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經濟飛速發(fā)展,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了提高,人們對糧食作物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水稻作為人們主要食用的糧食作物,如果產量跟不上的話,那么無法滿足人們最基本的食用需求。所以,我們在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探討和討論的就是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的措施,如何改造水稻品種,水稻種植環(huán)境等能讓水稻高產且質量還能跟得上人們的需要。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體系應運而出,值得我們去思考和討論。
關鍵詞: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措施
我國人民日常的常食用的糧食作物主要就是小麥和水稻玉米等等了,水稻在糧食作物里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它是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基本。如果水稻的產量供給不上去的話,那么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程度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去探討讓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的技術,以此來滿足人們對水稻的需求。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體系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栽培體系與我國原始的水稻栽培技術有著很大程度的不同,不僅很好的保證了水稻產出的質量,還保證了水稻的產量,而且還把挑選良種與栽培等步驟合并,節(jié)約了時間還達到了目的。所以,對于優(yōu)秀的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我們要給予推廣和支持。
1.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的特點
對于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來說,相比較原始的水稻栽培技術來說,二者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不僅質量上有區(qū)別,產量上有區(qū)別,更重要的是費時費力費資金。所以,我們要仔細分析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的特點,讓這種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得到推廣和支持。首先,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利用了嫩秧更好栽培的原理,于是,在秧苗還是嫩秧時將其栽種,這樣,可以讓嫩秧早早適應水稻土壤的濕度松軟度等等,在其生長到一定程度時還不用再次移秧,移秧的過程是非常損害秧苗的。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更利于水稻苗早生快發(fā),讓其接穗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再者,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有效把握了壯株的特點,利用了壯株不能過密種植的原理,將壯株分散開來種植,有效地使水稻種植區(qū)成為了高產群體結構,結出來的穗粒還飽滿充實,質量上乘。再者,在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中充分意識到了有機肥的重要性,在栽培過程中混入足量的有機肥,有機肥的使用更利于借出粒大飽滿的穗粒。當然,還有一個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的特點,那就是注意到了移栽時每窩的秧苗數(shù)量,移栽時一下移很多或很少的的秧苗對穗粒的成熟都是十分不利的,一般在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中都是一窩移三到四株秧苗,穗粒的數(shù)量能得到保證。
2.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適合的范圍和品種
對于任何一種栽培技術來說都不是萬能的,每種栽培技術都適合一定的范圍和品種,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來說也不例外,它也有著自己適用的范圍和品種。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適用于有保證的冬閑田和兩季用綠油稻,想要提高水稻產量,讓水稻達到超高產的水平,需要選擇溫度適宜,濕度適宜,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而且利于排灌的土地是最好的了,只有這樣,水稻才有可能達到高產,當然了,土地選擇不當,水稻也無法保證高產,例如沙土,肥力不夠的土地都是不適合的。選擇種植水稻的土地要著重看土地的有機質,有機質不達標的土地一般是不會利于水稻超高產的。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適合的品種也同樣是重要的,選擇水稻品種要選耐寒耐旱,抗肥抗倒,且結出的穗粒高大飽滿的良種,可以選擇純種水稻,也可以選擇雜交品種,一般市面上常見的水稻良種主要有兩優(yōu)培九,山優(yōu)明等,將優(yōu)良的品種雜交再栽培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3.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的具體措施
3.1提早栽培嫩秧
前文已經提到了嫩秧對水稻種植的重要性,嫩秧就應該提早栽培,如果栽培時間選擇不恰當那么會對水稻產量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所以,水稻超高產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嫩秧早栽。對于一般的冬水田來說要在秧苗達到兩到三個秧齡再栽培,這個秧齡栽培是最適宜的,同樣的,對于兩季用水稻來說,就應該在秧苗達到四到五秧齡再栽培,每一個品種嫩秧栽培的時間都是有考究的。在栽培嫩秧之后還要不時進行免耕或者是翻耕,讓土壤的養(yǎng)分充分給予進嫩秧中,免耕,顧名思義,就是先泡水待水分蒸干后再載培。翻耕,就是在泡水的途中不時進行土壤翻整,讓水分在翻整中滲透,也讓養(yǎng)分放出,進入嫩秧中。所以,嫩秧提早栽培這種方法值得我們去應用。
3.2水分要保持均衡
對于水稻種植來說,水分的量是最不好把握的,如果水分過多會讓秧苗直接淹死,水分過少秧苗還無法汲取成長所需要的養(yǎng)分。所以,想要水稻超高產的話,水分一定要保持均衡,在栽培嫩秧時,要保證是淺水層插秧,因為嫩秧是脆弱的,如果水分稍微過大,那么嫩秧會直接被淹死,在嫩秧栽培之后還要重視拔節(jié)散籽等環(huán)節(jié),在拔節(jié)過程中要保證水稻種植田內有水分層,讓水稻秧苗在拔節(jié)時也不缺水,同樣的,散籽時也要注意,不能讓水分存留在秧苗中,保證水分被滲透,如若沒有滲透均勻那么進行人工排水。相比較秧苗栽培環(huán)節(jié),雖然對水分的要求沒有那么嚴格,但是我們還是要確保水分均衡,在秧苗距離一致的情況下,注意水分補給,不要讓秧苗距離過近,水分就會變得稀缺。
4.結語
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是個復雜的技術,對于但它對于水稻的產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來說也不能隨意使用,要在一定的范圍和品種內使用。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主要就是從秧苗栽培和水分控制等方面進行把握,要選擇良種進行栽培,栽培時要盡量選擇嫩秧,水分要保持適中。這都是很必要的,所以,對于水稻超高產強化栽培技術來說,我們要在一定的范圍內去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李藝真,超高產水稻的產量構成和源體結構[J],農業(yè)學報,2000.13(2):2-6
[2]于幼軍,超高產水稻特性與栽培技術初探[J],農業(yè)科學,2001.15(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