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玉米播種面積逐年增加,使得玉米田化學除草面積大大增加。但是由于玉米除草劑具有品種繁多,使用技術要求高等特點,在實際生產(chǎn)中一旦使用不當將產(chǎn)生藥害,造成很大的經(jīng)濟損失?,F(xiàn)就玉米除草劑藥害癥狀、產(chǎn)生的原因及補救措施作簡要的介紹:
1、除草劑藥害癥狀、產(chǎn)生的原因
1.1苯氧羧酸類除草劑藥害
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2甲4氯鈉鹽為激素類選擇性除草劑,具較強的內(nèi)吸傳導性。低濃度(小于100微克/毫升)施用時對植株有剌激生長作用,當施用劑量大于100微克/毫升時即抑制植株生長。2,4-D丁酯和2甲4氯鈉鹽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的闊葉類雜草。適宜用藥時期為玉米的4~6葉期。兩種除草劑用量分別為畝(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21~36克和50~60克。早春低溫、使用時期過晚或過量、或用于某些敏感品種,常會形成藥害。早春低溫使玉米對2,4-D丁酯的耐藥性減弱。春玉米4葉期低濃度(30~35克/667平方米)藥劑處理,用藥幾星期后即可使玉米產(chǎn)生畸形;5~6葉期玉米耐藥性增強,但濃度過大(120克以上/667平方米)更易引起植株器官變態(tài)。苯氧羧酸類除草劑藥害病狀主要表現(xiàn)為葉片扭曲,心部葉片形成蔥葉狀卷曲,并呈現(xiàn)不正常的拉長,非人工剝離雄穗不能抽出。葉色濃綠,嚴重時葉片變黃,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節(jié)位上長出果穗;下部節(jié)間脆弱易斷,根系不發(fā)達,根短量少,側根生長不規(guī)則。
1.2苯甲酸類除草劑藥害
該類除草劑具有顯著的植株生長調節(jié)劑的特性,是內(nèi)吸傳導性除草劑,能干擾植物內(nèi)源生長素的平衡,在形態(tài)上嚴重抑制植物的頂端生長和葉片形成;百草敵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處理或莖葉處理(雜草3~4葉前)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和多年生闊葉雜草。土壤處理時常與阿特拉津或甲草胺等混用,每667平方米用有效成份90~100克。玉米苗前使用過量時,初生根增多,生長受抑制,向上生長減弱;苗期使用過量則主根扁化,葉片變窄且部分皺縮,心葉呈蔥狀葉,莖稈脆弱,易倒伏折斷;施用過晚,地上部產(chǎn)生短而粗的畸形支持根,主根短,生長受抑制,易于倒伏。
1.3酰胺類除草劑藥害
酰胺類除草劑主要用于防治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對闊葉類雜草防效較差。此類除草劑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抑制蛋白質與RNA的生物合成,使植物不能制造生命所需的物質而死亡;該類除草劑只能防治禾本科雜草的幼芽,而不能防治成株雜草。甲草胺、異丙甲草胺、都爾、乙草胺的田間用量分別為畝(667平方米)用有效成分120~144克、72~144克和25~50克;用量過大時將引起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種子不能出土,生長受抑制,葉片變形,心葉卷曲不能伸展,有時呈鞭狀,其余葉片皺縮,根莖節(jié)腫大。土壤粘重、冷濕地塊則能促使藥害形成。
1.4均三氮苯類除草劑藥害
均三氮苯類除草劑主要是通過影響植物體內(nèi)一系列生理生化過程,從而達到干擾抑制光合作用的目的,使雜草幼苗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難以補充必需的有機營養(yǎng)而饑餓死亡;此類除草劑可有效防治田間的一年生禾本科雜草與闊葉雜草,在玉米田使用比較安全。主要應用品種有莠去津(阿特拉津)、草凈津、氰草津等;田間用量分別為畝(667平方米)用67~100克和120~160克。但在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低于2.0%)的沙質土壤或苗前施藥后遇到大雨則可造成淋溶性藥害。玉米苗后5葉期使用,在低溫多雨條件下對玉米也會產(chǎn)生藥害。表現(xiàn)為玉米葉片發(fā)黃。一般10~15天后葉色方可轉綠,恢復正常生長。
1.5聯(lián)吡啶類除草劑藥害
該類除草劑為非選擇性的觸殺性除草劑,可殺滅一切植物的綠色組織;藥劑接觸土壤后很快鈍化,失去其活性,無土壤殘留。一般用作玉米田的苗前除草或苗后定向除草。在除草過程中,一旦藥液噴濺到玉米植株上,著藥部位光合作用立即停止,2~3小時后變色失綠,逐漸枯死。該類藥劑不具傳導能力,因此僅著藥部位受害。
1.6咪唑啉酮類除草劑藥害
咪草煙是大豆田除草劑,常見的藥害有飄移和殘留造成敏感作物藥害。玉米較敏感,飄移可使玉米受害;受害植株表現(xiàn)為植株矮化,雄花不孕,果穗小,籽粒少,減產(chǎn)50%以上。
1.7除草劑殘留藥害
由于某些殘效期長的除草劑在土壤中降解速度慢,殘留量大,如長期使用,會使土壤中積累殘毒過多,由此可引起玉米的多種藥害病狀。
2藥害防治方法和補救措施。
2.1農(nóng)業(yè)措施
2.1.1根據(jù)作物種類和防除對象,選擇適宜的除草劑,選擇除草劑時一定選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
2.1.2嚴格掌握用藥量和用藥時期,禁止在大風天和炎熱中午用藥。
2.1.3用藥器械要徹底清洗,除草劑和殺蟲劑不宜混施。
2.1.4加強水肥管理。在癥狀表現(xiàn)初期,馬上澆水和噴清水,用于稀釋藥的濃度,或淋濕土上層的藥液;結合澆水,增施腐熟人畜糞尿、碳胺、硝胺和尿素等速效肥料,促進根系發(fā)育和再生,恢復受害玉米的生理機能;加強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結,增強土壤養(yǎng)分的分解,增強根系對養(yǎng)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
2.1.5拆除部分明顯受害的果實或葉片。如玉米發(fā)生重分蘗,應去除分蘗。如心葉扭曲,應人工破除扭曲。扭曲嚴重的葉片,用剪刀從一側縱向割開也可以幫助玉米盡快展開。
2.2藥劑措施
2.2.1建議噴施功能性植物營養(yǎng)劑,如碧護(有效成分為天然赤霉素,吲哚乙酸及蕓苔素內(nèi)酯等)、蠟質芽孢桿菌及禾生素。此類植物源植物營養(yǎng)劑可誘導受害作物產(chǎn)生抗逆性,恢復生長且對作物安全。
2.2.2頂端葉片卷縮的前期,針對發(fā)生原因,可噴施對薊馬效果好的殺蟲劑(啶蟲脒+菊酯或更高端的藥劑)加螯合態(tài)優(yōu)質鋅肥(復配上硼效果更好),因為玉米對鋅格外喜歡,鋅對葉片生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要記得把藥液噴進玉米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