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作物,有著獨特的應用價值。同傳統(tǒng)高粱比較,矮高粱由于其超強的分蘗成穗能力和矮壯的莖稈優(yōu)勢,可以實現(xiàn)高密度種植。目前鐮刀彎地區(qū)玉米臨儲政策調(diào)整,高粱市場前景看好。本文重點闡述矮高粱在黑龍江省北部地區(qū)的栽培技術,以期指導該地區(qū)矮高粱種植戶更好的種植。
關鍵詞:黑龍江北部;矮高粱;栽培技術
高粱屬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非洲,在中國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釀酒、制醋、提取淀粉、配置飼料、加工飴糖、制作掃具等的傳統(tǒng)原料。從栽培角度看,高粱喜溫、抗旱、耐澇,不怕鹽堿,可以在比較貧瘠的土地上正常生長。其單產(chǎn)同玉米、水稻不相上下,在黑龍江省北部地區(qū)平均畝產(chǎn)500公斤左右,高產(chǎn)田可達600-650公斤。高粱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尤其是東北高粱,品質(zhì)聞名世界。高粱在世界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中排名玉米、小麥、水稻、大麥之后,居于第五位。高粱全球栽培面積以印度為最多,中國居第二位。
傳統(tǒng)高粱是種植作物中莖稈較高的作物類型之一,一般莖高高度可達3-4米;帶狀葉片長40-60厘米,葉面平滑有蠟粉。圓錐花序,有帚狀和錘形兩類果穗。穎果有黃、橙、褐、白等色。高粱脫殼后即為高梁米,子粒呈橢圓形、倒卵形或圓形,大小不一。高粱種子有紅、白、褐等各種顏色。其中紅者主要用于釀酒,又稱酒高粱。高粱釀酒沒有其他干擾味道,中國白酒中質(zhì)量最高的品牌幾乎都是主要用高粱釀造的。高粱除了含有大量淀粉外,其他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如蛋白質(zhì)含量8.2%,糖7.8%,脂肪2.2%,還有維生素B1、B2等。
黑龍江省北部地區(qū)氣溫冷涼,生育期短,在作物種植類型的選擇上余地較小,2016年鐮刀彎地區(qū)玉米臨儲政策的調(diào)整,給矮高粱種植創(chuàng)造了良好時機。近年來隨著釀造業(yè)原料的需求,高粱供不應求,價格屢屢攀高,農(nóng)民的種植積極性越來越高漲。近年來,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研部門培育了許多矮高粱品種,如綏雜七號、齊雜722、齊雜5號等,并且已經(jīng)在生產(chǎn)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1.栽培技術要點
1.1選地整地:前茬最好是大豆、蕓豆等豆科作物。整地要耙平、耙細,利于出苗,保證苗全苗壯。田間作業(yè)最好實行秋翻秋整地,春季不再動土。必須春整地時,要連續(xù)作業(yè),以免跑墑。
1.2選種播種:種子發(fā)芽率要達到90%以上、凈度達到98%以上。選晴好天氣曬種2-3 天,曬種過程中要防止種子破殼。黑龍江省北部地區(qū)矮高粱的最佳播期為5月20-25日。播種深度一般可在3-4厘米深,低洼濕處可稍淺,覆土2-3厘米,播后鎮(zhèn)壓。
1.3密度控制:矮高粱依靠群體密度增產(chǎn),生產(chǎn)上提倡45-50厘米壟距,使用60厘米壟距時,要適當放寬苗帶寬度。播種量以25-30斤/公頃左右為宜,保苗22.5 -25.5 萬株/公頃(15000-17000株/畝)。
1.4肥料使用:每生產(chǎn)100公斤高粱子實,需要吸收氮2.6公斤,磷1.36公斤,鉀3.06公斤。高粱整個生育期對養(yǎng)分的需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出苗到第一片真葉展開前,主要是依靠種子中貯存的養(yǎng)分。第二階段是從第一片真葉展開到拔節(jié),主要依靠種肥。第三階段是從拔節(jié)到成熟,主要依靠追肥。種肥的施用方法是:在播種時將肥料條施于種下,避免燒苗。種肥以磷鉀為主,少量使用氮肥。其中,磷酸二銨150公斤/公頃,鉀肥120公斤/公頃,尿素30公斤/公頃。追肥的施用方法是:在拔節(jié)前期追施氮肥,每公頃施尿素150—200公斤。注意施肥時不要將肥料露在地表面,要結(jié)合趟地追肥,邊追肥邊趟地,上土覆蓋。
