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在解決糧食問題以及進行市場化飼料生產中占有較重要的地位。所以提高玉米的單產勢在必行。傳統(tǒng)的提高產量的方法是選育優(yōu)良品種,同時在種植時進行合理的施肥和保墑措施。但是玉米在生長的中后期的管理與選種同樣重要,中后期的田間管理決定玉米的最終產量。本研究就玉米中后期重點田間管理的技術進行了分析,期望能為相關種植單位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
前言:玉米在生長中后期,植株需要的養(yǎng)分逐漸增加。特別是玉米的生殖器官開始發(fā)育并成熟時需要更多的肥力。玉米生長中后期田間缺少管理,雜草叢生,會使得玉米和雜草進行養(yǎng)分競爭。當降水稀少時,如果不能及時進行相應的管理,玉米會由于養(yǎng)分吸收不足而出現(xiàn)葉發(fā)黃,甚至出現(xiàn)卷葉,這種情況也將嚴重影響玉米的吐絲以及籽粒灌漿。不合理的管理也會使得蟲害大面積發(fā)生。所以在合理的科學技術的指導下才能確保玉米的正常生長和提高產量。
1.合理進行追肥
1.1注重施拔節(jié)肥
玉米進入拔節(jié)期后,其莖和葉生長旺盛,同時玉米內部雌雄穗開始分化,這個時期也是玉米生長最快的時期。所以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才可以維持其組織的正常生長。只有及時施拔節(jié)肥,才可以為后期玉米的高產穩(wěn)產搭好骨架。研究表明,當玉米有7至9片葉展開時追肥最佳。要對苗的長勢進行判斷后再進行施肥,通常若玉米苗比較健壯時要稍微延遲施肥,同時施肥量應該較少為宜,對于較瘦小的苗,應該早施,同時要適當?shù)脑黾邮┓柿?。施肥標準是?67平方米施糞水800至1000千克,尿素3至4千克,將糞水與尿素混勻后進行穴施或條施。[1]只有及時的施肥,才有利于根系的健壯,才能保證稈壯穗多,同時穗大粒多,及時施肥也可以防止空稈及倒伏。
1.2積極施花粒肥
花粒肥指抽雄至吐絲過程中追施的肥料?;7示哂醒a充植株養(yǎng)分以利于籽粒灌漿,可以有效防止植株后期早衰的現(xiàn)象,大大的促進了籽粒灌漿,提高粒重。將速效氮肥作為花粒肥比較好。但是追肥過程中肥料量量不宜過多,花粒肥主要適用于高產田,通過實驗表明一般每畝施尿素 10~15 千克作為花粒肥最為經濟有效,施用方法可采用側深施或者結合灌溉進行施用。
1.3重視施用孕穗肥
玉米進入孕穗期,雌穗小穗以及小花分化較為旺盛,這個時期決定著穗的大小和多少。缺肥常常會使得玉米禿頂,同時秕粒明顯增多,嚴重影響玉米的品質。一般當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期為施孕穗肥的最佳時期。在玉米抽雄前約10至15天依據(jù)不同的地力,玉米的長勢和苗的種植間距等條件進行施用。在基肥少,地力條件較差,長勢較弱的田間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肥1500千克,同時要混入7至8千克尿素,要通過穴施或條施的方法進行。中等肥力的田要每667平方米施廄肥1000千克,同時混施5至6千克的尿素。對于生長健旺,地力較肥沃的玉米田,要施600千克廄肥和4至5千克的尿素。
2.重視田間操作管理
2.1合理灌溉
在有些地區(qū),玉米生長季節(jié)會出現(xiàn)多雨天氣,所以要注意排澇,防止根部浸水時間太長,當根呼吸不暢時根會逐漸腐爛,從而影響到玉米正常生長。在北方地區(qū),多為干旱或半干旱,所以在玉米抽雄前后20天左右為玉米需水高峰期,對水分需求敏感,所以當氣候不能滿足時就要及時對玉米進行澆水,適時適量的澆灌可以利于授粉和灌漿的順利進行。河西與沿黃灌區(qū)的玉米田可以依據(jù)玉米的長勢情況以及天氣狀況,在出現(xiàn)旱情之前適時早灌水,如果澆灌太晚沒有效果。中東部的旱作有水源的地區(qū),可以結合當?shù)氐募晁训?,可以采用注水補灌的方法進行補灌,以補充玉米的開花授粉以及灌漿所需水,在最大程度上以減輕旱災損失,達到高產的目的。
2.2人工去雄以及協(xié)助授粉
人工去雄時間為玉米的雄穗剛露出頂葉而且花粉沒有散發(fā)前,可以通過隔一株去除一株的雄穗,也可以隔一行去一行的雄穗。整個玉米地去雄量為50%為宜。人工去雄有利于田間的通風透光,同時可以利于養(yǎng)分集中供應果穗的發(fā)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病蟲害。實驗表明合理的人工去雄可使玉米增產約6%左右。[2]去雄過程中要注意不可將地邊幾行的雄穗去掉,以免使授粉受到影響。去雄過程中不能損傷頂端葉片,也不可砍掉果穗周圍的莖葉,如果這些莖葉受損反而會使玉米減產。當盛花期遇陰天雨水多而且高溫天氣時,若這種天氣持續(xù)2天以上,就需要進行人工授粉。一般進行人工授粉要在晴天上午露水消散以后進行。要讓花絲選擇最適合的花粉來受精,以達到產生飽滿的籽粒的目的,授粉過程要確保所有果穗能夠完全授粉。
2.3控制病蟲害以及除草
絲黑穗病多為土傳疾病,在雨多和低溫條件下具有頻發(fā)性,發(fā)現(xiàn)黑穗病的植株要及時割除,防止病菌擴散。同時玉米容易感染瘤黑粉病,頂腐病以及莖腐病。田間發(fā)現(xiàn)有植株感染瘤黑粉病,則需要拔出病株,并將其帶到田外進行深埋處理,以防止病菌隨空氣擴散至氣它植株。頂腐病可以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防治,將藥劑稀釋500倍后進行噴霧。對于蟲害要重點防治玉米螟,紅蜘蛛和粘蟲。發(fā)生玉米螟時可在心葉期用3%辛硫磷顆粒劑防治,施用量為2至3公斤每畝,將藥劑丟心防治。紅蜘蛛可以通過噴15%的噠螨靈2000倍液進行防治。粘蟲可以用25%毒死蜱乳油噴霧防治。同時要進行玉米地行間的雜草的鏟除,要盡量避免除草劑的使用,除草可以讓土壤疏松,利于根呼吸,同時切斷了毛管水,利于保墑。
3.結語
新的科學技術給農業(yè)的增產帶來了較大的發(fā)展。在玉米種植中后期,要結合種植地區(qū)的實際氣象環(huán)境,玉米的長勢與強壯度,土壤狀況進行適當?shù)淖贩?。同時要注意合理進行玉米田的灌溉,在一定時期要進行人工去雄和人工授粉,同時要做好病蟲害的監(jiān)測和防治。只有應用合理科學的技術才可以增產穩(wěn)產。
參考文獻:
[1]周文偉.夏玉米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J].周口日報,2014(6):1-2.
[2]武玥.玉米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4(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