥35%氮肥加上30%鉀肥6月20日。穗肥25%氮肥7月10日。其它如:灌水、病蟲草害防治及其他田間管理措施按常規(guī)(當地習慣)進行。
3結果與討論
3.1 物候期調查:該試驗4月16日播種,5月27日移栽,10月12日收獲。各處理的返青、分蘗、拔節(jié)、抽穗等生育時期相同或接近,沒有太大差異,
3.2 作物生育動態(tài)和性狀記載:按照試驗要求記錄了株高、畝分蘗數(自移栽開始,每個小區(qū)選擇一行連續(xù)10穴,每隔7天調查一次分蘗數)等數據(詳見附表1)。
3.3肥效試驗收獲與室內考種:試驗采取每個小區(qū)單打、單收、單計產測產,記錄了畝分蘗率、有效穗數、畝每穗粒數、千粒重、結實率等參數。(詳見附表3)
由表4得出,試驗中處理1、處理3、處理6的實脫產量分別較理論產量高出39.3kg、9.12kg、2.51kg。除處理4各個處理的每平米穗數隨著施肥量的增加逐漸增大
4 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隨著氮肥施量的增加,產量也隨著增加,在不同氮肥的使用,逐漸變化的水平上差異顯著。但并不能說明施氮越多越高產,一是過量施氮會降低水稻的氮肥利用率;二是多年種植經驗來看氮肥量過大,容易貪青倒伏,影響稻米品質及降低出米率;三造成大量氮素在土壤中的殘留,對地下水有污染。因此,在栽培中,對氮高效敏感的品種,適當增施氮肥是必須的。應根據測土配方施肥的原則,在追求高產的前提下,注意氮素損失這一問題,全面協(xié)調好一些相關的生理過程。如氮的吸收、氮的再利用轉化、同化和貯存過程,這樣能提高氮肥利用率,達到稻谷的提質、增產、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