1.5化學除草:分土壤封閉和苗后處理兩種方法。土壤封閉是在播種后噴施莠去津(阿特拉津),畝用量250克兌水15公斤;也可用96%的異丙甲草胺1.5-2.5升/公頃。苗后處理是在高粱4-5葉期,雜草2-4葉期莖葉噴霧,用48%的滅草松3升/公頃,兌水300-450升噴霧,可有效防除闊葉雜草。也可使用氯氟吡氧乙酸,在矮高粱五葉后,順高粱行間噴霧,有效防除3至6葉齡單雙子葉雜草。
1.6田間管理:高粱出苗后及時中耕,深松深度達25 厘米以上,可防寒增溫,發(fā)根壯苗,為高粱的早期生長提供有利條件。
1.7病蟲害防治:高粱主要病害是黑穗病,主要蟲害是蚜蟲。齊苗后1-2 天內(nèi),為預防葉部害蟲,噴施速克斃375 毫升/公頃。抽穗后,為防止黑穗病的發(fā)生,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蚜蟲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 000倍液噴霧防治。
1.8適時收獲:蠟熟末期晴天機械收獲。籽粒水分14%以下。
2.主要主要事項
2.1品種選擇。衡量矮高粱品種在當?shù)厥欠襁m宜種植,要考慮四個方面。一是早熟,矮高粱品種應比當?shù)爻7N玉米品種積溫低100-150度。如當?shù)爻7N玉米品種是2100-2200度,那就選擇2000-2100度的矮高粱品種,切忌選擇與玉米同熟期品種。二是高產(chǎn),同熟期品種以高產(chǎn)為選種目標。三是優(yōu)質(zhì),如果釀酒,就選擇紅殼紅粒、單寧含量高、出酒率高的品種。四是矮桿,適宜機械化收獲,株高在1.2米以下為最佳。同時要選擇通過省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的品種。種子選擇好了之后,播種前要進行種子處理。由于市場上缺少高粱專用種衣劑,在生產(chǎn)上可以用玉米種衣劑替代。
2.2播種時間。高粱要防止播種過早而引起粉種。播種期地溫必須穩(wěn)定在8℃以上,黑龍江省北部地區(qū)在5月下旬—5月末為宜。
2.3密度控制。播種一般采用壟上雙行拐子苗播種,播種時米間粒數(shù)18-20粒左右。因高粱種子小出苗率低,平均每米成苗要達到12--15株左右。矮高粱適合密植,單株產(chǎn)量并不高,主要靠群體增產(chǎn)。由于自身調(diào)解能力強,在播種量適合的情況下,不必間苗,可以節(jié)省大量人工。
2.4病害防治。高粱的黑穗病有三種,分別為絲黑穗病、散黑穗病和堅黑穗病。絲黑穗病俗名“烏米”,高粱整個花序受害,里面充滿黑粉(厚坦孢子),外膜破裂后,黑粉散出,類似玉米絲黑穗病。散黑穗癥,又叫“黑疸”,高粱粒變成“灰包”,破裂后散出黑粉中柱。高粱堅黑穗病又叫粒黑穗病,抽穗后子粒變成灰白色圓筒形灰包,但外膜堅固、不易破裂,也有的頂端破裂,破裂后散出少量黑粉。三種黑穗病帶菌方式略有不同,絲黑穗病主要以土壤帶菌,散黑穗病和堅黑穗病主要是種子外部帶菌。防治方法一是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及時拔除病穗。二是藥劑拌種,可用40%拌種霜可濕性粉劑,25%三唑酮(粉銹寧)、25%三唑醇等,種子量的0.2%拌種。
2.5蟲害防治。蚜蟲俗稱膩蟲,是危害高粱的主要害蟲。它群集在葉背和葉鞘,刺吸汁液,嚴重時植株葉片變紅枯萎,甚至拉弓,不能成熟或絕產(chǎn)。高粱蚜蟲一年繁殖10余代,以卵在草上越冬,來年6月份遷飛到高粱田,先點片發(fā)生,以后逐漸擴散,7-8月份高溫、干旱,有利大發(fā)生,是危害盛期。防治方法以藥劑防治為主,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大面積發(fā)生時可用抗蚜威50%可濕性粉劑,畝用藥6-8克兌水30-50千克噴霧。
2.6合理利用分蘗增產(chǎn)。矮高粱雜交種一般分蘗力都很強,高粱分蘗穗成熟期比主莖穗晚熟1-2天,完全可以成熟, 保護好分蘗,可以增加單位面積實收穗數(shù),有助于提高產(chǎn)量。實踐證明,當矮高粱出苗不全、只有6、7成苗時,只要增加肥力,在5-6片葉時早追肥,增加有效分蘗, 照樣可以獲得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