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相對于IPC分類體系,CPC分類體系對大多數(shù)領域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分和調整,使各個領域的檢索更加高效,因此全面了解和熟練使用CPC分類號可以提高檢索效率和檢索質量。文章對人機交互領域相關的CPC分類號進行了介紹,并結合實際案例的檢索過程,探討了CPC分類號在人機交互領域案件檢索中的應用。
關鍵詞:CPC分類;人機交互;檢索
1 概述
CPC(聯(lián)合專利分類法)是歐洲專利局EPO和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合作開發(fā)形成的一套專利分類體系。CPC分類體系以ECLA分類體系為基礎,并采用IPC分類體系的分類標準和層級結構,既融合了ECLA分類體系和USPC分類的體系的優(yōu)勢,又更好地與國際專利分類體系相融合,其細分相對于IPC、ECLA和USPC等分類體系更加精細,確保各分類號下的文獻量適中,從而有助于提高檢索的效率。
隨著電子信息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人機交互領域的專利申請量逐年遞增,由于IPC分類不夠細致、更新速度遠遠落后于技術的發(fā)展等缺點,經常只能利用關鍵詞進行檢索,但關鍵詞檢索的準確性和全面性較差,這極大地影響了檢索的效率。人機交互領域涉及的IPC分類號為G06F3/01,該一點組在IPC中包括29個下位點組,而在CPC中包括97個下位點組,下位點組數(shù)比IPC增加了68個??梢奀PC分類體系對G06F3/01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細分,其下層級更是最細達到了6點組。文章對人機交互(G06F3/01及其下點組)領域的CPC分類號進行了研究,并結合實際案例探討了CPC分類號對檢索效率提升的重要意義。
2 人機交互領域的CPC分析
G06F涉及電數(shù)字數(shù)據(jù)處理,其中人機交互領域的分類號主要有:G06F3/01-G06F3/0489,其主要包括用于用戶和計算機之間交互的輸入裝置以及交互技術,而在以上分類號中,以G06F3/02、G06F3/033、G06F3/041、G06F3/048目前文獻量居多,現(xiàn)對它們的分類條目統(tǒng)計如表1。
可見,CPC分類體系對上述分類號進行了更精細的劃分,如二點組G06F3/02,其下的IPC分類條目僅兩個,而CPC分類條目則多達20個。
CPC分類是由主干分類號和2000系列組成,主干分類號由先前的ELCA分類號和鏡像ICO分類號轉換而成,既可以標引發(fā)明信息,又可以標引附加信息;2000系列是由細分的ICO、垂直ICO和IPC引得碼轉換而成。最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人機交互領域中,CPC 分類還增加了39個“2000”系列的垂直引得碼,其與CPC主干分類號的對應關系如表2所示。
由此可見,對于人機交互領域,CPC較IPC有了更細致的分類。這些細分的分類位置,不僅使分類更清晰,也使得檢索更快速、高效。這樣的細分,無疑對于涉及到G06F3/01的申請文獻提供了更加細致的歸類,因此,實時學習和了解本領域CPC分類對審查員在檢索過程中提供了有效的輔助,能夠有效實現(xiàn)擴展式檢索、排除式檢索和聯(lián)合檢索,彌補了IPC在人機交互領域中的檢索不足,大大提高了檢索效率。
3 檢索實例
權利要求:一種空中寫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視頻捕捉裝置和輸入識別裝置,所述視頻捕捉裝置將實時攝取的圖像傳輸至輸入識別裝置。
所述輸入識別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視頻捕捉裝置傳輸來的圖像。
位移模塊,用于從接收模塊接收到的各圖像中分別提取用戶手部的熱點區(qū)域坐標,基于各圖像中的熱點區(qū)域坐標確定用戶手部的熱點區(qū)域的位移矢量,并輸出所述位移矢量信息。
識別模塊,用于接收所述位移矢量信息,根據(jù)所述位移矢量信息進行字符識別處理,并輸出識別出的字符。
權利要求分析:由于該申請涉及手勢識別的技術領域,根據(jù)識別的手勢在裝置中輸出字符,因此在IPC分類中能夠分到G06F3/01和G06F3/048。而在CPC分類中,對G06F3/048有相應的關于手勢輸入的進一步細分,可以分到G06F3/04883(用于輸入手寫數(shù)據(jù),例如手勢,文本)。下面利用該分類號進行檢索。
從檢索式11和檢索式13的結果中均可以發(fā)現(xiàn)對比文件US2010103092 A1,該對比文件公開了通過影像獲取單元獲得指尖的圖像,分析該影像得到指尖的移動軌跡,對移動軌跡進行筆畫抽取,進而識別輸入的文字,該文獻是單篇評價上述權利要求的X類文獻。從上述檢索式可以看出,通過對相關技術領域的CPC分類號進行準確定位,用CPC分類號進行檢索可以大大減少瀏覽的文獻,提高檢索的效率。
4 結束語
文章從CPC的概況和突出特點出發(fā),具體分析了其在人機交互領域的應用,并通過檢索實例進一步展示了應用CPC分類在人機交互領域進行檢索的優(yōu)越性。通過上述實際檢索案件表明,充分利用CPC分類號可達到降噪、降低關鍵詞依賴程度等效果,可有效提高檢索效率。為了實現(xiàn)CPC在檢索過程的有效利用,相關技術領域的檢索人員需要對CPC分類號有準確的認識和把握,熟悉其分布,了解其特點并跟蹤其變化。
參考文獻
[1]朱雅琛,黃非.CPC分類體系:開創(chuàng)專利分類體系新紀元[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13(2):39-43.
[2]左林子.CPC之利于檢索的分類思想在通信領域中的應用[J].中國發(fā)明與專利,2016(1).