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系統(tǒng)地探究在社區(q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的實際價值。方法 選取80例2013年11月~2015年2月期間社區(q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隨機分期成兩組,對照組行疾病的常規(guī)護理,在對照組基礎上對觀察組應用優(yōu)質護理,觀察兩組的效果。結果 兩組急性發(fā)作次數、住院次數和治療依從性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于P均<0.05)。結論 在社區(q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的實際價值顯著。
關鍵詞:社區(q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優(yōu)質護理
在呼吸內科的實踐工作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均較高,這一疾病的高發(fā)人群包括老年人。此外,由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較長,且會反復發(fā)作,導致患者在治療中的依從性較差,這就需要全面地加強護理干預[1]。為了系統(tǒng)地探究在社區(q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的實際價值,我們進行對照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11月~2015年2月,選取80例社區(q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隨機分期成兩組。對照組基線資料:男21例,女19例,年齡是62~84歲,平均年齡是(72.4±3.4)歲,病程是3~9年,平均病程是(5.2±1.3)年;觀察組基線資料:男24例,女16例,年齡是65~86歲,平均年齡是(72.6±3.5)歲,病程是2~11年,平均病程是(5.4±1.5)年。兩組基線資料(涵蓋性別、平均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本次研究的可行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了有關疾病的常規(guī)護理,包括基礎生活指導、常規(guī)健康知識的宣教以及必要的用藥指導等,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應用優(yōu)質護理,其內容包括:
1.2.1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全面地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癥狀和表現、治療方法以及預期效果等,重點為患者介紹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如藥物會引發(fā)的不良反應及其相應的預防方法、嚴格遵照醫(yī)囑用藥的意義與價值等;這對于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
1.2.2心理疏導 在長期的反復治療中,患者難免會出現焦躁、抑郁、恐慌等心理障礙,鑒于此,護理人員要學會體諒患者的痛苦,要主動與患者溝通,引導其將內心的苦悶和疑惑表達出來,鼓勵其積極地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
1.2.3飲食指導 告知家屬患者的日常飲食要堅持清淡原則,要及時地補充高蛋白食物,并要注意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反復告知患者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疾病的發(fā)作次數;告知患者多飲水,每日的飲水量保持在2000~2500 mL,以加速機體新陳代謝,維持機體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
1.2.4體位指導 告知患者如果出現呼吸困難情況,避免慌亂,要及時地取半坐位,以有效地保持舒適的坐姿,然后放松全身肌肉;然后進行正確的腹式呼吸,護理人員要注意為其講解腹式呼吸的方法,即取立位,同時雙手自然地置于腹部或者胸部等部位,然后全身的肌肉要充分地放松,指導患者切記在用鼻子吸入空氣之后,需要挺直上身,然后可以緩緩地呼氣,腹式呼吸訓練的時間不要超過15 min/次,以有效地鍛煉患者的肺部呼吸功能,增強其自身的免疫功能。
1.2.5康復訓練 督促患者堅持進行有氧運動,如晨起后打太極拳、飯后慢走、騎自行車以及上下樓梯等,以此有助于鍛煉患者的機體功能;但是要注意囑咐患者在運動時要堅持適量的原則,量力而行。
1.3觀察指標 護理后對兩組均隨訪1年,對比兩組急性發(fā)作的次數和住院次數;使用治療依從性問卷[2]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問卷中的項目有每日遵醫(yī)囑用藥情況、日常飲食能否堅持基本原則等,滿分為100分,完全依從為得分≥90分,部分依從為得分60~89分,完全不依從為得分≤59分。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9.0軟件,以(x±s)表示本研究中的計量資料,并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以率(%)表示計數資料,同時使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如果P<0.05,則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急性發(fā)作的次數和住院次數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急性發(fā)作的次數和住院次數明顯較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明顯較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臨床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支氣管或者呼吸道存在感染情況,從而致使患者的支氣管末端的氣囊出現明顯的持續(xù)膨脹情況,這也會導致患者的囊腔不斷地擴大,進而會嚴重地破壞氣腔壁結構,這就會引發(fā)不同程度的氣流受限情況[3]。針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優(yōu)質護理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人為本,強調既要關注患者的疾病護理,也要注重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以提高其認知水平,緩解其心理壓力;此外,也要加強飲食護理,以改善其免疫;同時也要加強康復訓練,以加速患者的康復[4]。
本研究提示,在社區(q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的實際價值顯著,可普及。
參考文獻:
[1]蘇姍娜.社區(qū)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5,12(23):20-22.
[2]黃妙嫦.系統(tǒng)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9):54-55.
[3]潘蕾.探討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8):609-609.
[4]葉玉琴.淺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護理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3,23(8):4443-4444.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