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施工組織設計是水庫除險加固加高培厚工程重要的施工指導依據(jù),對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jù)水庫工程特性和建設施工進度、質量等要求,編制符合大壩帷幕灌漿實際的技術經(jīng)濟管理型施工組織設計,可以為工程規(guī)劃建設提供全面的決策和質量監(jiān)控管理依據(jù)。文章以除險加固工程為例,詳細介紹大壩帷幕灌漿施工組織設計相關內容,以期為類似工程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水庫;除險加固;帷幕灌漿;施工組織
1 工程概況
某水庫始建于1973年,1978年主體工程建成投運,歷經(jīng)1992和2003年的改擴建。隨著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規(guī)模的快速擴大,水庫運行至今,存在壩體、壩肩局部滲漏、供水能力不足等問題,需要對水庫大壩進行除險加固加高培厚改擴建,即:在原漿砌石重力拱壩的基礎上將大壩整體加高6.2m,并根據(jù)壩體結構計算,對大壩下游面進行加厚、溢洪道改造、壩基壩肩防滲處理等。除險加固加高培厚改擴建后,大壩建基面高程897.5,壩頂高程935.2m,最大壩高37.5m,壩頂弧線長274.55m,壩頂寬6m。正常蓄水位930.5m,水庫總庫容3175萬m3,向縣城供水1665萬m3/a,灌溉約5.3萬畝良田[1]。
2 帷幕灌漿施工方法
水庫除險加固加高培厚改擴建工程,帷幕灌漿總施工工程量為3924m。
2.1 灌漿孔布置及施工工藝
大壩防滲帷幕根據(jù)設計圖紙沿主壩、副壩軸線布置,分Ⅲ序孔布置,灌漿孔為單排孔,基本孔距2~3m。根據(jù)工程地質情況,基巖帷幕灌漿主要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1],段長嚴格控制在4~6米,施工時按先I序鉆灌結束后,再進行Ⅱ序施工,最后進行Ⅲ序的施工方法。其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藝流程如下[2]:施工準備→施工放樣→鉆孔→沖洗→壓水試驗→灌漿→結束封孔。
2.2 鉆孔
根據(jù)地質情況,工程壩區(qū)主要地層巖性為灰?guī)r和砂巖,鉆孔采用XY-100型回轉式液壓鉆機,硬質合金鉆頭鉆進,開孔孔徑Φ110mm,終孔孔徑Φ91mm或Φ75mm,帷幕鉆孔為鉛直孔。由于鉆孔較多,為便于管理和質量評定,施工前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將相鄰的10-20個灌漿孔作為單元塊,把所有灌漿孔劃分為若干單元工程,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后方進行施工。施工前必須嚴格按設計施工圖紙測量布孔放樣,先擇部分I序孔作為先導孔首先施工。作灌漿試驗,通過試驗,確定合理的灌漿濃度、灌段長度,灌漿壓力等技術參考數(shù)及灌漿工藝,以便后期灌漿施工[3]。鉆進施工中采取埋設孔口管導向和較粗長鉆具鉆進,采用硬質合金清水回轉鉆進,鉆進時保持壓力均勻,并采取測斜控制手段,確保鉆孔孔底的偏差不大于表1的規(guī)定值。
2.3 鉆孔沖洗
當基巖鉆孔結束后,須做鉆孔沖洗。先導孔基巖段應先自上而下分段進行沖洗,其它灌漿孔全孔進行一次鉆孔沖洗,當鉆孔達到灌漿分段裂隙沖洗,沖洗壓力采用相應孔段灌漿壓力的80%,若該值大于1Mpa時,采用1Mpa直到回水清凈,孔內沉積厚度小于20cm時止。
2.4 壓水試驗
按水利電力部頒布《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guī)范》(DL/T 5148-2012)的附錄執(zhí)行。其它各序次灌漿孔在灌漿前進行簡易壓水試驗,壓水試驗壓力為灌漿壓力的80%,若該值大于1Mpa時,采用1Mpa,壓水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為準。
2.5 灌漿
(1)灌注漿液配合比及配制
壩基基巖采用純水泥漿灌注,水泥漿的濃度按水灰比(重量比)控制,選定為5:1、3:1、2:1、1:1、0.6:1、0.5:1等七個比級,由稀稠逐級調配使用,升灌水灰比采用5:1、2:1、1:1、0.7:1主灌,濃漿主要用于特殊情況處理,遇大裂隙或溶洞,采用2:1或更濃的漿液升灌。在制漿房中制備水灰比為0.5:1的漿液,輸送漿液流速控制在1.4~2.0m/s。漿液攪拌不小于3min,使用前漿液應過篩,從開始制漿到用完的時間應控制在4h以內。
(2)灌漿長度及灌漿壓力
灌漿段長度一般為4~6m,遇特殊情況,可適當縮短或加長,但不得大于10m;基巖段長小于6m時,可采用全孔一次灌漿,大于6m時必須采用分段灌漿。
灌漿壓力按設計施工圖紙或監(jiān)理工程師指示,并根據(jù)現(xiàn)場先導孔鉆灌的有關數(shù)據(jù)分析確定。一般情況為0.20~0.50MPa,灌漿壓力采用一次升壓法,若耗漿量大時,采用分級升壓。
(3)灌漿結束控制比
在設計規(guī)定壓力下,當灌漿注入量不大于0.4L/min時,繼續(xù)灌注半小時或注入率不大于1L/min時,繼續(xù)灌注1小時,灌漿即可結束。
(4)封孔
采用“分段壓力灌漿法”封孔,每孔分段自下而上進行封孔,上、下各段以1:1的進行壓力灌漿封孔,壓力為0.5MPa,達到結束標準時,應調至0.8:1濃漿,同正常灌漿一樣進行變漿、屏漿、閉漿,孔口上部空腔用砂漿封實。采用機械封孔結束后,結合人工封孔,利用人工拌和M10水泥砂漿注入孔內,振搗密實并找平。
(5)灌漿質量檢查
檢查孔數(shù)量為灌漿孔總數(shù)的10%。檢查孔壓水試驗應在灌漿結束14天后進行,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進行五點法壓水試驗。灌漿砼與基巖接觸段及下一段的合格率應為100%,再以下的合格率應在90%以上;不合格的透水率值不超過設計規(guī)定值的100%,且不集中。達到上述標準的可認為灌漿質量合格,否則應按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的措施進行處理。
3 結束語
提高施工組織設計管理水平,是水庫除險加固加高培厚工程建設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從事工程施工規(guī)劃組織設計的部門和設計人員,要充分掌握工程特性,在帷幕灌漿工藝流程選擇、特性參數(shù)控制確定等方面,應從常規(guī)純技術型向技術經(jīng)濟管理型方向合理優(yōu)化調整,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技術效益水平,確保工程按照施工進度要求高效優(yōu)質的施工建設。
參考文獻
[1]北祥,邢稚,孟維娟.安徽塘埂頭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防滲工程的設計與施工[J].水利水電工程設計,2011(3):21-23.
[2]阮明,許利瓊,余小平.大漏量孔段帷幕灌漿施工質量控制[J].人民長江,2006(5):68-69.
[3]鄧遠剛.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帷幕灌漿施工質量控制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1(4):124+157.
作者簡介:鄭洪宇(1976-),女,漢族,內蒙古赤峰人,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咨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